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
服飾類4 |
|
◎陝西人之服飾 國初,漢中風俗尚白,男女皆以白布裹頭,或用黃絹,而加白帕其上,或謂為諸葛武侯帶孝,後遂相沿成俗。漢中太守滕某嚴禁之,始漸少。西鳳諸府亦然,而華州、渭南等處尤至。凡元旦吉禮,必用素冠白衣相賀也。 ◎甘肅人之服飾 甘肅地左僻,服飾樸素,尤甚於陝。光緒時,民皆衣褐,《孟子》所謂「褐寬博」是也。褐以羊毛織成,有粗細二種,粗者可禦寒,細者中有微孔,可袪暑。同、光間,回匪猖獗,左文襄公度隴,始申命將吏,辟道路,徠商旅,勸種棉,習織布,且自攜南方百蔬之種移植金城,於是甘人始得衣絮布矣。 ◎太平人之服飾 四川太平氣候和煦,與巴塘、裡塘相類。然以風多而寒,五月披裘,不以為異。衣非布帛,其取材也,粗者為羊毛所織之毪子,精者為羊領下白毛所織之氆氌。色尚紫,長短不一。女所服必長,以無袴也。衣亦有以呢或羽毛為之者,然絕少。至皮帽、革靴,非家富而充裡正者,不能具也。 男女均喜以布帕包頭,以價廉耐久,且暖於帽也。婦女常衣,多青藍二色,如遇年節及慶賀事,則尚紅綠。衣寬博,不著裙,面不施脂粉,髮髻不籠以絲網。小兒未成童者,于項上荷銀圈,婦女亦多效之以為美觀。 女不梳沐,首如飛蓬。間亦有結辮之處女,然皆盤於首而不下垂。耳環較之內地大數倍,與戒指皆嵌珊瑚。手釧多以銀為之。胸懸蜜蠟串。亦衣皮,若暖,即卸之,圍於腰。 ◎川西人之服飾 川西之布拉克底部落、巴旺部落,男女服飾,與金川略同。惟未嫁女子無裙褲,上衣尤短窄,用麻枲、羊毛雜組若貫錢索數百條,長近尺許,束腰際,垂揜前陰,如簾箔然。取獸革裹其尻,股髀以下赤露無纖縷。風吹日曬,色若炙脯,貧富皆然。土人雲,處女恥言裙袴,蓋必嫁後而始具也。 ◎索倫達呼爾人之服飾 索倫達呼爾人以麅頭為帽,雙耳挺然。披麅服,黃毳蒙茸。至夏,則婦女多跣足。 ◎烏蘭察布盟人之服裝 蒙古男婦之服相同,均甚寬大。男子衣色多藍紫,女子衣色多紅綠。靴帽之制,亦無分別。衣前後開衩。男婦就地遺矢,衣覆於地。冬之褲無襯,夜亦無被,臥時以足踢衣領,倒覆於身。然婦女亦能自製衣服。 烏蘭察布盟未嫁之女均梳辮,如壯男。既成婚,乃梳雙髻,盤兩耳旁,垂兩頰,以方二寸許之銀片夾之,上嵌珊瑚等物。額有護髮銀片一枚,後腦銀片大小各三,均鑲嵌珍寶。耳環下墜,練長尺許,下綴三小繐,如鞭鞘然。王公格格之護髮飾品,則以金制,耳環之外,又有抹額,以珠鑽、珊瑚綴結而成,光耀奪目。貧者護髮以銀片,無鑲嵌,亦有以白銅嵌色石、玻璃而成者,亦奇麗可觀。婦女妝飾均運自歸化。 男女胸前皆置一佛,曰懷中佛,男以銅制,女以布制。苟有獲罪於其佛者,則視為不共天日之仇。佛之外又有牟尼珠一二串不等,晨起必手牟尼,閉目叩齒,誦佛號數百遍。 喇嘛衣尚黃紫,位尊者首無緯暖帽,頂覆黃緞,式如牛角,角尖披散黃絨,馬褂外套皆黃緞,履官靴。次者帽平頂,頂亦黃緞,間有紅緞者。位低之喇嘛,通常服紫呢袍,黃帶束腰,誦經時外罩紫袈裟。 ◎郭爾羅斯人之服飾 內蒙古之郭爾羅斯人,大率有冠帶,冠上頂珠,青、黃、赤、白之色皆有之,台吉之多可以想見。其壯丁則曰奴才,無冠帶,派入劄薩克府當差。劄薩克任意賜各種頂戴,於是章服亦與齊民有別。台吉家之男丁,一墮地即為台吉,故台吉之增益無量。其奴才則台吉役之,劄薩克役之,因無人權,則遁為喇嘛。喇嘛勢力貲產,無一不優勝于平民。 青海蒙古則不然,盟長與旗主皆役使部眾,(不論旗主封爵等級,部眾皆呼之曰王爺,稱各旗之福晉、命婦概曰王娘。)然不得任意賞給頂帶。其於部眾,概謂之百姓。百姓有功,旗主稟由青海長官賞以頂翎,百姓可與長官直接也。惟章京之家,冒名頂替者多。家有章京,其兄弟子侄已成丁者,皆可代為章京。然有要事,仍須本身出以辦公,家屬不得代之。 ◎新疆蒙人之服飾 新疆蒙古人之禮服,同于滿人,喜著青色裲襠,冬襲素質羊裘,謂之勒楷得擺,周緣絨邊,副以青釧。男女冬夏單袴,出門,或貫以羊皮之褌。女子布袍無緣,綢繆緄佩,髮辮繁镺,耳環、腕釧、約指,多以金銀、珊瑚、珠寶為之,矜尚珇麗。 婦人冠金純解帽,頂結紅絨或紅絲,長穗小幘,長袍瘦袂,接下長帔,(婦人長袍如兩截衫,窄袖對衿,下截如圍裙曳地。郭注《方言》:「裙,俗人呼接下。」即此義也。)外罩長袖裲襠,直衿鉤邊,周以編緒,此婦人禮服,有事必服之。童子冠式不一,制與滿、漢同。其貂皮冠謂之窩爾圖。(式如官帽,頂綴紅絨球,後簷開縫,綴綢帶四。) ◎哈薩克人之服飾 哈薩克之男女,所服之衣,貴賤不分。曰袷袢,圓襋窄袖,不結紐,長及於膝。男敝前衿,以左衽掩腋,束以皮帶,帶刻金銀,嵌珊瑚、珍寶諸石,左懸皮囊,右佩小刀。婦衣較長,當胸純以金絲編緒,綴以環鈕,衣之前後繁系小囊,(盛零物,便於取用,)繽繽如也。 男女衣皆以黑色為上,白為次。雖盛夏,裨襦襂複,以蔽日光。春冬則外襲皮裘,厥名曰恫。富者以貂、獺、猞猁諸皮,貧者羊裘澤身,襯白布及五彩。禪襦有袖而無衿。女之屬衣,下圍之如繞領,其長曳地。男子著皮帔高帽,內襯幧頭。女之皮帽,方頂闊簷。嫁後,則以花巾斜絭於頭,逾一二載,其姑為易戴白布面衣,曰雀洛汁。其制以白布一方,斜紉如袋,巾首至於頦,而露其目,上覆白布圈,後帔襜襜然,下垂肩背,(長二尺餘。)望而知為婦裝也。 皮靴謂之玉底克,皮襪謂之黑斯,皮鞋謂之克必斯,皆以牛革為之。婦女較窄小。踵底之木,高二三寸,連&~TJCRU;鐵釘,踏地錚然作響。其入室也,脫之,置門外。室中人數,視履而知。婦女出門必乘騎,以花巾為帹,此古禮之廑存者。富女髮辮,金寶繽紛,面不施脂粉,喜著臂釧。(左右各具一式,不必成雙。)女耳貫珠環。婦人有面衣,去之不復著,惟以寶石、珍珠嵌於約指。(有一指四五枚者。)其頭人,以銀制約指,鐫回文名字其上,書立約券,多以此撫之為證。 兒童小帽,謂之克擺什,以五色絨絲組織之,上系訓狐毛,曰玉庫爾,避邪祟也。年十三四,則以金絲緞及雜色綢布制為小幘,四時均加皮帔高帽,謂之突馬克。(其上或用猞猁、貂狐之毛,或用羊皮,視家之貧富為之。)其式六方,頂高三四寸,後帔長尺許,皆皮裡也。戴時,露口眼於外,冬日以禦霜雪。夏亦帽,無露頂者。 大小頭人進謁官長,皆呢邊紅纓大冠,有置翎頂於上者。 ◎喀爾喀人之服飾 青海之喀爾喀部人,男戴平笠,衣長領衣,兩耳穿寶石,手持經珠誦佛號。台吉惟燕會戴冠頂,常時服飾與齊民無二。婦女辮發為兩,左右披於肩,裹以彩帛,下垂至趾。足曳<革索><革睪>,長衣大袖,以紅帕束之。項圍佛珠。口中終日喃喃,不事女紅。台吉之妻妾亦然,惟辮發為蒙古裝,余絕類藏民。至冬,男婦盡易氈褐、毳裘、羊皮帽。出入胸系小銅佛。 ◎綽羅斯人之服飾 青海之綽羅斯多富人,其性貪而悍,好仇殺,歧視異族,無論貴賤,出入必佩刀械。男頂盤髻,氊帽聳其頂,足履革鞮,冬戴狐皮、猞猁猻諸皮之帽,披羊裘。婦女發垂雙辮,以布約之,綴銀花、寶石為飾。頂上兩辮根,置珊瑚珠二,大如龍眼。 ◎輝特人之服飾 青海之輝特多富人,男女悉通漢語。男子青布紅綠帽,衣長袖,入內地,則效漢裝。婦女尚奢麗,四時衣飾富有。辮發兩綹,以錦囊護之,綴以各種寶石、銀環、銅片。戴彩頂皮帽,衣五色布長領衣,垂長繡帶為尾。旗主之福晉及貴家妻女,織金為裳,繡以雲彩。 福晉衣色杏黃,貴家多棗紅及紫色,聯珊瑚為絡,累累繞兩肩。本旗有慶吊大會,與商民集市之期,裙屐如雲,爛然炫目,如遊霓裳羽衣之場,他旗無此奢華也。 ◎西寧喇嘛之服飾 西寧法台、僧綱、香錯、法司眾僧官等,著紅色袍、黃色袿或黃褙子,腰圍紅帶,或褂、袍、褙子皆紅,以綢為之。首戴平頂竹笠,糊以布,塗以漆,為金黃色,此為大禮帽也。其常帽則純用黃色,或黃底黑緣,如往日俗用一種小帽之式。相傳宗喀巴衣紫衣,其受戒時,以諸色染帽,不成,惟黃色立成,遂名為黃教,故黃教派帽尚黃。諸喇嘛不戴平頂笠帽,衣帶均與僧官同,而用布者多,此其平時之俗裝也。 其袍以絳色布或紅氆氌為之,長幅闊袖,亦披袒右肩。袈裟紅色,袒右肩,惟禮佛升座說法用之。或不服袈裟,則以紅布長丈余披于左肩,兩端交折於右腋之下,露兩肘,無論法台、僧綱、香錯眾僧官及眾喇嘛皆然。寺僧皆吐蕃族,與西藏唐古忒同種,蓋本西藏分支也。 ◎青海蒙番之服飾 青海蒙番之頭人,有蒙長、番目二項。蒙長有事,戴禮帽,服袍褂,且作軍官裝。番目戴禮帽,仍寬袖長衣,或間用僧服。蒙長臥處,有被褥,或用絨單,或用羊毛氈。番目僅有一身衣服,日以為衣,夜以為被,無衾褥也。 蒙番皆有隨身之四寶。四寶者,藏佛,一也;駿馬,二也;番刀,三也;煙瓶,四也。佛像不一形,世所謂如來、觀音、羅漢、韋馱者鹹備。人佩一像,或金銀所鑄,或寶石所琢,莫不形神宛然,各臻其巧。 又有佩宗哈巴像者,則首戴蓮花帽,纓絡雙垂,兩掌大僅如米,手中念珠細如沙,竭目力始可辨,非良工不能造也。以金、銀、紫銅為匣,像在其中,而實以紅花,僅露其首。匣面有晶片,表裡瑩澈,可窺見也。匣有兩耳,貫以哈達,懸于項,垂及胸,行坐不離,為其最寶貴之物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