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愛玲文集·附錄 > 愛恨傾城小團圓 | 上頁 下頁
七四


  我們還是回到當年——

  1994年秋,《中國時報》鑒於《對照記》的特別價值,把第17屆「時報文學獎」的「特別成就獎」授予張愛玲。

  張愛玲欣然接受了這個獎,還寫了一篇獲獎感言,發表在1994年12月3日臺北《中國時報》副刊上。

  這個感言的題目,就是《憶〈西風〉》。她在感言中,對當年寫《我的天才夢》,因字數超限被取消了原定首獎的「往事」仍耿耿於懷。她說,因為十幾歲時最敏感,易於受傷,因此現在獲獎一點喜悅感覺都沒有了。

  本書前面已經講過,這個記憶是靠不住的。而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這是她生前發表的最後一篇文字,其中流露出來的不平之氣,是緣何而來?

  從《五四遺事》到《色·戒》,到《同學少年都不賤》,再到這篇《憶〈西風〉》,實際上都埋藏著一條連貫的情緒伏線——

  誰對她的一生坎坷負責?

  這是她終生也不能釋然的一個問題。

  實際上,沒有誰!

  也不能埋怨時代,只能歸之於命運;而且,如果再晚一點,就連那曇花似的盛放也都不可能了。

  值得一提的是,為接受這個獎,她特地到照相館照了一張「近照」,寄到臺北,刊登在獲獎次日的《中國時報》上。

  照片中的張愛玲,面容清臒,目光炯炯,但明顯已是蒼然一老婦了!

  最可稱奇的,是她手拿一張卷著的華文報紙,露出赫然幾個標題大字:「主席金日成昨猝逝。」

  ——到最後,她也要驚世駭俗一次!

  這個亮相,使不少張迷驚駭,甚至有人認為很不祥。但,這就是張愛玲——命運就是再嚴酷,她也沒有屈從,到最後也還有心情挑戰與調侃。

  她通知皇冠出版社,再版《對照記》時,要把這張照片放在最後一頁,並補充了如下的文字說明:

  寫這本書,在老照相簿裡鑽研太久,出來透口氣。跟大家一起看同一頭條新聞,有「天涯共此時」的即刻感。手持報紙倒像綁匪寄給肉票家人的照片,證明他當天還活著。其實這倒也不是擬於不倫,有詩為證。詩曰:

  人老了大都
  是時間的俘虜,
  被圈禁禁足。
  它待我還好——
  當然隨時可以撕票。
  一笑。

  幽默依然如故。不過,她雖老了,卻絕沒有被時間所俘虜。最後的這幾年,是她相當勤奮的幾年,寫作的速度很驚人。

  無人打擾,不為錢所困,尚有精力書寫回憶錄——這不正是一個作家晚年最圓滿的境界?

  在《紅樓夢魘》裡,張愛玲就感歎過「去日苦多」。

  流走的歲月,確是太多了。一部《小團圓》,至今還沒寫完,何日能殺青,還在一片迷霧中。

  送走了一個「急管哀弦」的冬天,又是一年盛夏來臨,老年張愛玲忽然又不安寧了。

  1995年5月17日,她給林式同寫信,又要搬家。她說,伊朗房東在找她的麻煩,讓她雇人清掃房間,吵得她吃不消。她想搬到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或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去,還在信中附上了剪報資料。

  不知她是怎樣想的——兩個地方都在沙漠中,比洛杉磯更熱、更幹。

  林式同接信大吃一驚:張愛玲這麼大年紀,到那麼遠的地方,怎麼可以?

  他趕忙打電話給張愛玲,問她在拉斯維加斯有沒有熟人,張愛玲說沒有。林式同這次沒有尊重她的意見,堅決反對。

  張愛玲又提出,可否在洛杉磯找一處新建的房子。林式同對房地產業「門兒清」,他告訴張愛玲:這幾年美國經濟不景氣,要找新房子很難,還是先不動為好。反正租期7月份才到,這期間一定能為她選到一個好住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