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服飾類5


  ◎青海喇嘛之服飾

  青海之紅教喇嘛皆有眷屬,或且同居於寺,服飾亦無甚區別。其常服與黃教同,而亦有屈服於黃教者。袿亦用黃,尊其教也。惟帽色各表其教派,紅、黃不相混也。

  ◎回人之服飾

  回人有以紅花織作毛邊衣帽,名海連搭爾者。戴之,三五成群,沿門求乞,無弗與者,相傳謨罕默德遺教佈施此等人也。然亦不貧,所得或轉施之貧乏者。

  至其婦女,平居則戴小帽,頂有紅花數穗,錦裡經符,並有青鶴飄翎三四根。出門,則以花彩帕或白布蒙首,名曰巴里舌。又橫布二幅,穿中,貫其首,號曰通裙。美髮,髻垂於後。竹筒三寸,斜穿其耳,富者飾以珠璫。人皆樓居,梯而上,名曰幹欄。其酋姓朱,唐時稱劍荔王。居東謝者,男女皆椎髻,絛以絳,垂於後。

  ◎纏回服飾似歐人

  新疆纏回之男子,圓帽皮履,乍見之,疑為歐洲人。蓋歐人服飾初固同於回鶻而漸變者也。其異于歐人者,目睛黑耳。婦衣紅袍,首蒙巾帨,長及於背。處女編發為三四辮,亦與歐之處女同。

  ◎新疆纏回之服飾

  新疆纏回謂衣曰袷袢,圓衱而窄袿。男右袵擐帶,女有領無衽,櫜首而下,生子則當膺開襟,便乳哺也。內襯長襦,下及膝。男子華冠,鏤金刻繡,冬以貂、獺皮為沿,夏以絨綐女子冬夏皆用皮,前後插孔雀、文翬毛尾為飾。

  其障紗謂之春木班,絡發謂之恰齊把什。(富者結紅絲成穗,上綴細珠、寶石、珊瑚諸物。)鞾之高柢者謂之玉代克,平柢者謂之排巴克,履謂之克西,皆牛馬革為之。入寺禮拜,必解屨門外。

  ◎布魯特人之服飾

  布魯特人服飾多與纏回同,身披襌襦,冬冠他瑪克,夏冠鬥破。女則迭白布以絡頭,垂背可尺許。阿渾之帽,上銳而簷高,以白布綄之,厚二三寸。脫帽為敬,入門必解屨。婦女出,必障面,(或以白布,或以花巾,邊垂絲穗。)皆古制也。

  ◎西藏官民之服飾

  藏人衣冠,因等級而異。如達賴、班禪之冬帽,均以氆氌或羊絨製成,上尖下大,色黃,夏帽如竹笠,以金色皮為之,皆表示專重黃教之意。衣有內衣、外衣之別。內衣以氆氌製造,形如內地之坎肩。外衣為紫羊絨之單衫,以帛縛其上。足著錦靴或皮履,腰束帛,春冬惟露半臂。其餘喇嘛亦大致相同,惟有精粗之別。

  若沙噶布倫、(三品官,藏人稱為蓮足,喻言最有勢力,自富裕貴族中選用者。)戴琫、(六品官,掌馬廠事。)第巴(七品以下官,司各事者。)等官,不束髮,垂背後,綴以短縷。戴平頂帽,頂綴獺皮。手持念珠,腰束皮帶。遇佳節或有公事時,噶布倫將發兩分於頂之左右,別綰一髻,衣蟒衣,上加大領無緣之小袖衣。第巴亦綰發,結一髻,戴無翅白紗帽,帶佩刀,以示區別。兩耳有環,以綠松石或珊瑚制之,其大如桃,形如鳥啄。身披綠錦短衣,腰著百襉黑裙,足躡皮靴,腰系紅綾,自上至下,絕類內地婦女之裝束。

  至普通人民,皆著大領無緣之衣,帽亦然,亦有戴白帽者,腰以皮或毛褐結附之,系小刀,順刀、皮袋、火鐮等件。懷中各藏一木椀,與蒙古人同。惟上自噶布倫,下至人民,手皆帶有骨玦,大抵於佛教中別有所取義也。

  ◎西藏喇嘛之服飾

  西藏喇嘛之服,一為袍,一為袈裟,戴僧帽。初固以其色之黃、紅分別教派,後亦有黃教而衣為紅者。維西喇嘛皆闊袖長衣,雖嚴冬,常露兩肘。至其冠,則冬為平頂之方氊帽,夏為平頂之竹笠。

  ◎西康番人之服飾

  西康番人不事桑麻,衣之原料為牛羊毛,織如布,寬六七寸、八九寸不等,名曰毯。牛毛織者色黑,羊毛織者色白,即以氁縫衣。喇嘛之衣尚赤色,則以茜草染白氁為之,余皆黑、白。貧者及野番無氁,但服牛羊皮。而富者購藏中所織之氆氌,或印度之呢絨,並內地之綢緞布。其式與內地僧人同,袖長大,束以帶,凡一切應用之物,皆環納於懷背之間。

  大褲,小褲,男子無之,婦女則間有用裙者。冠形無一定,土司所用,仍如漢人常戴之冠,惟以牛尾之白毛染紅色紮如團扇式,厚寸許。其頂平,四周之毛皆截齊,別作一圈載於下,便戴於首。

  喇嘛之衣,無袖,惟以紗數丈纏於身股之間。其冠為黃色,以呢絨為之。堪布、戴琫則冠如桃形,餘則如雞冠形。然此皆見官時所服用,平時則或氁或呢或狐皮、羊皮作便帽加於首而已。光緒丙午,邊務大臣趙爾豐示令番人服袴,改流之地皆服之,然袴皆無緄襠。惟其衣冠則間有效漢人者。衣以皮為之,嘗以牛奶、酥油搓皮,使不堅硬,不似內地之用硝水也。褥以虎、豹、豺、狼、熊、狐、鹿、獺之皮為之,墊或皮或綢緞為之,內實獐毛,厚二三寸、四五寸不等,或用呢絨、氆氌及牛羊皮為之。

  ◎青海番人之服飾

  青海之番人穿耳垂璫,或綴小寶石。衣則闊袖長幅,春秋冬三時披毳裘,惟夏日著粗布服,頭戴布笠,下著革鞾。帶必紅色,終日不解帶,長幅所以代衾。披衣時遍體先塗酥油,以首承衣領,束帶而後露首。下幅僅齊膝,上幅長而臃腫于背,時袒右臂,夜則縮其首於衣領焉。衣不滌垢,不補綴,一著體則無解時,四時惟毳裘、布服二襲而已。千百戶有事亦服緞帛。佩銅匣藏小佛於胸。

  番婦辮發垂後,以多為貴,最多者三四十縷。或曰,未嫁者歲添一縷,嫁則倍之,不再加矣。五色布為囊,自脊以下,辮藏於內,緣邊繡五彩。下穿纓絡,上綴銅飾,如獸環漚釘形,銅片累累然,行路琅璫。富者用銀。又珊瑚、寶石為長串;挽而雙之,雙而四之,圈于項,盤於發,而綴於囊,斑斕奪目。已字人者用夫家聘物,數十日一理髮,梳而不篦,膏以酥油,而不生蟣虱。璫環長過肩,不穿於耳,彩縷系其兩端,以頂承之,雙懸於頤。一身之飾,繁重如是。

  餘如帽、靴、衣帶,均與男子同。而不著褻衣,其說有二。一說謂釋迦牟尼佛母行至通天河,脫褻衣而後渡,後人慕而效之。是以番女至夫家,必跣足渡水而往也。一說謂達賴、班禪轉世,投胎不擇貴賤,了無障礙,以便受胎,是以人人翦彩為佛而擁於懷也。蒙古婦人則不如是。

  ◎處州畬客之服飾

  畬客之衣,尚紅、黑二色,襟廣,袖大,達一尺餘,似僧服,然非平素常禦之服。其所好者為麻衣,夏冬皆然。男女自膝以下,多用腳絆。婦人皆著黑衣,襟廣,袖約五六寸,用幅三寸餘之赤線織帶,無扣鈕,如南洋雪倫(譯音。)式。不著褲,多跣足。出行時,如南洋之司利巴(譯音。)式。亦有加以刺繡者。居家著木履,則又似日本。婦人之首所戴,有曰狗頭者,可置於頭,若柱然。其制為長二寸餘之竹筒,外包花布,邊鑲以銀,懸珠玉,後垂赤布,結髮。亦有僅著一巾,如日本鄉婦者。

  ◎黎人之服飾

  熟黎上衣粗麻短衫。生黎用布一幅,穴其中,以首貫之,無袖,長不掩臍。岐黎下著犢鼻褌。余黎無下衣,僅以上寬下窄之四五寸粗布二片蔽前後,名曰黎廠。或用布一片,通前後包之,名曰黎包。

  兒童耳垂大環,或銀或銅,以為美觀,亦隨貧富為之,既婚則無。富人頭前多插銀條為飾,或一條,或二三條,作雞尾形,故名雞尾。

  ◎打箭爐諸番之服飾

  打箭爐以外諸番,男女皆氈裘、毛褐、皮履,蓬頭垢面,間有以羊皮為冠者。富者衣花氆氌。若明正巴里之土官,則錦冠高頂,絨緯而袍褂,一如內地。其它營官,皆高冠,服色緞,或服花毛氆氌,束蛇皮蠻帶。女子幼以硨磲鐲手帶之至老。及笄,則以珊瑚、松石、蜜蠟、琉璃珠等物飾長辮,綴於首,死則取以送梵寺,不傳子孫也。

  ◎倮倮之服飾

  倮倮上衣無袖,以灰或黑色毛布制之,而以紐集於頸之四周,長達於踵。裳之緣,飾以種種棉織物。有時騎馬,所用上衣之制法亦同,惟背後開衩,開處以下衣之裾掩之。裙下垂及馬之腰臀。此上衣之制法,謂可不受小蟲之害也。夏以棉布代毛布。帽以竹為之,上覆毛布,為圓錐形,大者可用以代傘。

  在寧遠之保倮倮,則以青、藍、白布裹頭,挽其端於額,形如筍。其被體者,僅一衣一褲,外披羊毛擦耳瓦一襲。婦女同之,惟下身以布橫連作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