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愛玲文集·附錄 > 愛恨傾城小團圓 | 上頁 下頁
六八


  【28、太平洋上的輝煌落幕】

  80年代,中國大陸從動盪走向安穩,各種禁忌也隨之消失。

  對多難的人民來說,這是個福音頻至的時代,遠在海外的張愛玲,也體會到了絲絲縷縷的暖風。

  1979年,姑姑輾轉和她取得了聯繫。

  ——這感覺,真是「忽聞海上有仙山」!

  當年愛玲離開上海時,和姑姑相約,斷絕一切通訊聯繫。這個做法,不免有點草木皆兵,但是到了文革,就顯出姑侄倆的遠見了:正因為沒有聯繫,姑姑便沒背上「海外關係」的沉重包袱。

  幾十年間,張茂淵基本平安無事,但她當年的初戀情人李開第卻難逃一劫,扣上了「洋奴」的帽子,被折騰得半死,直弄到「六親斷絕」,妻子也在1975年病逝了。

  這時候的李開第,孤苦伶仃,只有張茂淵還常來照顧他。他後來回憶說:「沒有人敢來看我,惟有張小姐仍來看我。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還轉不上念頭要結婚,人都老了。」陳怡真《到底是上海人》。

  1979年,李開第獲平反,在朋友們的撮合下,與張茂淵結婚。兩人同齡,都是78歲,是地地道道的「黃昏戀」。

  改革開放以後,姑姑聯繫上了宋淇,給張愛玲寄去了第一封信。

  堪稱傳奇的是,姑姑此時,仍舊住在愛玲走時的那個「卡爾登公寓」。

  愛玲回信歎道:「我真笨,也想找你們,卻找不到,沒想到你們還是在這個房子住。」

  不過,姑侄倆此後的通信並不頻繁,有時姑姑半年也收不到愛玲一封信。

  1981年底,上海《文匯月刊》刊出張葆莘的文章《張愛玲傳奇》。這是大陸報刊1949年以後第一次出現張愛玲的名字。

  弟弟張子靜看到了,欣喜莫名。

  他們的父親張廷重,早就於1953年因肺病去世。解放前,張廷重幾乎把所有的家產敗光,和孫用蕃租住在江蘇路一間只有14平方米的房子裡,相依為命。

  那時,張氏家族在青島還有一處房產是在張廷重的名下,解放後人民政府實行贖買政策,將房產收歸國有,每年發給張廷重一千多元定息。這樣,他晚年雖然夾著尾巴做人,但好歹不至於潦倒了。

  孫用蕃在解放後為經濟條件所困,人也變勤快了,東奔西走地攬些活兒幹,以補家用。張廷重去世後,她靠著定息收入,還是活得下去的。

  文革爆發後,定息不再發了,可巧孫用蕃有個弟弟在東京,以前欠她的錢,這時候就隔三差五給她寄錢,這麼維持了下來。70年代中,她因患眼疾雙目失明,雇了一個小保姆伺候,于1986年去世。

  張子靜一直未婚。解放後,在上海浦東當小學教師,先後換了幾所學校。後來他任教的小學升格為中學,他也就成了中學教師,1986年正式退休。退休後,就搬到江蘇路的14平方米小屋來住了。

  因為張子靜和姑姑素無聯繫,所以姑姑和張愛玲通信,他一直不知道。1983年,他通過香港和美國的朋友,才和姐姐取得聯繫。

  他給姐姐寫信,附上了張葆莘的文章。後來,又寫信勸張愛玲回國來看看,張愛玲覆信說不會回去,只要能通信就好。

  此後有一段時間,張子靜再寫信去,就杳無回音。原來,張愛玲在洛杉磯頻頻搬家,一直到1989年初,兩人才又聯繫上。

  這一年,她在給弟弟的信中說:「傳說我發了財,又有一說是赤貧。其實我勉強夠過,等以後大陸再開放了些,你會知道這都是實話。沒能力幫你的忙,是真覺得慚愧,惟有祝安好。」

  她還是她,對弟弟仍是淡淡的,也不願有錢財上的牽扯。但是在同一年,她得知姑姑生病,又逢「多事之秋」,便急著想給姑姑匯錢,希望姑姑的日常生活不至受太大影響。顯然,她還是與姑姑親。

  早在1982年時,張愛玲就有機會回國省親。那一年,北大著名學者樂黛雲在哈佛做訪問學者,偶然看到張愛玲的作品,大為讚賞,於是輾轉托人,想請張愛玲到北大做一次「私人訪問」。

  張愛玲回信致謝,但表示並不想回國:「我的情形跟一般不同些,在大陸沒有什麼牽掛,所以不想回去看看。去過的地方太少,有機會也想到別處去……」

  據說這裡所說的「別處」,就是歐洲。張愛玲平生所憾「去過的地方太少」,就是指她一直未能去歐洲看看。

  張愛玲因為當年「香港之行」的創傷,不願回國一遊,可是故土對她的熱情卻與日俱增。

  80年代中期以後,不僅張愛玲「重歸」中國現代文學史,而且大陸讀者對張愛玲「遲來的愛」也洶湧而至。

  短短幾年時間內,《傾城之戀》在《收穫》雜誌發表,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譯本發行,柯靈文章《遙寄張愛玲》在《收穫》和《讀書》雜誌發表,掀起了「張愛玲熱」的第一波大潮。

  1985年,上海書店影印出版了舊版《傳奇》,這是內地最早出版的張愛玲作品。到1992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了一套《張愛玲文集》,終於使「張愛玲熱」走入了大眾層面。

  張愛玲這個名字,就此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傳奇」。

  眾多的女作家也蜂起效仿「張氏語言」,一時女性文字中「底子」、「芯子」之類的詞匯夾纏不清。

  此後,大陸各出版社狂印張愛玲作品,以滿足讀者需要,但大都未經授權。張愛玲當然很不滿,授權姑父李開第處理她的大陸版權,但李開第已是八十老翁了,哪裡管得過來?

  在解放初的上海,以梁京為筆名發表的《小艾》,此時也在港臺被人「發現」,兩地報紙同時連載,香港還有人出了單行本。

  張愛玲「望洋興嘆」,只好搜集整理了一批舊作,由臺灣皇冠出版了《餘韻》(1987)和《續集》(1988)兩本集子。

  那麼,她在80年代中期,為何要頻頻搬家?

  這是張愛玲研究中的又一段公案了——她是在「躲跳蚤」!

  從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這三年半時間內,為了「躲跳蚤」,據說她平均每個星期搬家一次。按這樣算的話,張愛玲搬家次數高達一百八十多次,簡直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紀錄了!

  她給夏志清的一封信裡所說的,就更玄了:「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遠道上城按:主要去看醫生。,有時候回來已經過午夜了,最後一段公車停駛,要叫汽車——剩下的時間只夠吃睡……」

  一周搬一次家,應是誇張的說法了,再說洛杉磯也沒有那麼多汽車旅館可供她選擇。

  汽車旅館雖簡陋,卻定期有人清掃,連床也不用鋪,對她倒也正合適。這段期間內,為減輕拖累,她不得不儘量丟棄一些「身外之物」,後來漸成習慣,反倒視一般家居擺設為累贅了。

  早在「躲蟲子」之前,莊信正擔心張愛玲的健康,就把自己的一位朋友介紹給張愛玲,以便就近照顧。

  這位新朋友叫林式同,是土木工程師、建築商,既不愛好文學,也從未聞張愛玲大名。

  他第一次去找張愛玲,是在電話裡約好的,路上開了40分鐘的車,還因為違章接受了一張罰款單。找到張愛玲住的公寓305室,他敲了敲門,裡面仿佛有動靜,卻沒有人應門。

  他再敲一次,並且自我介紹:「張女士!我是莊先生的朋友,我姓林!他托我拿東西給您!我跟您通過電話!」

  屋裡有了動靜,又過了半天,一個緩慢輕柔的聲音帶著一點抱歉的口吻應答:「我衣服還沒換好!請你把東西擺在門口就回去吧!謝謝!」

  林式同大為詫異,但也只能應一聲好,把東西放在門口,就往電梯口走。忽然聽到身後有開門關門的聲音,回頭一看,剛才留在房門口的黃色信封袋已經不見了。

  ——真是太神秘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