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孫正義:挑戰世界首富的網絡鉅子 | 上頁 下頁
六八


  §軟件銀行的三百年大計

  孫正義在19歲那年就已擬妥「人生50年計劃」。

  他立志要在30歲前成立公司,闖出一番名號;40歲以前累積至少1000億日元的資金;50歲以前建立1兆到2兆日元的事業規模;60歲前完成事業;70歲以後完成經營權的交棒動作。孫正義相當自豪,到目前為止一切按照計劃進行,而且比預定計劃更順利。

  孫正義指出:「創業之初我曾經說,希望將來事業能夠擴展到如同數豆腐般一塊、二塊(一兆、二兆)的規模,大家都認為我吹牛,至少有99%的人這麼認為,甚至到現在也有人這麼想。

  「事實上,軟件銀行1994年度合併決算的營業額為960億日元,到了1995年度已經增加至1700億日元,1996年度更進一步增加至3500億日元,1997年度則為5130億日元。以這種成長速度,未來要達成一兆日元並非難事;如果無法達成的話,那一定是經營者不用心。在這種成長速度下,規模自然而然會擴增至數兆日元,當然經營者一定會努力加速擴大企業經營業務,公司的規模也一定會成長得更大。」

  孫正義一直認為均衡擴張路線是經營者的使命,他爽快地指出;「數十兆日元規模是當然的目標。而想要發展成為數十兆規模的企業,還要花上幾十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我在這個職位上,當然要以均衡擴張為目標,努力不懈。」

  這番話聽在許多人耳裡,一定又覺得有吹牛之嫌,但是對孫正義而言,幾十年後的營業額擴展至數十兆日元,不過是眨眼間的事而已,因為在他心中,早已經擬好一套。300年大計」。

  孫正義說:「即使我死了,公司還是會以生命體的型態生存下來,有時我會思考究竟公司可以持續多久,我認為至少應該持續300年左右。100年太短了,500年又太過不實際,300年最適當。」

  原本孫正義一直無法決定300年大計的計劃內容,雖然他在幾年前就說「正在思考300年大計」,卻沒有透露重要的內容。然而,就在最近這一年左右,孫正義終於得到一個答案,那就是群體戰略,以及將公司轉變成最具效率機能的純股公司,這是孫正義思考出來300年大計的主要結構。

  1998年11月,孫正義在發表1996年度上半年決算,以及1999年2月的經營近況報告會中,開始對外提出「300年大計」的具體構想。

  「現在的軟件銀行是網際網絡企業集團。但是它最初在日本,卻是以軟件流通與出版事業起家,那是軟件銀行的第一個發展階段。

  1994年股票上櫃後,軟件銀行開始積極推動全球化事業,通過購並策略,購並了齊夫戴維斯公司與COMDEX,這是第Th發展階段。與其在投資國設立100%的子公司,從零開始推動事業,倒不如選擇經營成功且已是該領域的龍頭企業,取得該公司sl%的權利,納入自己的集團旗下來得更好,而軟件銀行也可以逐步發展成為一家控股公司。

  「如今軟件銀行已經邁向第三個發展階段,我決定讓軟件銀行在十年內,以純粹控股公司的基礎,發展成一家綜效投資公司(Syneny Investont Company,借由集中投資幹網際網絡產業,追求綜效的企業集團)。軟件銀行不僅是一家純控股公司,也擁有許多10%股權的子公司,有如流通業的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一般,軟件銀行將成為媒體控股公司,旗下擁有許多20%到35%股權的。在日本國內,為了便於控管,我們對許多公司的持股比例均過半數,但在世界其他國家,只要擁有20%至35%股權就可以了。

  「為什麼持股比例要設定在20%至35%呢?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理想的持股比例。因為借由持有81%以上的股票,來控制一家公司的經營,並不適用於網際網絡這個領域;至於投入100%資金設立一家公司,從頭開始經營,則是最壞的策略。在20%至35%的範圍內,擁有經營成功的美國企業股權,一步一步增加自己的合夥企業、家庭企業與合作企業,是一種最理想的群體戰略。

  「在許多案例裡,我們是最大股東,但是公司的創業者或大股東仍在,他們以企業所有人的身分,日以繼夜地工作,軟件銀行做為最大的股東,可以通過合夥人的身分來動搖他們的經營,給予一定的影響,卻不去控制他們。如果我們企圖控制,恐怕會造成企業成長的停滯,或是成長速度過緩,如此將會妨礙該企業的價值提升。這種觀念與日本式經營有極大的不同,我們不需要求我們的持股公司,非得遵守軟件銀行的社認成內部規定等繁瑣的事;公司所有人可以最快的速度自行決策;相對地,軟件銀行也不為這些持股公司做債務擔保,完全通過自我責任的運作讓這家公司成長。

  「這是一種網絡型的組織結構,也是最適合網際網絡時代講求迅速與動態的經營手法。這樣的組織結構世界上尚無前例可循,它是一種獨特的經營組織集合作,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世界上有許多生長300年、400年的老樹,它本身雖然不會思考,卻已經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了好幾百年。為什麼?縱使有人折斷它一根樹枝,它不會還手;烏鴉叼走它身上的果實,它不會報復;冬天到了,葉子被風吹光,它也不會生氣或記恨。老樹的樹幹依舊挺立;春天來臨,枝葉再度生長繁茂。通過這種自我繁殖、自我進化、自我繁榮的方式,老樹生存了300年、400年。

  「我不認為單靠一家軟件銀行,可以在同際網絡世界中獲得最大的成功,獨家公司與一人經營者畢竟有其能力上的極限,因此群體戰略便顯得相當重要,各個事業公司可以在自我的責任的驅使下自由成長。所以建構一個可以自我繁殖、自我進化的網絡型組織架構,是我的300年大計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為構築軟件銀行300年的基業,孫正義的第一步做法就是將軟件銀行轉變成控股公司形態,在1994年4月五日付諸實行。

  軟件銀行母公司轉變成一家以軟件流通為主的事業控股公司(前軟件網絡事業部),旗下分置三家事業公司:軟件銀行出版公司(負責出版、展示會經營)、軟件銀行財務公司(財務、金融)、軟件銀行會計(集團會計)總務(總務人事)公司。

  如果依照孫正義的策略,軟件銀行將在刀年後超越微軟,成為信息化社會的世界第一,並在往後的300年中穩居世界龍頭寶座。乍聽之下,這是多麼大的夢想呀。

  但是,與他年輕時赤手空拳,光憑滿腔理想與熱情,就說「有朝一日要攻佔數字化信息基礎建設」、「未來要將事業擴展至如同數豆腐般一塊、二塊的規模」等夢想相較,前者實現的機會應該要來得大。

  筆者曾經請教過孫正義,身為一位經營者,他現在最關心的課題是什麼。孫正義回答說;「我的興趣是通過軟件銀行建構出網際網絡財閥合作組織體。我希望利用長期且安全的控股公司,建構出更有生氣、更加靈活、自我繁殖、自我進化的組織體。」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