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戲曲 >
琵琶記
[元]高則誠 編著

  琵琶記,又名《三不從琵琶記》、《蔡伯喈琵琶記》,42出,元末南戲劇本,是中國南戲史上第一部由「名公」文人作者參與創作的戲文,代表了南戲藝術的最高成就,是宋元戲文的終結和明清傳奇的先聲,對後世傳奇的發展影響深遠,被譽為「南戲之祖」(或傳奇之祖)。
  宋元時期蔡伯喈故事在民間十分流行,《琵琶記》是在戲文《趙貞女蔡二郎》的基礎上改編而成。

  蔡伯喈與趙五娘新婚兩月,朝廷開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逾八十,欲辭試在家服侍父母。但蔡公不從,鄰居張太公也在旁勸說。伯喈只得赴京應試。高中狀元之後,無奈奉旨入贅牛丞相府。時值饑荒,五娘典盡首飾衣裳,糟糠自饜,終難免母死父亡。五娘裙布包土成墳後,背著琵琶賣唱尋夫,終得團圓。
  蔡邕(133~192),字伯喈,陳留郡圉縣人。東漢名臣,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官至左中郎將,封高陽鄉侯,世稱「蔡中郎」。此劇雖借其姓名籍貫,但內容與蔡邕不相干。
  [2019/7/12,夢遠重新整理校對]
封面
·第一出 副末開場
·第二出 高堂稱壽
·第三出 牛氏規奴
·第四出 蔡公逼試
·第五出 南浦囑別
·第六出 丞相教女
·第七出 才俊登程
·第八出 文場選士
·第九出 臨妝感歎
·第十出 杏園春宴
·第十一出 蔡母嗟兒
·第十二出 奉旨招婿
·第十三出 官媒議婚
·第十四出 激怒當朝
·第十五出 金閨愁配
·第十六出 丹陛陳情
·第十七出 義倉賑濟
·第十八出 再報佳期
·第十九出 強就鸞凰
·第二十出 勉食姑嫜
·第二十一出 糟糠自饜
·第二十二出 琴訴荷池
·第二十三出 代嘗湯藥
·第二十四出 宦邸憂思
·第二十五出 祝發買葬
·第二十六出 拐兒紿誤
·第二十七出 感格墳成
·第二十八出 中秋望月
·第二十九出 乞丐尋夫
·第三十出 瞷詢衷情
·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
·第三十二出 路途勞頓
·第三十三出 聽女迎親
·第三十四出 寺中遺像
·第三十五出 兩賢相遘
·第三十六出 孝婦題真
·第三十七出 書館悲逢
·第三十八出 張公遇使
·第三十九出 散發歸林
·第四十出 李旺回話
·第四十一出 風木餘恨
·第四十二出 一門旌獎

返回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