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廣東新語 | 上頁 下頁 |
神語(3) |
|
飛來神 羅定州西五裡許。地曰牛頭灣。有尉佗廟。萬曆間。廟乘風雨飛越數裡。至玉樹岡譚石鄉。民乃增飾而祀之。號其神曰飛來神。廟曰飛來廟。其鐘與香爐未飛去者。數移入廟而數去。噫。異甚。越人故俗鬼。越人勇之謂漢武帝雲。越人尚鬼。而其祠皆見鬼。數有效。昔東甌王敬鬼。壽百六十歲。佗固東甌王之流也。以一人之身。而曆中原七八主。享國數十年。壽至百有餘歲。意者亦嘗敬鬼耶。而其相呂嘉與佗同起。死時亦百有餘歲。皆異人也。佗死而廟食至今。民畏其神。複示之以怪異。其以越人禨故耶。 天妃 天妃海神。或以為太虛之中。惟天為大。地次之。故天稱皇。地稱後。海次於地。故稱妃。或曰非也。易。兌為澤。澤通於天。故曰天澤。以海為大。故曰天池。而兌為少女。故曰妃。艮之男為地公侯。故兌之女為天妃。然今南粵人皆以天妃為林姓雲。 龍母 龍母溫夫人者。晉康程水人也。秦始皇嘗遣使盡禮致聘。將納夫人後宮。夫人不樂。使者敦迫上道。行至始安。一夕龍引所乘船還程水。使者複往。龍複引船以歸。夫人沒。葬西源上。龍嘗為大波。縈浪轉沙以成墳。會大風雨。墓移江北。每洪水淹沒。四周皆濁。而近墓數尺獨清。墓之南有山。天將雨。雲氣必先 群山而出。樹林陰翳。有數百年古木。人不敢伐。以夫人有神靈其間雲。夫人姓蒲。誤作溫。然其墓當靈溪水口。靈溪一名溫水。以夫人姓溫故名。或曰。溫者。媼之訛也。夫人故稱蒲媼。又稱媼龍。唐李紳詩。風水多虞祝媼龍。然媼非生龍者也。得大卵而畜之。龍子出焉。養之以飲食物。龍得長大。蓋古之豢龍氏也。始皇以為神。遣使迎媼。以嘗聞徐福言。海神之使者銅色而龍形。光上照天。意媼其同類也。求三神山患且至。船風輒引而去。豈亦龍之所為耶。 鬥姥 鬥姥像在肇慶七星岩。名摩利支天菩薩。亦名天后。花冠瓔珞。赤足。兩手合掌。兩手擎日月。兩手握劍。天女二。捧盤在左右。盤一羊頭。一兔頭。前總制熊文燦之所造也。文燦招撫鄭芝龍時。使芝龍與海寇劉香大戰。菩薩見形空中。香因敗滅。文燦以為菩薩即玄女。蚩尤為暴時。黃帝仰天而歎。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符伏蚩尤。又嘗下天女曰魃。以止蚩尤風雨。古聖人用兵。皆以神女為助。於是傾貲十余萬為宮殿極其壯麗以答之。論者謂。文燦當時以此十余萬金錢募召壯士。為朝廷辦賊。必有功業可觀。當剿賊時。菩薩何不再見。豈所謂福無重至者耶。 西王母 廣州多有祠祀西王母。左右有夫人。兩送子者。兩催生者。兩治痘疹者。凡六位。蓋西王母弟子。若飛瓊、董雙成、萼綠華之流者也。相傳西王母為人注壽注福注祿。諸弟子亦以保嬰為事。故人民事之惟恐後。考西王母見山海經、汲塚周書、穆天子傳、漢武帝內傳。而莊子雲。夫道在太極之先。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是則開闢以來。有天地即有西王母。而道家以為西王母者。金母也。木公生之。金母成之。人類之所以不絕於天地間者。以有金母之成之也。金母者天下之大母。故曰王母。居於西。以成物為事。故曰西王母雲。壁上多繪畫保嬰之事。名子孫堂。人民生子女者。多契神以為父母。西王母與六夫人像。悉以紅紙書契名帖其下。其神某。則取其上一字以為契名。婚嫁日乃遣巫以酒食除之。 花王父母 越人祈子。必于花王父母。有祝辭雲。白花男。紅花女。故婚夕親戚皆往送花。蓋取詩華如桃李之義。詩以桃李二物。興男女二人。故桃夭言女也。摽梅言男也。女桃而男梅也。華山上有石養父母祠。秦人往往祈子。亦花王父母之義也。 金華夫人 廣州多有金華夫人祠。夫人字金華。少為女巫不嫁。善能調媚鬼神。其後溺死湖中。數日不壞。有異香。即有一黃沉女像容貌絕類夫人者浮出。人以為水仙。取祠之。因名其地曰仙湖。祈子往往有驗。婦女有謠雲。祈子金華。多得白花。三年兩朵。離離成果。越俗今無女巫。惟陽春有之。然亦自為女巫。不為人作女巫也。蓋婦女病輒跳神。愈則以身為賽。垂髾盛色。纏結非常。頭戴鳥毛之冠。綴以瓔珞。一舞一歌。回環宛轉。觀者無不稱豔。蓋自以身為媚。乃為敬神之至雲。女巫瓊州特重。每神會。必擇女巫之姣少者。唱蠻詞。吹黎笙以為樂。人妖淫而神亦爾。尤傷風教。 東莞城隍 洪武二年三月朔。上在朝陽殿。夢一臣襆頭象簡。一白髯老者隨之。山呼舞蹈。稱臣東莞城隍。老者縣中缽盂山土地。謹奏陛下。東莞歲中致祭無祀。一次不敷。乞敕有司。遞年祭三次。庶幽魂得以均沾。上覺而異之。召禮部議。乃封東莞城隍顯佑伯。仍管城隍司事。賜伯爵儀仗。暨異錦龍緞一端。印曰東莞縣城隍之印。遞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有司以少牢致祭。別頒敕封缽盂山土地。賜以冠帶。詔東莞及天下無祀者。歲中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致祭。著為令。敕書今藏廟中。而 缽盂山土地像塑冠帶。與他處幅巾深衣者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