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戲曲 > 琵琶記 | 上頁 下頁 |
高則誠簡介 |
|
高明(1305~?),字則誠,一字晦叔,號菜根道人,人稱「東嘉先生」,溫州瑞安人。出生書香門第、翰墨世家,少博學,精《春秋》,工書法。至正四年(1344)參加鄉試中舉,次年又中進士,從此進入仕途。歷任處州錄事、江浙行省丞相掾、浙東軍幕都事、紹興府判官、江南行台以及福建行省都事等職。為官清介廉明,敢忤權貴,調護百姓。曾平反許多冤獄,核實平江圩田,免去稻米四十萬石,民賴以安。元末方國珍據浙東,曾邀留幕下,不從。 至正十六年左右,辭官歸隱,寓居鄞縣櫟社沈氏樓,潛心於《琵琶記》的創作。作品問世後,蜚聲劇壇,達到「演習梨園,幾半天下」的盛況。從明以來六百多年,代有刻本,流傳不衰。《琵琶記》是中國南戲史上第一部由「名公」文人作者參與創作的戲文,代表了南戲藝術的最高成就,是宋元戲文的終結和明清傳奇的先聲,它的誕生標誌著南戲創作藝術上的成熟,是傳奇的典範之作,對後世傳奇的發展影響深遠,被譽為「南戲之祖」(或傳奇之祖)。 所作除《琵琶記》外,還有《閔子騫單衣記》戲文一種,失傳;並有詩文《柔克齋集》二十卷,也已散佚。現僅存詩、文、詞、散曲五十餘篇。 *** 《琵琶記》系改編自民間南戲《趙貞女》(即《趙貞女蔡二郎》),更早時還有金院本《蔡伯喈》。據記載,宋代戲文《趙貞女蔡二郎》情節大致寫蔡二郎應舉,考中了狀元,他貪戀功名利祿,拋棄雙親和妻子,入贅相府。其妻趙貞女在饑荒之年,獨立支撐門戶,贍養公婆,竭盡孝道。公婆死後,她以羅裙包土,修築墳塋,然後身背琵琶,上京尋夫。可是蔡二郎不僅不肯相認,竟還放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後,蔡二郎被暴雷轟死。 宋代戲文所寫的蔡二郎,亦稱蔡中郎,也就是漢代著名文士蔡邕,字伯喈。戲中所寫的情況,只是出於民間傳說。陸游在《小舟遊近村舍舟步歸》一詩中說:「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可見該故事流傳之廣。類似這種題材,在宋代說話、鼓詞、諸宮調、雜劇等民間伎藝中,還有《王魁負桂英》《陳叔文三負心》《王宗道負心》等。這表明書生負心婚變現象在當時相當普遍,書生貪新棄舊、攀龍附鳳的行為尤其受到市民階層的關注。《琵琶記》基本上繼承了《趙貞女》故事的框架,但改變了原故事中蔡伯喈背親棄婦的形象。它保留了趙貞女的「有貞有烈」,但對蔡伯喈的形象作了全面的改造,讓他成為「全忠全孝」的書生。為了終養年邁的父母,他本來並不熱衷於功名,只是辭試不從,辭官不從,辭婚不從,這「三不從」導致一連串的不幸,落得個「可惜二親饑寒死,博換得孩兒名利歸」的結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