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傳燈錄 | 上頁 下頁
卷四(5)


  前天臺山佛窟岩惟則和尚法嗣齋

  雲居智

  天臺山雲居智禪師。嘗有華嚴院僧繼宗。問:「見性成佛其義雲何。」師曰:「清淨之性。本來湛然,無有動搖。不屬有無淨穢長短取捨。體自閹然。如是明見,乃名見性。性即佛,佛即性,故雲見性成佛。」曰:「性既清淨,不屬有無。因何有見。」師曰:「見無所見。」曰:「無所見因何更有見。」師曰:「見處亦無。」曰:「如是見時,是誰之見。」師曰:「無有能見者。」曰:「究竟其理如何?」師曰:「汝知否。妄計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隨見生解,便墮生死。明見之人即不然。終日見未嘗見。求見處體相不可得。能所俱絕名為見性。」曰:「此性遍一切處否。」師曰:「無處不遍。」曰:「凡夫具否。」師曰:「上言無處不遍。豈凡夫而不具乎。」曰:「因何諸佛菩薩不被生死所拘。而凡夫獨縈此苦何曾得遍。」師曰:「凡夫于清淨性中。計有能所,即墮生死。諸佛大士。善知清淨性中不屬有無。即能所不立。」曰:「若如是說,即有了不了人。」師曰:「了尚不可得。豈有能了人乎。」曰:「至理如何?」師曰:「我以要言之,汝即應念。清淨性中無有凡聖。亦無了人不了人。凡之與聖,二俱是名。若隨名生解,即墮生死。若知假名不實。即無有當名者。」又曰:「此是極究竟處。若雲我能了彼不能了。即是大病。見有淨穢凡聖,亦是大病。作無凡聖解,又屬撥無因果。見有清淨性可棲止,亦大病。作不棲止解,亦大病。然清淨性中雖無動搖。具不壞方便應用。及興慈運悲。如是興運之處。即全清淨之性。可謂見性成佛矣。」繼宗踴躍禮謝而退。

  第三十二祖忍大師第一世。旁出法嗣第一世齋

  神秀

  北宗神秀禪師者。耶舍之藏志雲:「艮地生玄旨。通尊媚亦尊。比肩三九族。足下一毛分。」開封尉氏人也。姓李氏。少親儒業,博綜多聞。俄舍愛出家,尋師訪道。至蘄州雙峰東山寺。遇五祖忍師以坐禪為務。乃歎伏曰:「此真吾師也。」誓心苦節。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忍默識之,深加器重。謂之曰:「吾度人多矣。至於悟解,無及汝者。」忍既示滅。秀遂住江陵當陽山。唐武后聞之,召至都下。於內道場供養。特加欽禮。命於舊山置度門寺以旌其德。時王公士庶皆望塵拜伏。暨中宗即位,尤加禮重。大臣張說嘗問法要。執弟子之禮。

  師有偈示眾曰:「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舍父逃走。」神龍二年。於東都天宮寺入滅。賜諡大通禪師。羽儀法物,送殯于龍門。帝送至橋。王公士庶皆至葬所。張說及征士盧鴻一各為碑誄。門人普寂義福等。並為朝野所重。

  嵩岳慧安

  嵩岳慧安國師。耶舍三藏志雲:「九女出人倫。八女絕婚姻。朽牀添六腳。心祖眾中尊。」荊州支江人也。姓衛氏。隋文帝開皇十七年。括天下私度僧尼勘。師雲:「本無名。」遂遁於山谷。大業中,大發丁夫,開通濟渠。饑殍相枕。師乞食以救之,獲濟者甚眾。煬帝征師不赴,潛入太和山。暨帝幸江都,海內擾攘。乃杖錫登衡嶽寺,行頭陀行。唐貞觀中,至黃梅謁忍祖,遂得心要。麟德元年遊終南山石壁,因止焉。高宗嘗召,師不奉詔。遍歷名跡至嵩少雲:「是吾終焉之地也。」

  自爾禪者輻湊。有坦然懷讓二人來參。問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何不問自己意。」曰:「如何是自己意。」師曰:「當觀密作用。」曰:「如何是密作用。」師以目開合示之。然言下知歸,更不他適。讓機緣不逗辭往曹溪。

  武后征至輦下,待以師禮。與神秀禪師同加欽重。後嘗問師甲子。對曰:「不記。」帝曰:「何不記耶。」師曰:「生死之身,其若迴圈。環無起盡,焉用記為。況此心流注,中間無間。見漚起滅者,乃妄想耳。從初識至動相滅時,亦只如此。何年月而可記乎。」後聞,稽顙信受。尋以神龍二年,中宗賜紫袈裟。度弟子二七人。仍延入禁中供養。三年又賜摩衲一副。師辭嵩嶽。是年三月三日,囑門人曰:「吾死已將屍向林中,待野火焚之。」俄爾萬迥公來見。師倡狂握手言論。傍侍傾耳都不體會。至八日,閉戶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二十八。隋開皇二年壬寅生。唐景龍三年己酉滅。時稱老安國師。門人遵旨舁置林間。果野火自然闍維。得舍利八十粒。內五粒色紅紫留于宮中。至先天二年門人建浮圖。

  蒙山道明

  袁州蒙山道明禪師者。鄱陽人。陳宣帝之裔孫也。國亡落於民間。以其王孫,嘗受署。因有將軍之號。少於永昌寺出家,慕道頗切。往依五祖法會。極意研尋,初無解悟。及聞五祖密付衣法與盧行者。即率同意數十人。躡跡追遂,至大庾嶺。師最先見,餘輩未及。盧行者見師奔至。即擲衣缽於磐石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任君將去。」師遂舉之,如山不動。踟躕悚栗。乃曰:「我來求法,非為衣也。願行者開示于我。」

  祖曰:「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師當下大悟,遍體汗流。泣禮數拜。問曰:「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別有意旨否。」祖曰:「我今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卻在汝邊。」師曰:「某甲雖在黃梅隨眾。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師也。」祖曰:「汝若如是。則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

  師又問:「某甲向後宜往何所。」祖曰:「逢袁可止,遇蒙即居。」師禮謝遽回。至嶺下謂眾人曰:「向陟崔嵬遠望,杳無蹤跡。當別道尋之。」皆以為然。師既回,遂獨往廬山布水台。經三載後,始往袁州蒙山,大唱玄化。初名慧明,以避師上字,故名道明。弟子等盡遣過嶺南參禮六祖。

  前北宗神秀禪師法嗣第二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