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工藝類6


  ◎制泥人

  高宗南巡,駕至無錫惠泉山,山下有王春林者,賣泥人鋪也。工作精妙,技巧萬端。至此,命作泥孩兒數盤,飾以錦片金葉之類,進禦時,大稱賞,賜金帛甚豐。其物至光緒時尚存頤和園之佛香閣中,庚子之亂為西人攜去矣。

  乾隆時,蘇州虎邱有捏泥人者,老少男女,惟妙惟肖,不必借徑於繪事也。光、宣間,惠泉山所出售者,實遠遜蘇州矣。

  ◎制琉璃

  琉璃,以扁青石為藥料而燒成之,宮殿及親王邸宅所用琉璃瓦是也。色或黃或綠,其形則有筒瓦、版瓦之殊,率以圓木或斲木為模,而範土造之。扁青石,即鉛與鈉之矽酸化合物,有玻璃光,微透明,可為裝飾品及青色顏料,陶器之釉藥中亦用之。

  ◎制玻璃

  玻璃種類甚多,大別之,為鉀玻璃、鈉玻璃,鉛玻璃三種。鉀玻璃,以炭酸鉀、石灰、白砂等制之,質堅難鎔,宜作化學器具,是為上等品。鉛玻璃,以鉛丹、炭酸鈉、石灰、白砂等制之,折光力頗強,宜作光學器具。

  鈉玻璃,以炭酸鈉、炭酸、石灰、白砂等制之,平板瓶管之屬,多以此制,微帶綠色,為最普通之品。性脆硬,不傳電氣,熱之,則熔如飴,粘於鐵管,吹泡入模為器。

  制玻璃版者,亦先吹成大圓筒,後切開以制平板,通常皆透明如水,浸以弗化輕酸等腐蝕藥,則不透明,俗稱毛玻璃。制時,加各種顏料,即呈種種彩色,山東博山玻璃有限公司能制之。

  ◎吳山尊制玻璃聯

  聯語以紙書者為多,或刻以竹木,或用漆,加雲母石,且有嵌牙玉者。吳山尊學士鼒始出意制玻璃聯,一片光明,雅可賞玩,惟字畫不能無反正之嫌。山尊又運其巧思,使之表裡如一,其句雲:「金簡玉冊自上古,青山白雲同素心。」上制一橫額,題「幽蘭小室」四篆字。又乞孫淵如觀察以雙款篆書「山尊先生孫星衍」七字,正面反面皆一式。

  ◎制明瓦

  明瓦,以蠣殼磨薄,成半透明之片,夾以竹片,嵌於窗,未有玻璃以前多用之,南方制此至多。又有將貝殼之薄而透明者切四角,成方片,則自印度諸島及暹羅輸入,為用亦同。

  ◎捏粉

  近畿所傳捏粉之術,匠心獨運,鬚眉畢現,雖油畫、鉛畫、毛筆劃等,方之蔑如也。其法取麵粉一團,與求畫者對案坐,目不轉瞬,私自於袖底捏其形狀,捏成取出,則面部上之一凹一凸,一紋一縷,無不纖微適合。擅此技者,光緒朝為津人張姓。張初為人鈔錄戲曲,顧記聞極博,能將各曲本互異之處折衷改正,期於盡善而止,以是得名,津人稱之曰百本張。

  自百本張之號出,而其真姓名轉隱。後改學捏粉,精其技,然性傲僻,非遇囊空爨絕,持金求之,不應也。時天津巨富首推海張五,張一日踵門往訪,乞借五千金,海張五拒之,張曰:「君不應我,能無後悔乎?」曰:「何悔之有!」張退,乃依海張五之身量長短肥瘦,捏成一形,置之通衢,而插草標放其首曰:「出賣海張五。」

  過者驟見之,以為真海張五也,即而視之,乃啞然失笑,詢其價值,則以五千金對,少一文不售也。海張五素以財力雄視一方,聞之引為大辱,而又莫可如何,乃潛使門客如數購之,而與張言和焉。張晚年目盲,偶墜地折傷肢體,不能營舊業,遂困頓以死。

  ◎織綢廠

  織綢廠以蘇州為最發達。光、宣間,都凡五十八號,有創設於乾、嘉至今相沿弗替者,如石恒茂、英記、李啟泰等廠是也。

  ◎紗布廠

  我國于光緒時議設紗布廠,英、美商人聞之大驚,恐利權見奪,乃集資千萬鎊,將倩人設法阻其事。乃逡巡十年,始漸設立於上海。英、美商人複使人覘之,見局廠崇閎,而管事人既非夙習此事者,機器亦不研求,且多舊式,於是相與大笑,不以為意。

  某年,有內地富家子過上海,為諸遊食者所瞰,群趨之,慫以開設紗布廠,言備本十萬,十年之後,獲利兩倍,又約無業之西人同慫慂之。富家子遂大為所動,乃取家資十萬付諸人,又以能獲巨利也,於是流連忘反,狂用無節,有所需輒取之於廠,廠中人亦未嘗拒之。不及三年,廠中人忽言資本不繼,將倒閉,詰以巨本所在,曰:「曆被支用不少,餘皆為廠用耗去。」

  索觀其簿籍,則購料若干,購地若干,建屋若干,西友華友薪俸若干,東人某日某日支若干,富家子曰:「汝等不言得利可二十萬乎?今吾用不及五萬,何遽倒也?」廠中人辨曰:「我等所謂得利二十萬者,指十年後言,且須工料進價,貨品出價與今無稍殊,辦事毫無掣肘,而又須股東十年內不提用分毫乃可。今皆不然,豈能複執前語以相詰乎?」富家子無可言,遂盡其家資。

  光緒壬辰,盛杏蓀尚書宣懷設華盛紗廠於上海。政府鑒於實業之趨勢,思有以提倡之,而盛亦以提倡實業自負,見怡和在香港所經營之紗廠勢力雄厚,盈餘操券,乃遂決議從事紗業,自是而華商紗廠遂相踵而開矣。

  ◎印錫璋分設紗廠

  盛杏蓀設廠於上海紡織紗布,時人民慣用土貨,未暢行。嘉定印有模運同錫璋為之力任代售,並集資設公信棉紗號於太倉,我國之分設紗廠於各地實自此始。

  ◎陝人織造絨褐

  陝西織造絨褐,國初設有專員監理其事。順治辛卯,始省之,以此項錢糧充餉。

  ◎蒙人織氈毯

  蒙人能織羊毛氈毯,織法甚簡。秋時剪取綿羊毛,洗淨使幹,置石上,以棍擊之令碎,浸水中三日,就井旁沙面鋪舊氈於地,取碎羊毛勻鋪其上,以馬曳粗木柱壓之即成。亦有卷氈於木柱而壓之者,特視其用器何如耳。中等絨氈,長一丈,寬五尺,值銀三兩。

  除氈毯外,其它之絨料物件均不能自製,即所著之氈毯,亦系翦氈縫紉而成。惟蒙人質直,所織之氈多選羊絨為之,系物之繩,以駝絨馬鬃浸水令透,撚結而成。

  ◎石絨織布

  道光時,莊芝階舍人仲方嘗於蜀中得火浣布一方,質厚且麤,以手捫之,泠泠然冷濕憯膚,雖入火不燃,而見焰則黑,惟無愈濯愈潔之說。

  蓋火浣布有三,最上者為火鼠之毛所織;次為火木之皮所織,紋理細膩,並出海南諸國;最下則蜀中建昌所出,曰石絨,生岩間,土人采以為布,能去諸物之垢,不可為衣,芝階所得即石絨也。

  ◎藻草織布

  宣統時,浙之淳安發現藻草,色甚白,質極細,土人以為上等料,試以織布,光潔異常。於是組織制草社,專選此種材料,以之染色,無色不豔。並知其有耐火原力,經化學家試驗,確能受三百七十五度火力,不致灼傷。

  ◎台番織布

  番女機杼以木,大如栲栳,鑿空其中,橫穿以竹,使可轉纏經於上。刓木為軸,系於腰,穿梭闔而織之。以苧絲為線,染以茜草,合鳥獸毛以織帛,斑斕相間,名曰達戈紋。又有巾布等物,皆堅致。

  ◎黎人織布

  貴陽山嶺多木棉樹,黎女群往采之,取其棉,用竹弓彈之為絨,足紉手引以為線,染紅黑等色,雜以山麻及彩絨,織而為布,曰吉貝。或擘山麻紉線織布,搗樹皮汁染為皂色,以五色絨雜繡其上,曰黎布。賈者則以牛或鹽而易之,以售諸市,海南人頗用之。

  織布法,複其經之兩端,各用小圓木一條貫之,長出布闊之外一端,以繩系圓木而圍於腰間,以雙足踏圓木兩旁而伸之,於是加緯焉,以漸移其圓木而成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