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廣東新語 | 上頁 下頁
事語(5)


  為師服

  白沙先生之沒。甘泉翁曰。道義之師。成我者與生我者等。為之制斬衰之服。廬墓三年。不入室。如喪父。然其告詞有曰。成吾之身。孰與盡吾之性。教育之恩。何異生養之勞。在禮經則師無無服之文。在義起則例有緣情之制。昔者孔子沒。門人有三年之喪。大抵禮緣情行。例以義起。亦天地之大經。古今之通義雲。

  教儉

  湛文簡為南大司馬。令民毋得餐大魚。市中毋得叢飲。除歲。庶民毋得焚楮祀天。糜財犯禮。蓋導民以儉之一端也。

  師弟六皓

  甘泉講學天關。有簡翁者。年百有三歲。就而問學。將執弟子之禮。甘泉弗受也。延翁忠愛堂上南向坐。己東向坐以賓之。謂是翁容貌凝然。所養純一。赤子之心已複。吾當師而事之。時甘泉年八十有五。觀者謂其以三達之尊。而謙讓不遑。致禮布衣一老。誠為有道者之風雲。時有黎養真瑞鸞者。年八十二。黃慎齋民准【黃民准字邦直。別號慎齋。順德人。官平樂訓導。師事湛若水。有心性解。】年八十一。吳藤川純年八十。皆游甘泉門下。甘泉稱為三皓。有歌雲。養真慎齋與藤川。三皓同時及我門。而袁教授郵者。年七十餘。與慎齋同注甘泉心性圖書。一堂之上。師弟子皆龐眉鶴髮。太古衣冠。好事者因與簡翁合繪為圖。稱曰師弟六皓。其後甘泉年九十五。複開龍潭書院。時東莞有鐘景星叔輝者。年七十有二。增城有張春岡潮者。年七十有三。侍之開講。每展書發揮所得。聲響不減少年。皆異人也。

  九老雅集

  何端恪公維柏家居時。有饋佳味者。即白其父。延裡中九老燕集。九老者。達齋唐明府年九十二。沃泉鄧憲副八十六。荔灣周太守八十三。獅山周明府八十二。端恪之父通議公七十七。豫齋曾僉憲與虛谷江明府皆七十二。北崖辛通府與惠齋張貳府皆七十一。端恪詩。五仙舊在三城裡。九老今同一里間。春日蔬盤真率會。風流長得似香山。時嘉靖甲寅歲也。

  稱壽

  世之稱壽者。率以十為數。嶺南及江西寧都。則以十之一為數。魏禧【魏禧字叔子。一字冰叔。學者稱勺庭先生。寧都人。隱居不仕清。工古文。有魏叔子文集。】謂前十之年。必加一而後成。後十之年。必從一而生。此大易貞元之義。於禮為宜。

  合食

  博羅周謙山。常仿花樹韋家禮。同祖兄弟合食于四孟朔。同父兄弟合食于每月朔望。費鹹己出。罄俸余置谷百余石。與兄弟均之。周族之不能給者。

  養士

  甘泉翁官至上卿。服食約素。推所有餘以給家人弟子。小宗、大宗有義田。有合食田。相從士二千九百有餘。于沙貝鄉。則有甘泉、獨岡、蓮洞館穀。于增城、龍門。則有明誠、龍潭館穀。於會城。則有夭關、小禺、白雲、上塘、蒲澗館穀。於西樵。則有大科、雲穀、天階館穀。羅浮則有朱明、青霞、天華館穀。曲江則有帽峰。英德則有清溪、靈泉館穀。南都則有新泉、同人、惠化館穀。溧陽則有張公洞口、甘泉館穀。揚州則有城外行薖、甘泉山館穀。池州則有九華山、中華館穀。在徽州則有福山、鬥山館穀。武夷則有六曲仙掌、一曲王湛會講館穀。南嶽則有紫雲館穀。平生以興學養賢為任。所至之地。咸有精舍贍田。以便來學。故所造就士。皆有得于先生之學。以淑其身。以惠諸人。孟氏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為樂。如先生者。可謂得其所樂也已。吾人為孔孟之徒。貴而有位。當以先生為法。

  請遷寺

  翟一東先生宗魯。初為諸生。以博羅延慶寺逼近泮宮。上書督學魏公校曰。鳳鴟不並樹而棲。蘭棘不同林而植。今泮宮實壓招提。庠聲囂於梵音。青衿雜于左衽。非所以息邪反經、崇儒貞教也。徙寺他所。以其地廣學宮便。魏公從之。謂此議可行於天下。

  過洋樂

  東莞李竹隱先生。當宋末。使其婿熊飛起兵勤王。而身浮海至日本。以詩書教授。日本人多被其化。稱曰夫子。比死。以鼓吹一部送喪返裡。至今莞人送喪。皆用日本鼓吹。號過洋樂。樂人皆倭衣倭帽以象之。

  獄中拜節

  陳文忠在刑部獄。值履端及萬壽聖節。圜中故事。是早。依官班向天北拜。或有謂囚服不宜拜節。有謂朝中亦有青衣小帽拜於墀下者。公謂君親壽考。無日忘之。眇爾罪人。庸知改歲乎。於是拜聖節。不拜年節。人以為知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