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音樂類1


  ◎音樂有拍子

  聲成文者謂之音,蓋雜比曰音,單出曰聲也。樂者,五聲八音之總名,凡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所制之樂器,皆是也。樂之進止為節奏,猶今之言節拍,故有拍子。拍子,以表明節拍之度數者也。吾國雅樂,以音之停頓處曰拍,按音調之抑揚疾徐而用手或樂器以節之,曰拍子,通稱曰板眼,古之紅牙按拍是也。若西樂,則凡於一定之時刻,表一定之強弱者,名曰拍子。一樂曲中之各小節,皆有同一之時價,但其音符之數,不必相等,且休止符亦可加入計算。

  ◎管音樂

  管音樂者,能以唱曲之音出諸管也,福建之汀州有之。管出之聲,與口唱之曲無稍異。一人以鼻吹管,由管發音,五六人圍坐其旁,而佐以洋琴弦索焉。

  ◎十番

  十番,又曰十番鼓,用緊膜雙笛,聲最高,吹入雲際,而佐以簫管、三弦,緩急與雲鑼相應,又佐以提琴、鼉鼓,其緩急又與檀板相應,再佐之以湯鑼。眾樂既齊,乃用羯鼓,聲如裂竹,所謂「頭似青山峰,手如白雨點」者,始稱能事。其中複間以木魚、檀板,以成節奏。有《花信風》、《雙鴛鴦》、《風擺荷葉》、《雨打梧桐》諸名色。若夾用大鑼、鐃鈸,則為粗細十番。創于京師而盛于江、浙。金匱錢梅溪曾有詩詠之。

  ◎八音聯歡

  咸豐時,都門有售技於市曰八音聯歡者。其法,八人團坐,各執絲竹,交錯為用。如自彈琵琶,以坐左拉胡琴者為擫弦,己以左手為坐右鼓洋琴,鼓洋琴者以右手為彈三弦者按弦,彈三弦者以口品笛,餘仿此。又一人於座外敲鼓。音極悠揚,其調亦綿邈可聽,傾動一時。此技宣統時尚有之,而各執其藝,不相為用,與咸豐時異矣。

  ◎八音

  八音者,以彈唱為營業之一種,廣州有之。所唱有生旦凈醜諸戲曲,不化裝,而用鑼鼓。

  ◎陽襄八合

  《陽襄八合》,樂譜也。陽襄者,殆指《論語》中之少師陽、擊磬襄二人而言。八合者,以八種樂器合成,鑼三種,曰大鑼,曰小鑼,曰手鑼;鼓二種,曰脆鼓,(亦稱班鼓。)曰銅鼓;(亦稱戰鼓。)鈸三種,曰大鈸,曰中鈸,曰小鈸。

  ◎京師酒肆備弦索

  京師酒肆,無室不備弦索,二三知交,酒酣耳熱,輒自操胡琴,琅琅以歌。然亦有忌諱處,一不得稱唱戲,僅曰消遣,二不得隔座臧否,三不得於隔座未畢一折時,起而奪唱。

  ◎年鑼鼓

  每屆新年,沿街鑼鼓,響似春潮,然皆漫無節奏,俗所謂年鑼鼓者是也。其樂器大率皆備,人家商店均有之,晝夜喧闐,震人心肺欲嘔。

  ◎江慎修通音律

  婺源江慎修,名永,通音律。其論黃鐘之宮,則據《管子》、《呂氏春秋》以正《淮南子》。《漢書·志》曰:「黃鐘之宮。」黃鐘,半律也,即後世所謂黃鐘清聲是也。唐時風雅十二詩譜,以清黃起調,畢曲,琴家正宮調黃鐘,不在大弦而在第三弦,正黃鐘之宮為律之遺意。《國語》:「伶州鳩因論七律而及武王之四樂,夷則、無射曰上宮,黃鐘、太簇曰下宮。」蓋律長者用其清聲,律短者用其濁聲。古樂用均之法雖亡,而因端可推。《韓子·外儲篇》曰:「夫瑟以小弦為大聲,大弦為小聲。」

  雖詭其辭以諷,因是知古者調瑟之法,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用半而居小弦,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用全而居大弦也。《管子》書,五聲征、羽、宮、商、角之序亦如此。慎修此言,實漢以來所未尋究者也。

  ◎吳西林致力於樂

  仁和吳西林,名穎芳。少即棄舉業,壹志讀書,致力於樂。嘗怪鄭樵《通志》之與先儒為難,於是取《六書》、《七音樂略》,一一從流而溯源。其致力則自樂始,謂律管音調,諸儒能得其說而不能習其器,俗工能習其器而不能得其說,遂以為不可究詰,乃按典籍,證眾器,成《吹豳錄》五十卷。

  ◎士大夫諳音樂

  乾、嘉間,士大夫皆諳音樂,三弦笙笛鼓板,亦嫺熟異常。嘉慶己巳,錢梅溪在京時,見盛甫山舍人之三弦,程香穀禮部之鼓板,席子遠、陳石士兩編修之大小唱,蓋昆曲也。

  ◎舒鐵雲諳音律

  大興舒鐵雲孝廉位諳音律,能吹笛鼓琴,其度曲,不失分寸。所作樂府院本,一脫稿,即付老伶,按節而歌,不煩點竄也。

  ◎邱穀士通律呂

  邱之稑,字穀士,瀏陽監生。生有異質,敦孝友,喜讀書,尤通律呂。謂樂所由起,實符天地自然之氣。仿古法,掘坎內管推候十二月中氣,應六十四卦,審陰陽休咎之征。道光己醜,知縣杜金鑒聘典文廟樂舞,為設局。乃按律制器,率眾肄習,凡數十年。又博采群書,辨正譌失,著《律音匯考》及《丁祭禮樂備考》刊行。

  ◎鑼鼓三奏諸樂器

  乾隆時,粵中有鑼鼓三者,瞽人也。日負諸樂器沿街售技,北方謂之一人戲。不知其姓名,人以其技呼之曰鑼鼓三。或邀之演技,則以草薦席地坐,凡諸樂器環置左右,口吹管鑰,手按工尺,左肘搖鑼,右拇指箝木棰撾其,鼓左拇指掛小板為節拍,和其歌,其餘樂器應手而執,妙無滯機,疾徐緩急,無不中度。

  其唱則生旦凈醜諸腳色,一一畢現,不辨為一人所出,若合眾手而為之者。三嘗語人曰:「吾業無他奇,惟在熟耳。方吾之創斯技也,懼不克成。即成矣,而左支右絀,懼無以諧聽。於是再三服習,日夜念此至熟,其庶幾乎,今二十有餘載矣。口累累如貫珠,手與口相為應,足與手無相違,自是不期然而然,不知其所以然也。」

  ◎朱錦山奏二十四種樂

  乾隆末,有朱錦山者,烏程人。能陳二十四種樂器於前,以口及左右手足動之,皆能中節。且能奏南北各大小曲,及仿拇戰笑詈等聲,莫不畢肖。和坤聞其名,召入都,命給事于邸,厚糈之。錦山知和必敗,先一年辭去,還吳興,仍藉素業餬口,布衣蔬食,偃如也。

  ◎蒙古音樂

  蒙人以歌唱為娛樂,所歌多為情詞,或亦有讚美古人之偉績者。歌時,必男女多人,和音齊唱,聞之令人生悲。旅行沙漠中,互相唱和,頗增征人思鄉之感。其音之最哀者,往往聞者淚下。又有一種專以歌唱為業者,常應曠野旅客之招聘,其樂器僅有笛、弦二種。

  ◎準噶爾音樂

  準噶爾部人民之俗,每日申刻,擊鼓鳴鐃,曰送日。其樂器,有雅圖噶伊奇爾、和爾、圖蔔碩爾、必和色爾、特莫爾、和爾綽爾等六器,為歡會宴飲所用;有鏗格爾、格昌定、沙克鴻、和必斯、奇古爾、伊克布哷、棟布哷等七器,為誦經應和所用。

  其樂曲,有名《都爾本衛拉特》者,有聲無辭,用以試弦;有名《噶爾丹穆圖爾》者,為歎美其人之辭;有名《布圖根雅布薩爾》者,為頌禱之辭;別有沙律齊默克噶爾丹莫爾奇勒噶蘇圖們額齊諸曲。

  ◎喀什噶爾音樂

  回部喀什噶爾之俗,歲於十月朔日、十二月十日,大伯克率眾張鼓樂,赴寺拜天,並慶賀宴會。回民吉禮,用鼓二,胡琴一,三弦二,箏一,樂人席地而坐,以手拍鼓,眾樂從之,聲音和翕。樂人歌曲,婦女數人起舞,踏步旋轉,皆能應節。

  城中築高亭一座,日入時作樂以送日。辟展每歲二月,謂之年頭,彼此宴會,幼子幼女相率歌舞。其樂器,有大鼓、小鼓、銅號、鉸子、嗩吶、喇叭、三弦,哈龍、烏什各城阿奇木,每日用鼓吹一次。回民吉禮用樂,男女歌舞。葉爾羌、和闐樂器,有箏、三弦、琵琶、胡琴、管、喇叭、嗩吶、鼓鈸,日入時亦作樂送日。庫車、沙雅爾樂器,有大鼓、小鼓、喇叭、嗩吶、三弦、箏。阿克蘇、賽哩木拜樂器,有三弦琴、手鼓,每日申刻以後,亦作樂以送日。

  回部樂曲,一名《斯那滿》,為愛慕其人之辭;一名《塞勒喀斯》,為拊掌行樂之辭;一名《察罕》,一名《珠魯》,為馬前鼓吹之辭。凡按工尺字一周,終而複始,節以人聲,隨其長短以成曲調。

  ◎纏回音樂

  新疆纏回之平民,遇尊長,交手撫胸,俯首誦賽拉瑪裡坤帖斯列海,以為親敬。宴客時,樂賓之樂,以鼓為主。大鼓以枹擊者,謂之東不拉,小鼓以手撾者,謂之達普木,管謂之娑拉伊,葦笳謂之拉伊,三弦謂之拉瓦普,二弦謂之色咍,銅弦謂之彈普,絲弦如琵琶者謂之鬥塔,如洋琴者謂之喀攏。男女當筵,雜奏唱歌,女子雙雙逐隊起舞,謂之偎郎,間亦有以男子而偎郎者。

  ◎西康音樂

  西康番人之於音樂,如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音等器,大半購自內地,惟音之節奏,異于漢人,歌舞亦然。歌有古調傳已多年者,有新聲按年由藏人新譜者,大抵皆燕賓客、和夫婦、樂豐年、慶太平之語也。

  ◎唱歌

  唱歌,亦稱樂歌。光緒時,由學部奏定為學校教科之一,男女皆有之,所以發生徒音樂上審美之感情,而涵養其德性者。歌辭深淺之程度,以所在學級之國文科為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