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經術類5


  ◎李蒓客論經學

  光緒辛巳四月初二日,會稽李蒓客侍禦慈銘閱《古微堂外集》而言曰:「自道光以來,經學之書充棟,諸儒考訂之密,無以復加。於是一二心思才智之士,苦其繁富,又自知必不能過之,乃剏為西漢之說。謂微言大義汨于東京以後,張惶幽眇,恣臆妄言,攻擊康成,土苴沖遠,力詆乾隆諸大儒,以為章句餖飣,名物繁碎,敝精神於無用,甚至謂海夷之固,粵寇之亂,釀成于漢學。實則自便空疏,景附一二古書,寱語醉醟,欺誆愚俗。

  其所尊者,《逸周書》,《竹書紀年》,《春秋繁露》,《尚書大傳》,或斷爛叢殘,或悠謬無征,以為此七十子之真傳,三代先秦之古誼。複搜求幹,嘉諸儒所輯之《古易注》、《今文尚書說》、《三家詩考》,攘而秘之,以為此微言大義所在也。

  又本武進莊存與之說,考尊公羊,扶翼解詁,卑《谷梁》為輿皁,比《左氏》于盜賊。蓋幾於非聖無法,病狂喪心。而所看之書不過十餘部,所治之經不過三四種,較之為宋學者,尚須守五子之語錄,辨朱、陸之異同,其用力尤簡,得名尤易,此人心學術之大憂,至今未已也。魏默深才粗而氣浮,心傲而神狠,於學無所得,乃遁而附于常州莊氏,其臆決竅談,固無待駁辨也。」

  ◎張文襄說經

  南皮張文襄公之洞說經鏗鏗,頗多妙解。嘗謂《大易係詞》「金曰從革」,「從革」當作「縱橫」。蓋書契曆千百餘年,蟫蠹叢殘,脫落偏房,穿漏筆劃,意中事也。後人未遑深考,遂致沿從革之訛。又謂「孤篷聽雨」,在詩中則為妙境,若身歷其地,便覺難堪。其妙想隨在表示,不獨說經也。

  ◎張文襄論通經之法

  張文襄嘗言士子宜通經,而條舉其法,其言如下。

  一,讀經宜讀全本也。《周禮》、《禮記》、《左傳》斷不可刪,即魯鈍者亦須買全本,就其上鉤乙選讀,日後尚可尋檢寓目,不然,終身不知此經有幾卷矣。

  一,解經宜先識字(字書、韻書之學,經學家謂之小學。)也。字有形,形不一。一古文,二籀文,三小篆,四八分,五隸書,六真書,相因遞變。字有聲,聲不一。有三代之音,有漢、魏之音,有六朝至唐之音。字有義,義不一。有本義,有引申義,有通借義。形聲不審,訓詁不明,豈知經典為何語耶。如何而後能審定音義?必須識小篆,通《說文》,熟《爾雅》。(五《雅》、《玉篇》、《廣韻》並宜參究。)俗師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末,不知其源,騁其臆說,止如寱語。此事甚不易,非翻檢字書便能通曉者也。(《說文》字部難於尋檢。毛謨《說文檢字》、黎永椿《說文通檢》頗便初學,黎書較勝。《方言》、《釋名》、《小爾雅》、《廣雅》、《埤雅》為五《雅》。或以明方以智《通雅》易《埤雅》。)《說文》初看無味,稍解一二,便覺趣妙無窮。國朝講《說文》之書甚多,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最善。段注繁博,可先看徐鉉注《說文解字》。(俗稱《許氏說文》,其書較簡約。)

  一,讀經宜正音讀也。古時九州語言不同,而誦詩讀書,同歸正讀。故太史公曰:「言不雅馴,薦紳難言。班孟堅曰:「讀應《爾雅》,古語可知。」雅者,正也。近世一淆于方音,一誤于俗師。至於句讀離合,文義所系,尤宜講明音讀。雅正可據者,有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一書,其中皆採集魏、晉、南北朝諸家音釋不同者並存之,各本經文不同者標出之,此可聽學者自視家法,擇善而從,總不出此書之外,即可為有本之學。

  經傳中語,同此一字,而區分平仄,音讀多門,以致韻書數部並收,異同之辨,相去杪忽,此皆六朝時學究不達本原、不詳通變者所為,(本原者形聲,通變者轉注、假借。)揆之六書之義,實多難通。故《顏氏家訓》已發其端,《經典釋文敘錄》直攻其失,近代通儒糾擿尤備。特初學諷誦,不示區分,將各騁方言,無從畫一。且義隨音別,解(記也。)釋為易,律體詩賦一出,更難通融,此乃因時制宜之道。又同此一字,或小有形變而解詁遂殊,點畫無差而訓釋各別,訓因師異,事隨訓改,各尊所受,歧說滋多。然正賴此經本,異文、異讀、異義參差抵牾,得以鉤考古義。學者博通以後,於音義兩端窺見本原,自曉通借,先知其分而後知其合,不可躐等。(此二條雖是約說,頗有深談,小學家字書、韻書大指略具,通材詳焉。)

  一,宜講漢學也。漢學者何?漢人注經講經之說是也。經是漢人所傳,注是漢人創作,義有師承,語有根據,去古最近,多見古書,能識古字,通古語,故必須以漢學為本而推闡之,乃能有合。以後諸儒傳注,其義理精粹,足以補正漢人者不少。要之,宋人皆熟讀注疏之人,故能推闡發明。(朱子論貢舉治經,謂宜討論諸家之說,各立家法,而皆以注疏為主云云。即如南宋理學家如魏鶴山、詞章家如葉石林,皆爛熟注疏,其它可知。)儻不知本源,即讀宋儒書,亦不解也。方今學官所頒《十三經注疏》,雖不皆為漢人所作,然注疏所言,即漢學也。(國朝江藩有《漢學師承記》當看。阮元《經籍纂詁》為訓詁最要之書。)

  漢學所要者二:一音讀訓詁,一考據事實。音訓明,方知此字為何語;考據確,方知此物為何物,此事為何事,此人為何人,然後知聖賢此言是何意義。不然,空談臆說,望文生義,即或有理,亦所謂郢書燕說耳,於經旨無與也。譬如晉人與楚人語,不通其方言,豈能知其意中事;不問其姓氏裡居,豈能斷其人之行誼何如耶?(漢人說豈無譌漏。漢學者,用漢人之法,得漢人之意之謂也。)

  《十三經注疏》及相台嶽氏本《五經》,皆古注,(《易》王弼、韓康伯注,《書》孔安國傳,《詩》鄭康成注,《春秋左傳》杜預集解,《禮記》鄭康成注。)沿明制通行之《五經》,皆宋元注,(《易》朱子本義、程傳,《書》蔡沈傳,《詩》朱子集傳,《春秋》舊用胡傳,今廢,仍用《左傳》杜注;《禮記》陳灝集說。)此為正經正注。《禦纂七經》,乃薈萃歷代傳說以裁定者也。

  一,宜讀國朝人經學書也。經語,惟漢人能解。漢儒語,惟國朝通儒能徧解。何也?諸大儒讀書多,記書真,校書細,好看古書,不敢輕改古本,不肯輕駁古說,善思善悟,善參校,善比例,善分別真偽,故經學為千古之冠。書多矣,以《皇清經解》為大宗,雖未全錄,已得大概。此書一千餘卷,當從何種看起?先看郝疏《爾雅》、段注《說文》、王氏《經義述聞》三種。(此書書精價廉,一舉而得數十百種書,計無便於此矣。乍看注疏,人所不耐,故必以國朝人經說先之。)學海堂輯刻《皇清經解》,成書後,續出者尚多,先出而未見未收者亦不少,以此例之,即得通志堂刻《經解》,卷軸雖富,菁華無多。(其中上駟多有別刻本,李衡《周易義海撮要》、敖繼公《儀禮集說》、衛湜《禮記集說》無別刻本。)當徐健庵初刻時,即為何義門所譏,所與學海堂刻《經解》相去遠甚。若治經從此下手,窮年莫殫,所得有限,不惟徒勞,且茫無師法,轉致迷罔矣。若於此道源流派別既已秩然,再取讀之,未為晚也。

  一,宜專治一經也。十三經豈能盡通,專精其一,即已不易。歷代經師大儒,大約以一經名家者多,兼通群經者,古今止有數人。今且先治其一,再及其它。但仍須參考諸經,博綜群籍,方能通此一經。不然,此一經亦不能通也。

  一,治經宜有次第也。先師旌德呂文節公賢基嘗教不佞曰:「欲用注疏工夫,先看《毛詩》,次及三《禮》,再及他經。」其說至精,請申其義。蓋《詩》、《禮》兩端,最切人事,義理較他經為顯,訓詁較他經為詳,其中言名物學者,能達與否,較然易見。且四經皆是鄭玄注,完全無闕。《詩》則毛傳,粹然為西漢經師遺文,更不易得。欲通古訓,尤在於茲。(古人訓詁,乍讀似覺不情,非於此冰釋理順,解經終是隔膜。)《禮》之條目頗多,卷帙亦巨,初學畏難。《詩》義賅比興,兼得開發性靈,鄭箋多及禮制。此經既通,其於禮學尋途探求,自不能已。《詩》《禮》兼明,他經方可著手。《書》道政事,《春秋》道名分,典禮既行,然後政事、名分可得而言也。(《尚書》家伏生,《左傳》家賈生,《公羊》家董膠西、何劭公,皆精於禮學,案其書可知。)《易》道深微,語簡文古,訓詁禮制,在他經為精,在《易》為粗。所謂至精,乃在陰陽變化消息,然非得其粗,無由遇其精。(此姚姬傳論學古文法,援之以為治《易》法,精者可遇不可鑿,鑿則妄矣。)三《禮》之中,先《儀禮》《禮記》,次《周禮》。《儀禮》句碎字實,難讀能解,難記易曉,注家最少,異說無多,好在《禮記》一書,即是外傳。(《禮記》難於《儀禮》,《儀禮》止十七件事,《禮記》之事多矣,特其文條達耳。)《周禮》門類較多,事理更為博大,漢人說者亦少,(晚出之故。)故較難。然鄭注及國朝人零星解說,亦已明白。《尚書》辭義既古,隸古傳寫,通借譌誤,自漢初即有今古文兩家,異文歧讀。(此謂真古文,非蔡傳所雲今文無,古文有之古文也。)至西晉梅氏古文晚出,唐初偽孔傳專行,(六朝江左即盛行,未定一尊耳。)而漢代今古文兩家之經傳一時俱絕,故尤難通。《春秋》乃聖人治世大權,微文隱義,本非同家人言語。(《史記》明言之。)三傳並立,旨趣各異。《公羊》家師說雖多,末流頗涉傅會,何注又複奧樸。《左傳》立學最晚,漢人師說寥寥,惟杜注行世,世人以其事博辭富,求傳而不求經。故《公羊》家理密而事疏,《左傳》家事詳而理略。(非謂左氏,謂治左氏者耳。)《谷梁》師說久微,(見《隋書·經籍志》)國朝人治之者亦少。學者于《春秋》若謂事事能得聖心,談何容易。至於《周易》,統貫天人,成於四聖,理須後聖,方能洞曉。京、孟、虞、鄭諸大師以及後代諸家,皆止各道所得,見仁見知,從無一人能為的解定論,勢使然也。且陰陽無形,即使謬稱妄說,無人能質其非,所以通者雖少而注者最多,演圖比象,任意紛紜,所謂畫狗馬難於畫鬼神之比也。總之,《詩》《禮》可解,《尚書》之文、《春秋》之義不能盡解,《周易》則通儒畢生探索,終是解者少而不解者多。故治經次第,自近及遠,由顯通微,如此為便,較有實獲。尹吉甫之詩曰:「古訓是式,威儀是力。」古訓,《詩》學也;威儀,《禮》學也。此古人為學之方也。(春秋時幾無人不誦《詩》學《禮》,稱道《尚書》者已較少,至於《周易》,除蔔筮外,談者無多,意亦可知三代時《易》不以教學僮,惟太史掌之。今賴有《繫辭》,或可窺見一斑耳。)非謂此經精通,方讀彼經,謂淺顯者未明,則深奧者不必妄加穿鑿,橫生臆見。津梁既得,則各視性之所近,深造致精可也。治《詩》《禮》,可不兼三經,治三經,必涉《詩》《禮》。

  一,治經貴通大義也。每一經中,皆有大義數十百條,宜研究詳明,會通貫串,方為有益。若僅隨文訓解,一無心得,仍不得為通也。

  考據自是要義,但關係義理者,必應博考詳辨,弗明弗措。若細碎事體,猝不能定,姑仍舊說,不必徒耗日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