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履園叢話 | 上頁 下頁 |
元收藏 |
|
趙榮祿書壽春堂記,大楷書,是絹本屏幅,剪裝巨冊者。嘉慶元年,餘客兩浙轉運使幕中,雲間陳古華太守攜以見示,同海豐張穆庵都轉、烏程陳無軒學博披覽一過,後阮雲台先生嘗刻石武林。 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烏絲方格,字大徑寸,前有篆書八大字,作四行,本文計六十三行,每行八字,有董思白、李日華兩跋,錢塘梁文莊公家藏物也。嘉慶元年二月,餘謁山舟先生,始觀此卷。曲阜孔氏既刻鑒真帖,而長白煦齋相國見而愛之,因介餘往錢塘雙鉤,又收入松雪齋帖。 二贊二圖詩卷,凡二百三十二字,後有卞華伯、王弇州、董思白、陳眉公、文湛持五跋。思翁謂是卷學顏魯公送蔡明遠敘,兼米海嶽用筆,迥異平日之作,洵至論也。向藏畢秋帆尚書家,余嘗鉤刻入經訓堂帖。嘉慶己巳,偶游京師,知為劉文清得之,今又為煦齋相國所有矣。 汲黯傳小楷,用歐筆,爛漫千餘言,當為松雪平生傑作。惟餘近年所見者已三本,俱有文衡山補書,絹紙相雜,真贗莫辨。甚矣哉,作偽之人也! 天冠山詩,本廿八首,今陝刻祗廿四首。乾隆戊申、己酉間,北平翁覃溪先生督學江西,得一本,紙墨完好。後松雪自題雲:「道士祝丹陽示餘天冠山圖,求賦詩,為作此廿八首。」按其時是延佑二年,松雪在京師,官集賢學士,未嘗至此山也。陝刻跋雲:「予昨遊天冠山,且謂山在丹陽郡,不知是山在江西貴溪。」丹陽乃道士號,足證陝刻之不真。然用筆自佳,非近世人所能為之,或曰文待詔少年作也。 小楷過秦論三篇,刻於戲鴻堂帖者惟一篇耳。嘉慶乙亥,嫠源齊梅麓員外宰吾邑,偶談此卷,雲真跡在其同鄉董小楂編修處,越數年果得之,既而董又取去,且雲五年後當惠贈也。梅麓賦詩雲:「鷗波妙墨世原稀,況複香光論入微。趙璧竟從千里去,吳鉤今許五年歸。米顛豪奪真無賴,季布盟言豈有違。寄語山靈好呵護,莫教化作朶雲飛。」他日此卷竟來,余當為員外一併上石,以與戲鴻、滋蕙兩刻抗衡,亦快事也。 洛神賦,松雪平生臨本最多,相傳松雪曾見過王子敬墨蹟者。余曩在京師,見司馬達甫中翰家一本,紙墨如新,今為孫制府平叔氏所藏。粵東吳荷屋方伯亦有一本,惜前缺數行,乞詒晉主人補書之。其餘如梁蕉林所藏刻入秋碧堂者,尚是真跡,至經訓堂帖所刻楷書本,則偽矣。而學者甚多,有翻刻盛行於世,異哉! 頭陁寺碑文,吳門蔣氏所藏,余於己卯三月在斌笠耕觀察舟中見之,用筆在洛神、枯樹之間,可寶也。 神仙篇五首,一張正見,二盧思道,三王融,四陳思王,五郭景純,後書「大德改元三月廿六日水精宮道人書」。字如中指大,靈和峭拔,當似松雪中年得意之筆。然觀其卷中如「億」之作「憶」,「娥」之作「蛾」,「阿誰」作「何誰」,「進趨」作「進趣」,恐松雪未必至此,其為偽本無疑。今在英相國家。 舊聞當湖家夢廬處有松雪臨黃庭經卷,思之十年,不得一見。道光丙戌春日,偶于梅麓員外寓齋閱之,後無年月可考,審其結體用筆,實松雪早年書,殊乏英俊之氣。有鄧善之、楊載等十六人題跋,皆真。 臨褚河南枯樹賦卷,白宋箋本,長洲宋小岩編修所藏,後歸畢秋帆先生。有趙孟淳、白珽、陳深、龔璛、周天球、黃姬水、彭年、文嘉、王世貞、文伯仁、黎民表諸題,最後有太僕寺印及撫治鄖陽等處關防,是明時王敬美家舊物。 「快雪時晴」四大字,乃是題張伯雨臨右軍帖前者,後有徐幼文山水一幅,今藏查小山比部家。 仇府君墓碑,字與壽春堂記相等,前篆額六行,計廿四字,內兩行為後人重補。此卷今藏笠耕少僕家,惜文中闕數行,失去仇公諱字,後有倪鉦一跋,雲仇字彥中,又見虞道園書仇公墓志,始知仇名鍔也。 嘉慶己未春,余在京師,過質郡王府,見松雪畫陶靖節像,闊袖幅巾,手攜一杖,翩翩欲仙,上書歸去來辭小楷十二行,真妙筆也。郡王薨後,世子尚幼,惜不能再見矣。 孫平叔制府家有松雪小楷歸去來辭,是畢氏廣堪齋舊物,餘嘗模入集珍帖中,審其用筆,當為中年之作。 松雪所題蘭亭十三跋墨蹟,並定武蘭亭,余嘗于吳杜村太史家見之,所謂獨孤長老本是也。尚有吳傅朋、錢舜舉及柯九思二跋。為商邱陳望之中丞所藏,後德清談韜華觀察得之。談沒後被火,圖籍俱失,惟此卷尚存數字,今在英相國家。 吳門陸謹庭嘗得松雪畫李太白廬山觀瀑圖,青綠山水,一紙皆滿,無空隙處,而一種幽深玄遠之趣,溢於尺寸間,非松雪妙筆,不能傳之也。後有元、明人題識甚多,其姚公綬一跋最長,惜為後人妄加「趙氏子昂」四字朱文印,真為蛇足。 庚戌三月,余往婁東,在畢澗飛員外家見魏公自繪小像,紙本,長尺許,闊七寸,作一鏡。像居其中,僅畫半身,頭戴一笠,身著月白氅衣,面圓而俊偉,豐神奕奕,微須,真元世祖所稱神仙中人也。上惟有仲穆書贊兩行。又在友人處見一像,有自題七律雲:「致君澤物已無由,夢想田園霅水頭。老子難同韓子傳,齊人終困楚人咻。濯纓久判從漁父,束帶寧堪見督郵?准擬新年棄官去,百無拘系似沙鷗。」後題「大德二年正月人日趙孟俯自題」,又一行雲「至治二年八月男雍拜裝」。觀魏公此詩,其出山服官,非素所願,然亦何苦作此白珪之玷也。 趙松雪嘗拜中峰和尚為師,為畫一小像甚妙,盤椅一張,師橫臥其上,朱履一雙脫在椅前。此種畫法,古所未見。後有偈雲:「身如天目山,寂然不動尊。慈雲灑法雨,徧滿十方界。化身千百億,非幻亦非真。覓贊不可得,為師作贊竟。至大二年正月人日弟子吳興趙孟俯焚香謹贊。」此幅往在吳門陸白齋先生家見之,曾倩南潯陸梅圃臨過一幅,後為友人攫去。觀此兩像皆畫於正月人日,或命意有在也。 世所傳管仲姬墨竹最多,而真者絕少。憶于甲寅三月,餘在錢塘晤鮑綠飲先生于西湖寓中,見一卷,當是夫人生平傑作。後有夫人之姊名道杲者嫁于姚居南潯一詩一跋,寫作俱妙,題雲:「綠窗無長物,樹蕙與滋蘭。光風布淑氣,揚揚畹畝閑。窗外何所有?修竹千萬竿。密葉敷下陰,勁節當歲寒。方欣同臭味,且以報平安。吾妹忽來過,綠紗生薄寒。幔結貽佩纕,重之青琅玕。寫真一揮灑,翰墨猶未乾。古意鎮長在,高風渺難攀。況有斐媲德,懿名垂不刊。」後跋雲:「至大二年四月二日,吾妹魏國夫人仲姬見訪于南潯裡第,燕坐君子軒。夫人笑曰:『君子名軒,何以無竹?』爰使女奴磨墨,寫此幅於軒中。夫婦人之事,箕箒中饋刺繡之外,無餘事矣,而吾妹則無所不能,得非所謂女丈夫乎?為吾子孫者,可不寶諸?俟他日妹丈松雪來看,當又乞題詠也。姚管道杲識。」 趙仲穆書畫,昔人稱其克紹家風,然用筆太重,重則近俗,無複有乃翁秀色。因知筆墨一道,各有天分存乎其間,雖父子不能傳也。余弱冠時在吳門見仲穆手書長卷,所錄古今體樂府小詞共計三十五首,後題「延佑六年春正月寄吳德璉姊丈一觀」云云,後有文衡山、許初兩題,皆精。衡山跋謂德璉者即王國器,魏公長壻也。德璉長於新樂府,當時為楊鐵崖所稱,故此卷所書樂府為多,豈亦投其所好耶? 虞文靖公書其先世宋丞相雍國忠肅公允文所撰誅蚊賦,桂花紋白綾本,共計七十二行,最後十七行參錯書在紙上,蓋應其方外交閑上人所請也。後有魯威、柯九思、蘇大年、王敬方、鄭元佑、楊椿並元佑書刻石疏共七題。此卷明時藏沈石田家,後歸吾鄉華東沙氏,至本朝又為梁蕉林所得,畢氏經訓堂帖始刻之。 饒介之號醉翁,本籍江西,以元末亂隱居姑蘇,跌宕自喜,嘗與雲林生往來。工草書,宗懷素。余嘗見其蕉池積雪詩卷,童梧岡侍郎所藏也。後有金問、魏瀚、呂〈常心〉、吳昂、王淮、朱應祥、蔣宗誼、姚公綬、鮑浩、馬時正十人題跋,並卞令之、安鹿村書畫印記,惜為後人填墨,殊失真面目矣。 張伯雨書,實出自松雪翁,而又有一種逸韻,與柯丹邱異曲同工。曩從王夢樓太守案頭見所書台仙閣記,殊妙,竟似松雪矣。其片縑短幅,平生所見甚多,一時難以悉記。 趙大年江村秋曉圖,絹本,無款,前後有元初人圖書印三方,後有龔璛、吳訥、趙孟俯、陳敬宗四題,真跡也。 高房山山水簡澹超逸,可與二米相伯仲。餘嘗見其墨竹一幅,亦可與吳仲圭、顧定之相伯仲矣。有趙松雪一詩題其下,雲:「高侯落筆有生意,特立兩竿煙雨中。天下幾人能解此,蕭蕭寒碧起秋風。」 黃子久與王叔明、倪雲林、吳仲圭俱為有元一代名家,惟子久清真秀拔,煩簡得中,不特為三公之冠,實可越房山、松雪而上之。余曩時所見畫幅甚多,惟在京師內務府胡某家見浮嵐暖翠一幅為最妙。 王叔明為松雪外孫,畫宗李升,而皴法少異,其品在松雪、大癡之間,萬壑千岩,長松修竹,又是一種溪徑。余嘗見叔明畫紫雲山圖真跡,出筆奇古,與平時所作迥異,固知名家一邱一壑,無不臻妙境也。 叔明嘗為陶九成作南村真逸圖,餘在秋帆先生家見之,高八寸,長三尺許,紙本,不著名款,惟用「黃鶴山樵印」一方,後附孫作撰傳,王掖撰序,胡儼撰記,金聲跋語,皆一時名手。張醜題雲:「萬曆戊午春獲于長洲吳氏,是原博太史故物也。」又雲:「叔明與九成為中表兄弟,每過南村,輒流連不忍去,興酣落筆,穠鬱深至,可一埽丹青故習,非松風閣、聽雨樓、琴鶴軒諸卷所可比倫也。舊時尚有叔明自題篆書五字,今失去。」 倪高士懶遊窩圖卷,紙本,高六寸五分,長一尺四寸。後有記二十行,書法類右軍東方先生畫像贊。題款曰「壬寅九日句吳倪瓚為安素先生寫」,最後有彭敬叔、徐乘二詩。按雲林集載此文,文中所謂金君安素者,實先世永謙公也。至正末年人,洪武初累薦辟,以人材科將授官,以疾引退,改姓金氏,字曰安素,耕讀堠山之陽以終其身,距雲林所居甚近,家譜所載。是卷昔嘗見於陸白齋先生家,既又見一幅,有記無圖,畢秋帆尚書所藏,曾刻入經訓堂帖者,實偽本也。 又嘗見雲林溪亭山色一幅,款題「丁未五月東海倪瓚畫」。後有吳匏庵、卞華伯二詩,吳雲:「聽松庵裡試茶還,第二泉邊更看山。獨有去年詩興在,雲林清閟墨斑斑。」卞和雲:「倪迂仙去幾時還?留得溪亭對遠山。老我今為亭上客,啜茶閑試鷓鴣斑。」俱是真跡。 梅花道人書畫俱妙,餘所見不下一二十種,畫竹尤多於山水。嘉善家黼堂少宰有大幅竹最妙,次則斌笠耕少僕所藏之絹本雨竹,皆仲圭生平傑作也。又道人有草書心經一卷,為詒晉齋主人所藏,後贈少宰,以少宰是嘉善人,與道人同裡也。少宰遂屬余刻石梅花庵,有跋記之。 顧安字定之,善畫墨竹,吳仲圭以蒼老勝,定之以秀色勝也。揚州吳杜村觀察有小幅立軸,余曾雙鉤刻石,贈江元卿員外。又吳門王月軒所藏長卷中有折竹一枝,殊妙。又在錢塘趙氏見一幅,後有屈生題雲:「海內人傳顧定之,生平畫竹發清奇。披圖記得湘江夜,翠影參差月下時。」 僧大佑書七寶泉開山順庵主行實並道衍書順庵主塔銘合卷,有錢仁夫、李應禎、戴冠三題,吳縣光福寺中舊物也。按道衍即姚恭靖,書時在洪武十三年,是未見成祖之前。 元僧善繼三世血書華嚴經八十一卷,在今虎邱半塘橋龍壽山房。相傳金華宋景濂是善繼後身,今有景濂一跋,在第二卷後。明人題跋觀款散題于諸卷上者凡數十處,不能盡記也。 有元一代,書法大約俱由松雪門徑,如柯丹邱、白湛淵、郭天錫、張伯雨、仇山村、俞紫芝是也。亦有獨自成家者,如虞伯生、鮮於困學、康裡子山、鄧善之、周公瑾、楊鐵崖、陸宅之是也。 有元一代畫家全講氣韻,不名一格,實能超出唐、宋人刻畫之習。黃、王、倪、吳無論矣,生平所見者,山水則朱澤民、高房山、盛子昭、方方壺、曹雲西諸家,花卉人物則王若水、王元章、錢玉潭、孟玉澗諸家,蘭竹則鄭所南、李仲芳、蘇昌齡、顧定之、李息齋及其子遵道諸家,如過眼雲煙,不能悉記,皆所謂以氣韻勝人者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