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履園叢話 | 上頁 下頁 |
專官 |
|
王叔杲曰:「水利有專官,至急之務也。」以田疇之廣衍,民力之勤惰,不可無專官以督率之也。夫州縣之長,既苦於政務之繁,而遑計其農政之瑣,身坐堂皇,目週四境,雖神禹不能也。若非有專官之治,帶同丞貳,巡行阡陌,浮泛江湖,問農民之疾苦,察田蕩之利弊,量河渠之大小,定土方之深闊,料灘岸之遠近,為夫役之多寡,時當農忙則勉民以勤儉,時當農隙則督民以疏浚。不特此也,窮鄉僻壤,去城遼遠,民有善惡,事有輕重,豈無冤抑,豈無控訴者。使有專官以協理之,則訟自鮮,水自治,利自益,而民自安矣。 治三吳之水有六策焉,一曰開泄水之川,二曰浚容水之湖,三曰殺上流之勢,四曰決下流之壑,五曰挑潮漲之沙,六曰立治田之規,而又請專官以督之,庶幾乎可也。若以三吳之利而責于三吳之民,譬諸一國之事責辦於一家,以百人之負,而責荷於一人,勢有所不能也。 張內蘊曰:「治水者,天下之大事也。而足國裕民,天下之大功也。任天下之大事,以成天下之大功,非有天下之大智秉匡時之大忠者,其孰能與於此?」 或曰:「小民力田為生,固所自盡,添設專官,徒以增擾。」或又曰:「今各府州縣,未嘗不設水利之官,而卒未見有裨於農事也。」如低鄉畏潦,則急於築岸;高鄉畏旱,則急於浚池。某處病於淤塞,某處應增泥土,至近湖之濱,坍漲不一,坍則速為開除糧稅,俾小民免虛賠之累;漲則速為照丈升科,俾奸豪銷專利之謀。今官水利者,有知之乎? 吳韶曰:「今府州縣水利官,皆四海九州之人,驟官臨蒞,莫識水土之性,種植之宜。不數年間,即升調去。有秩滿而不知湖浦之通塞,不分五穀之貴賤者,比比是也。不若分隸于近衛之官軍,則土著之人,功緒易施,而水易治。」 徐桓曰:「專官非難,得人為難;修舉非難,經費為難。」蓋專官之要,雖在於得人,而修舉之宜,惟先於足用。人不得,所設皆具官也;用不足,所議皆空談也。故治水之道,得人最難。即得人矣,亦需通達古今,熟識時務。凡地形高下之宜,水勢通塞之便,疏瀹決排之方,大小緩急之序,夫田力役之規,官帑出納之要,經營度量之法,催督考驗之術,了然胸中,方能任以大事,非僅精明強幹、清廉自持者所能施功也。 或議治水之道,當以豐穰之年為始,俾人民樂輸,工料易辦,備預不虞,策之上者。此言是也。然餘以為譬如治病,今人尚有無力就醫而聽之呻唫者,豈有病未至而先服藥者乎?病既至矣,初則擇醫甚難,繼則服藥無效,或調理之不得其宜,反至增重,吾見病未去而人已憊矣,故曰得人最難。 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泥於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瀦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諮詢不窮其致。是以必得躬曆山川,親勞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金藻曰:「治三吳之水有六事焉,曰探本源也,順形勢也,正綱領也,循次序也,均財力也,勤省視也。五者既行,而不省視,則不及十年,又複廢弛。故專官尤為所急。」 又曰:「欲水患消除,必專任大臣,而輔之以所屬;責成於守令,而催辦於糧裡。不宜他官分督,而有失厚利。某處系上游水匯,某處系下流支港,應分某水以殺其勢,應闊某岸以緩其沖,應浚某河以會其流,某處壩閘宜修,某處塘堰宜築,應復舊,應新開,非專官而能之乎?」 所謂勤省視者,官廉能矣。或惰於省視,與無廉能同。既省視矣,而無賞罰,與不省視同。既賞罰矣,而不能繼,與不賞罰同也。 一圖之省視,責在裡長。一區之省視,責在縣丞。一縣之省視,責在邑令。一府之省視,責在太守。提七郡之綱領,而以水功分數為殿最者,大臣也。參贊于上,綱紀乎下者,大臣之佐也。如能行之,而水利不興,農田不熟者,吾未之信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