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爵秩類4


  ◎大臣子弟充軍機章京

  軍機章京,大臣子弟本須回避,嘉慶庚辰十月二十八日,始有一體保送之例。

  ◎翰林充軍機章京

  翰林無充軍機章京者,若由舉人中書充章京,一改庶常,即出軍機。戴文端公衢亨以舉人應天津召試,由中書充章京,及改修撰,出典湖北試,奉高宗特旨仍留章京。至侍講學士時,始特賞三品卿,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翰林之充軍機章京者,乾隆以前,惟文端一人而已。

  ◎軍機章京回直

  軍機章京外放後,無入都仍充章京者。乾隆朝,新建裘恭勤公行簡初以舉人中書入直,守甯武、平陽數年,以母老請內用,補戶部員外郎,仍直軍機。

  ◎吳熊光以軍機章京召見

  高宗訓政時,三省教匪方熾,每日視朝,較平時恒早數時。一日,召樞臣,俱未至,獨章京吳熊光入直,遂蒙召對。是日,即降旨以熊光為軍機大臣,嗣後無召見章京者。

  ◎三院改內閣

  內閣之制,唐之中書省也。明代不設宰相,遂不設中書省,改為內閣,以翰林學士贊襄庶政,至中葉,乃有大學士之名,其權固猶宰相也。太宗踐祚之初,改內為三院,曰弘文院,曰秘書院,曰內院,皆置大學士、學士等官,蓋仿宋昭文、集賢之制。入關後,仍沿其制,至順治戊戌,複從明制,改設中和殿、保和殿、武英殿大學士。

  乾隆戊辰,裁中和殿大學士,增設體仁閣,以配三殿三閣之名。又有以大學士節制行省及欽差至各省專辦重務者。保和殿大學士不常置,惟張文和、傅文忠拜焉。體仁閣大學士,楊廷璋、楊應琚先後充之,然皆不終位,劉墉、曹振鏞遞任之。

  ◎內閣規制

  內閣在午門內東南隅,門西向,滿語名多爾吉衙門。入門,西為滿本堂,掌校寫滿字本祝板印篆及皇史宬大庫之收藏。東為漢本堂,掌翻譯清文,收發通本。(各省督撫提鎮學院之題本由通政司達於閣曰通本。)兩堂之間北有一門,入門,有堂三間,為大學士直舍,堂上懸「調和元氣」四字額,乃乾隆甲子十月初一日高宗禦書以賜內閣者。楣懸癸酉六月初六日及嘉慶庚申十一月十八日,道光壬寅三月十二日、庚戌十二月十二日仁宗、宣宗上諭凡四道。

  又嘉慶癸酉七月仁宗禦制《勤政殿記》墨刻,乙亥四月二十七日仁宗禦制《內閣箴》,滿、漢書。堂外懸扁,其上揭「機密重地,一應官員不許擅入,違者治罪不饒」字樣,亦滿、漢書,刻金字,乃順治甲午五月二十四日世祖所頒之旨也。其屋皆覆黃瓦。

  堂垣之東西向者,為漢票簽處,校閱各部院本,票擬、繕寫,簽記絲綸簿,擬撰進奉文字,收存軍機處發交事件。後南向者為滿票簽處,又後小屋,為滿檔房,校閱滿字本,繕寫滿字簽與其檔案,傳知各衙門鈔錄事件。事件自軍機處領出,有奏摺奉旨者,漢中書司之;奏摺未發交或特降旨者,滿中書司之。值園班者同。園班者,滿中書每值五日,漢中書每值二日,以次遞換也。滿票簽處西垣外曰稽察房,員無定額。

  凡諭旨,既由票簽處傳鈔,按日記檔,月終匯奏,票簽處每日進本簽經欽定旨下,滿、漢學士照簽批紅本面,假稽察房為批本之地。大學士標示諭,僅用墨筆,所以避尊也。又北東向之屋曰飯銀庫,南向之屋曰典籍廳。定例,部院及各職司皆有鑄印,大學士無印,惟廳有關防,掌文移,統屬吏役。有大典禮,請用禦寶,滿侍讀兼攝其事。廳分南北為二,廳之北覆黃瓦者,曰蒙古堂,翻譯外藩諸部文字,並課俄羅斯學生。此閣以內之規制與其職掌也。

  由滿票簽處而北,為閣之後門。後門之東,紅牆迤邐,為大庫門二,典籍廳、滿本堂分掌其鎖鑰。存貯曆聖實錄、批紅副本、歷代帝王功臣畫像書籍。誥敕房在午門內之東廊,管理者無定員,滿、漢本堂侍讀二人充提調官。初,各官請封典,漢中書撰文擬進寫軸頒發。乾隆時,彭元瑞奏請撰定滿、漢京外文武各官誥敕文,不必隨時具草,後遂為例。

  內閣衙門,大學士總之,侍讀以下常見列揆,惟長揖,無堂屬禮。乾隆朝,和珅當國,勢張甚,欲令閣曹長跪白事,一如部曹,諸人執故事不從,和恚恨。

  內閣大堂,以有諭旨,故不設正座,六堂分左右六位。若遇大挑之年,則欽派王大臣皆面北而坐,應挑者皆南面跪。

  ◎徐文穆十六年入閣

  錢塘徐文穆公本為珂之高高伯祖,康熙戊戌,入翰林。以桐城張文端公英薦,督黔學,以鄂文端公爾泰薦,授黔臬。由是而擢楚藩,簡皖撫,內遷總憲,晉大司空,乾隆丙辰入閣,距康熙辛醜散館授職,僅十六年耳。

  自康熙至道光,翰詹諸臣素流平進,大率遠者三四十年,近亦二十餘年,始得入政事堂,蓋以漢人言,固未有若文穆之速者也。文穆父,即文敬公潮,仕至吏部尚書。

  ◎大學士出為巡撫

  以大學士出為總督者頗多,世稱為使相者是也。然無為巡撫者。乾、嘉間,嵇文恭公撫浙江,朱文正公撫安徽,其時皆已入相矣。

  ◎大學士非翰林出身

  滿、蒙、漢軍大學士,不必盡由翰林出身。國初,漢大學士亦皆特簡,嗣由吏部進本,惟翰林出身者始開列。亦有以資勞入閣不由翰林者,如趙國麟為康熙己醜進士,乾隆己未,授文華殿大學士。孫文靖公士毅為乾隆辛巳進士,壬子,授文淵閣大學士。費文恪公淳為乾隆癸未進士,嘉慶壬辰,授體仁閣大學士。

  章文簡公煦為乾隆壬辰進士,嘉慶壬寅,授文淵閣大學士。彭蘊章為道光乙未進士,咸豐丙辰,亦授大學士。皆不由翰林出身。光緒初,左文襄公宗棠以舉人起家,官至兼圻而入贊黃閣,海內驚為異數,實則亦非破格也。

  ◎彭蘊章為門外漢

  彭詠莪相國蘊章未由館選,初被協揆命,謝恩折雲:「登揆席而未經詞館,計本朝不過數人,由部曹而洊陟綸扉,在微臣甫逾廿載。」舊制,大學士蒞任,皆詣翰林院署,入登瀛門,降輿,諸後輩長揖迎之。先是,有某者亦未經館選而大拜,將至院署,諸太史序立門內以待。而某於門外降輿拱手,自稱曰門外漢,彭與之同。

  ◎設立內閣總理

  宣統辛亥冬,厘訂官制,設立內閣。凡各部之尚書、侍郎、左右丞參各缺,均即裁撤,改設大臣、副大臣各一員,而受轄于內閣總理大臣,與昔者內閣之組織不同。

  ◎孔繼汾特授內閣中書

  乾隆壬午,高宗東巡,釋菜于孔林,諭:「引駕官孔繼汾,朕看其人,尚可造就,著加恩以內閣中書用。」

  ◎汪孟鋗到內閣口號

  汪厚石吏部孟鋗為乾隆丙戌進士,先以壬午獻《龍井聞見錄》,召試,賜中書,後擢典籍。其《初到內閣口號》雲:「陳人久歎積薪余,乍許清班學士趨。獵獵西風敝裘帽,東華門外喚車驅。靜聽閣老馬蹄聲,侍讀諸公白事迎。我自田間來幾日,慎教輕易上階行。六科書吏立如麻,齊下三單卅點加。埽筆紛紛忙注本,日輪眼急下東華。(遇啟鑾封印日則三日本齊下。)(領上諭奏摺日,直中派一人候夜直交代,為守晚。)禦門聞道特除官,朱筆題名敬奉觀。別有改簽更式樣,傳宣票擬細尋端。(御筆親書為朱簽,特旨改標為改簽。)輪班辰入退過申,來是空言兩隸人。莫怪此間無灑掃,禁城清絕不生塵。」

  又《典籍廳任事八首》雲:

  「六年曆俸八年資,又向西廳坐褥移。一轉成仙人共笑,邅回不去待何時。」

  「寂寞茶房淡泊廚,喧然吏役日高初。各堂上任誇誰似,一飽豬羊祭庫餘。(典籍到任,例以豬羊祭庫。)

  「畫行事細粗能曉,點卯人多猝未詳。夜直若非連兩夜,軍機須去面中堂。(供事皁隸、紙匠、蘇拉朔望日赴廳唱名,漢典籍無園直,夜直連兩日。)

  「印單印簿縫鈐存,啟鑰開箱晝繼昏。始識相公多攝事,十纔一二本衙門。(中堂有兼管上處、國史館、三通館、俄羅斯館,行部院衙門,文俱用廳印,以印單為憑。)

  「掌印幫班等樣官,平湖滿漢一廳攢。考勤簿子親書押,要送兼廳侍讀看。(滿、漢典籍各二缺,餘皆別堂來兼理者。滿侍讀學士、侍讀兼廳則為廳官之長。)

  「北廳章奏南廳案,大庫文書小庫銀。承發散班齊了事,瓣香酹酒祭科神。(廳供事南北各十四人,五月十三日醵錢祀科神,雲是蕭、曹也。)

  「寶箱例引赴乾清,肅駕年年典據征。接送預行交泰殿,奉盈一念警宵興。(旃檀香寶,交泰殿二十五寶之一,駕出,內閣學士、典籍各一員赴乾清宮請寶,駕旋送寶亦如之。)

  「辦事銜名不自由,背推踵接此勾留。莫將五日輕京兆,尚許笞人喚皁頭。(吏部選例中書帶辦事銜者,題管典籍,撰文則否。)

  」

  ◎端木國瑚兩得中書

  處州之青田故有鶴,而山以鶴名。端木舍人國瑚產是邑,生而神貌肖之,其大父取《易·幹·中孚》兩「九二」之義,字之曰鶴田,及晚歲,乃自號太鶴山人,海內外知者多稱之曰太鶴先生。當阮文達督學兩浙時,得舍人,以誇示同朝曰:「吾得青田一鶴矣!」由是聲聞天下。

  嘉慶戊午,舍人登賢書。明年。文達佐朱文正典會試,闈中相期以得鶴為至幸,鶴竟不翔。後三十餘年,舍人已官于朝,文達適自滇黔覲京師,遇於郊外,與之酹酒文正墓,猶言疇昔闈後,文正以失鶴為嗛,惘惘者至數月也。癸巳三月,文達方陛辭,宣宗留之。入闈會,錄異才三數人,舍人始在選,朝士驚吒曰:「離樅老鶴,尚能高飛耶!」

  道光庚寅,宣宗改卜萬年壽陵,那彥成、禧恩得舍人所著《地理元文注》以獻。上問近臣:「知此人乎?」曹振鏞對曰:「此浙江名士,臣久聞其名。」遂詔浙江巡撫劉彬士召之。時舍人方倚隱囊,注《周易》,聞命,顛出坐後,左右扶之起,乃曰:「吾竟以方技名乎?」壽陵既定,將以知縣用,原薦者為奏曰:「國瑚大挑一等,不願為縣令,故改授教官。」上乃特授內閣中書,加六品頂帶,人以是益高之。癸巳成進士,仍以知縣請改歸中書。

  ◎中書至軍機處領事

  軍機直房門簾,非軍機處人員,擅揭者罪。內閣早班中書,每日至軍機處領事,行氐簾次,必先聲明職務,乃始揭簾而入。直日章京起立,彼此一揖,章京出黃綾匣,當面啟封,諭旨共若干件,一一點交。旋出簿冊,俾領事中書簽名畫押畢,然後捧持而出,(中書與章京雖同鄉戚友,在軍機直房亦不得交談。)回內閣直房,上軍機檔。少遲,六科筆帖式至內閣領事,亦有簿冊,簽名畫押。

  ◎翰詹兩衙門

  國初,設文館,置榜式,(官名,一作巴克什。)旋改翰林院。自掌院以迄庶起士,有大小教習,而不分堂屬。詹事向為東宮官屬,本朝不建儲,第留以備詞臣遷轉之階。且國子監祭酒、司業,亦由翰、詹兩衙門升轉。

  ◎翰林院

  翰林院為儲才地,大學士、尚書、侍郎出焉,督、撫、藩、臬出焉,大臣非翰林不得諡文,蓋重視之也。嘉、道以前,名臣多出於翰林,咸、同中興之手定大難者,胡文忠公林翼、駱文忠公秉章、曾文正公國藩、李文忠公鴻章,皆翰林也。

  然以大位可坐致,翰林習憊恧而安固陋,求通博宏重之選,又極罕覯。光緒末葉,翰林院亦廢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