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飲食類三9


  ◎生食醃菜

  醃菜可生食,以白菜醃熟,每枝絞緊入壇,納實,以原鹽水浸之,可至次年夏季。又法,每百斤用鹽八斤,一晝夜翻覆,再貯缸內,用大石壓三四日,裝入壇。又法,好肥菜去根及黃葉,洗淨候幹,每菜十斤用鹽十兩、甘草數莖,以淨甕盛之。將鹽撒入菜內,排於甕中,入蒔蘿、茴香,以手按實至半甕,再入甘草數莖。候滿甕,用大石壓定。醃三日後,將菜倒過,換去鹵水,忌生水,即將鹵水澆於菜。

  候七日,依前法再倒,浸以新汲水,仍以大石壓之。若至春未盡,或于沸湯焯過,曬乾收貯,或煮蒸曬乾。俟夏季,將菜溫水浸過壓幹,入香油拌勻,以碗蒸於飯上食之。又法,冬日選黃芽菜,風乾,待春日晴時,洗淨,取嫩心,曬一二日,橫切成絲。若欲風乾,加花椒炒鹽揉之,宜淡,數日取出,曬乾,略加酒及醬油揉之,仍盛壇內,隔十餘日一曬。曬乾,又加酒及醬油揉之。

  又法,不問芥菜、白菜,曬之至幹,洗淨,再曬乾切碎,每菜十三斤用白鹽一斤,如菜不甚乾燥,每十二斤用鹽一斤,加花椒炒鹽少許,將菜擦透,入瓦罐盛滿,以木棍周圍築實,俟菜鹵滿出為度。越二三日,視罐中菜鹵收入,用稻草為卷,緊塞罐口,倒置於泥地過一月後,即可取食。

  又有所謂造穀菜者,用春不老菜心,去葉,洗淨切碎,稍曬乾,以薑絲炒之,如黃豆大,每菜一斤用鹽一兩,入罐。

  又有所謂酸菜者,以冬菜心風乾微醃,加糖、醋、芥末,帶鹵入罐。微加醬油亦可。

  又有所謂香乾菜者,以春芥心風乾,取梗,淡醃曬乾,加酒、糖、醬油同拌,蒸之,風乾入瓶。

  又有所謂幹閉甕菜者,以菜十斤、炒鹽四十兩,菜鹽相間醃缸中,瀝三日取起,即入盆揉之,將另過一缸,鹽鹵收起聽用。閱三日,又將菜取起,又揉一次,將菜另置一缸,留鹽汁聽用。如此九次,完,入甕。每菜一層,上灑花椒、小茴香一層,始裝菜。

  又有所謂風(疒龠)菜者,以冬菜心風乾,醃後笮出鹵,小瓶裝之,泥封其口,倒置於灰上。

  又有所謂春芥者,以芥心風乾斬碎,醃熟入瓶。

  又有所謂芥頭者,以芥根切片入菜同醃,或整醃而曬之。

  又有所謂風芥者,芥菜肥者不犯水,曬至六七分幹,去葉,每斤鹽四兩,醃一夜取出,紮小把,置瓶中,倒瀝,盡其水,並前醃之水同煎,取清汁,待冷,入瓶封固,夏季食之。又法,芥菜取心不犯水,至六七分幹,每十斤約鹽半斤、醋三斤,先將鹽醋燒滾,候冷,將生芥心拌勻,用小瓶分藏,泥封固,一年可食。臨食時加麻油。

  又有所謂涪翁菜者,越人善制之。相傳為黃山谷之遺法,因得此名。菜以大葉芥為之,絕嫩而香,以醃時加花椒、橘皮故也。

  ◎生食醬菜

  制醬菜,非必以蔬也。將瓜或蒿、筍剖開曬乾,夜用鹽略醃之,次晨拭淨鹽水,另用盆貯甜醬,將瓜浸入,曬日中。數日取出,另換甜醬浸之。若以生瓜遽投醬缸,醬即壞。

  ◎生食糟菜

  取來年好糟,每斤加鹽四兩,拌勻,選長梗白菜洗淨去葉,晾乾,每菜二斤,糟一斤,菜糟相間,隔日一翻,待熟入壇,即可食。

  ◎包瓜醬菜

  醬菜首推潼關之所制者。制時剖瓜去瓤,實以茄菜、王瓜、壺盧之穉者,用甜醬釀之。至沈浸釀郁時,瓜亦可食,名曰包瓜醬菜。味甘鮮,惟以過鹹為戒。保定制法相仿,惟不包瓜耳。

  ◎喇虎醬

  喇虎醬,以秦椒揭爛,和甜醬蒸之,可用蝦幹攙入。

  ◎朱竹垞食蓴

  朱竹垞食蓴羹而甘之,嘗為《摸魚子》以詠其事,詞雲:「記湘湖舊曾遊處,鴨頭新漲初潑。越娃短艇烏蓬小,鏡裡千絲縈發。柔櫓撥,絆荇帶荷錢,一樣青難割。波餘影末,愛乍搯春纖,盛盆宛似,戢戢小魚活。西泠水,濯取凝脂齊脫,白銀釵股同滑。蜀姜楚豉調應好,不數韭芽如蕨。煙渚闊,任吹老西風,若個扁舟發,鄉心未遏。想別後三潭,龜髯雉紖,冷浸幾秋月。」

  ◎彭羨門不知蓴味

  王文簡公少與彭羨門少宰孫遹友善,後同官卿貳。一日,同集朝房,文簡問羨門以鄉中蓴菜風味何似,羨門答雲:「不知。」文簡笑曰:「應緣無蓴鱸之思,是以不知其味。」羨門與同人皆大笑。

  ◎炙茄

  茄削皮,以滾水泡去苦汁,豬油炙之。炙時,須待水幹。

  ◎灼茄

  切茄作小塊,不去皮,入油灼,微黃,加醬油泡炒。

  ◎淡茄幹

  大茄洗淨煮之,不見水,劈開,用石壓幹,先將瓦曬熱,攤茄於瓦上,俟幹,即可食之。

  ◎糖醋茄

  糖醋茄者,以新嫩茄切三角塊,沸湯漉過,布包榨幹,鹽醃一夜,曬乾,用薑絲、紫蘇拌勻,煎滾糖醋潑浸,收入瓷器。

  ◎糟茄

  糟茄者,茄五斤,糟六斤,鹽十七兩、河水兩三碗拌糟,其味自甜,可久藏。鹽中略加白礬末少許,經年不黑。

  ◎拌豆

  拌豆者,以水浸肥,以滾水焯熟,加醬油、醋、椒末拌食。

  ◎炒豆

  炒豆者,以大豆照炒米法為之。或凍數夜,照炒糖豆法為之,亦妙。

  ◎煮酒豆

  煮酒豆者,加白酒、醬,入花椒末、胡椒末同煮。

  ◎淮安人食燙豌豆苗

  豌豆苗之食法,有芼之為羹者,有炒之以油者。淮安人且燙而食之。以苗之生者投沸湯中,本味完足,食者皆甘之,然湯必為雞汁或豚汁也。

  ◎閩人食豌豆苗

  豌豆苗,在他處為蔬中常品,閩中則視作稀有之物。每於筵宴,見有清雞湯中浮綠葉數莖長六七寸者,即是。惟購時以兩計,每兩三十余錢。他處食此,僅搯其至嫩者三四葉,長不及寸。閩人以其珍貴也,並其老者亦不去,故恒長至六七寸也。

  ◎豆芽菜塞雞絲火腿

  鏤豆芽菜使空,以雞絲、火腿滿塞之。嘉慶時最盛行。

  ◎煎豆腐

  乾隆戊寅,袁子才與金冬心在揚州程立萬家食煎豆腐,詫為精絕。其腐兩面黃幹,無絲毫鹵汁,微有蛼螯鮮味,然盤中實無蛼螯及他物也。次日告查宣門,查曰:「我能之,我當特請。」已而與杭堇浦同食于查家,則上箸大笑,乃純是雞、雀胸為之,非真豆腐,肥膩難耐矣。其費十倍于程,而味遠不及也。

  ◎京冬菜炒豆腐

  京冬菜炒豆腐者,先用豬油起鍋,入豆腐略熬,乃傾入京冬菜,(即用白菜切絲製成,南貨店有之,出京都。)不停手而炒之,再加鹽水、醬油合宜。待沸透,即停火。若久煮,則香氣易散,味便不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