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南部新書 | 上頁 下頁
壬(5)


  沙門玄奘俗姓陳,偃師人,少聰敏,有操行。貞觀三年,因疾而挺志往五天竺國,凡經十七歲,至貞觀十九年二月十五日方到長安。足所親踐者一百一十一國。采求佛法,咸究根源,凡得經論六百五十七部,佛舍利及佛像等甚多。京師士女迎之,填郛溢郭。時太宗在東都,乃留所得經像於弘福寺。有瑞氣徘徊像上,移晷乃滅。遂詣駕,並將異方奇物朝謁。太宗謂之曰:「法師行後,造弘福寺,其處雖小,禪院虛靜,可為翻譯之所。」太宗禦制《聖教序》;高宗時為太子,又作《述聖記》,並勒於碑。麟德中,終於坊郡玉華寺。玄奘撰《西域記》十二卷見行於代,著作郎敬播為之序。

  元和之初,薛濤好制小詩,惜其幅大,不欲長剩,乃狹小之。蜀中才子既以為便,後減諸箋亦如是,將名曰薛濤箋。

  韋綬自吏侍除宣察,辟鄭處晦為察判,作《謝新火狀》雲:「節及桐華,恩頒銀燭。」綬削之,曰:「此二句非不巧,但非大臣所宜言。」

  《晉書·陶潛本傳》雲:「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即非彭澤令時所栽。人多於縣令事中使五柳,誤也。《白氏六帖》:「縣令門種五柳。」此亦誤也。

  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天策上將軍,太皇在藩時為之。及升儲,並是省之。諸道行台武德九年並省。

  貞觀元年改國子學為國子監,分將作為少府監,通將作為三監。

  長安盛要,哀家梨最為清珍,諺謂愚者得哀家梨必蒸吃。今咸陽出水蜜梨尤佳。鄠、杜間亦有之,父老或謂是哀家種。

  崔元綜則天朝為宰相,得罪流南海之南。會恩赦,赤尉引謝之日,授分司禦史,累遷中書侍郎,卒時九十九,唯獨一身。

  北省班諫議在給事中上,中書舍人在給事下。裴佶為諫議,形質短少,諸舍人戲之曰:「如此短小,何得向上?」裴答曰:「若怪,便曳向下著。」眾皆大笑。後除舍人。

  盧邁有寶瑟,各直數十萬,有寒玉、石磬、響泉、和志之號。

  福州城中有烏石山,山有峰,大鑿三字曰「薛老峰」。癸卯歲,一夕風雨,聞山上如數千人喧噪之聲。及旦,則薛老峰倒立,三字返向上。城中石碑,皆自轉側。其年閩亡。

  智永禪師傳右軍父子筆法,居長安西明寺。從七十至八十,十年寫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每了,人爭取之。但是律召調陽,即其真本也。石本是內降貞觀年中者也。俗本稱律呂調陽,誤也。蓋以草聖「召」字似「呂」字耳,以閏餘對律召,是其義也。徐散騎最博古,亦誤為「呂」字。

  杜佑自戶部侍郎判度支,為盧杞所惡,出為蘇刺。時佑母在,杞以優闕授之。佑不行,換饒州。

  大曆十一年,制國子監置書學博士,立《說文》、石經、字林之學。舉其文義,歲登上之,亦古之學也。

  武德末文皇欲平內難,苑池內得白龜,化為白石。故登極後降制曰:「皇天眷祐,錫以寶龜。」

  邢曹進,至德中河朔將也。飛矢中目,而鏃留於骨,三出之不得。後遇神僧,以寒食餳漬之,出甚易,月餘愈。

  西明慈恩多名畫,慈恩塔前壁有濕耳師子跌心花,時所重也。

  高駢既好神仙,性複多誕。每稱與玉皇及群仙書劄來往,時對賓客,或彩箋以為報答。

  周寶在浙西副使,崔綰,公之妻族弟兄,雁列於幕中;觀察判官田佩,亦其外甥,二人最為貪暴。其次陸諤已下,皆挾勢而入。及更變之後,甚者亦多不免也。

  時人多使沉碑峴首,唐賢往往有之。按《晉書》:「杜預好為身後名。嘗言:『高岸為穀,深谷為陵。』刻石為二碑,紀其勳績。一沉方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曰:『焉知此後不為陵穀乎?』」沉碑峴首,誤也。當為沉碑方山。

  鮑照字明遠。至唐武后諱減為昭,後來皆曰鮑昭。唯李商隱詩雲:「嫩割周顒韭,肥烹鮑照葵。」又元稹詩雲:「樂章經鮑照,碑版笑顏竣。」今人家有收得隋末唐初《文選》,並鮑照爾。

  袁州蔣動處士作《冷淘歌》,詞甚惡,投郡守溫公受知。

  語兒梨,今俗說甚多,皆不近理。按《萬歲曆》雲:「黃武六年正月,獲彭綺。是歲由拳西鄉,有產兒墜地便語。語兒鄉,語兒梨者,殆出此鄉也。今由拳屬杭州。黃武吳年號。六月丁未,是魏明年太和元年也。

  臨安出紙,紙徑短色黃,狀如牙版。字誤,可以舌舐之不汙,近亦絕有。蓋取多工鮮而價卑也。

  今信州城西街連草市,地名君遷,仍多樹木,人皆不辯。餘嘗通理是郡,召父老詢之,皆雲不知其地名之由。及披《文選》左太沖《吳都賦》雲:「平仲君遷,松梓古度,楠榴之木,相思之樹。」注曰:「皆木名。」以此詳之,不辯之木,乃君遷爾。

  張去華,誼之子。顯德年中年十八,著《南征賦》,於淮南行在獻之,召試除台簿。未幾因台中議事,不得預三院坐,遂棄官歸圃田。後狀元及第,建隆二年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