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履園叢話 | 上頁 下頁 |
太湖 |
|
太湖之為震澤、具區、笠澤、五湖,前人載之甚詳,可不具論。惟是襟帶三州,眾水所宅,東南之利害系焉。其西北則自建康等處入溧陽,迤邐至長塘河,並鎮江、丹陽、金壇、茅山諸水,會於宜興、荊溪以入。其西南則自宣歙、天目諸山,由臨安、余杭以及湖州之安吉、武康、長興、烏程,合苕、霅兩溪之水以入,匯為巨浸,分佈諸河。一由吳江出長橋入吳淞,一由長洲出昆山入劉河,一由無錫出常熟入白茆,皆入於海。其底定也,則灌溉三吳之民田而享其利,其氾濫也,則浸淫三吳之民田而被其害。是以古人之治水也,疏其源,導其流,皆為民興利除害而已。 徐貫曰:「太湖之水,上流不浚,無以開其源,下流不浚,無以導其歸。」洵至言也。今五堰既塞,廣通又廢,而吳江長橋一帶亦淤墊,幾成平陸。然上築周行以通行旅,下開堰洞以泄湍流,似可以為萬世之利矣。而不知湍流不暢則不達於枝河,枝河之水不達于三江,三江之水不達于大海。故遇旱則赤地千里,遇水則一望汪洋,而農田為之害。農田日害而下民窮蹙,下民窮蹙而賦無所出,皆聽命于天時,而實非也。 或有問于餘曰:「太湖之水,為長橋所塞,致三吳有漂沒之憂,何不去之,以復古之舊跡乎?」曰:「不可也。從來治水治田,兩者相兼,舟行陸行,不能偏廢。且病積日久,難以施功。豈去一長橋,而遂能為三吳之利耶?只求斬其茭蘆,浚其淤積,相其地宜,順其水性,修其堰洞,通其湍流而已矣。」 說者謂吳江未築長堤以前,吳中自來無水患。既築長堤以後,橫截湖流,不能宣洩,水患始於此矣。余曰不然,吳地襟江帶海,淤潮易積,雖不築堤,亦難治也。試看五代、宋、元以來,有營田軍、庸田使、農田水利使、都水營田使,以及都水監諸官,又有所謂撩淺夫、開江卒者,年治月修,故得豐稔。夫修治而不得其法,即為水患,況不修治耶?由此言之,太湖諸口,自宜常通,不宜略塞。水利之官,自宜特設,不宜兼領耳。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