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紫煙 > 明珠劫 | 上頁 下頁
七一


  孫秀道:「王爺本來倒是還想多留幾天,因為他對京中的日子實在頗為留戀,只是朝中有幾個人想巴結皇帝,提出了什麼削藩之議……」

  石崇忙道:「這都是一些剛進朝廷的毛頭小夥子,昧于大勢,一味想求表現,才在朝廷提出這個混帳的建議,下官立時就加以反駁了。」

  孫秀一笑道:「這一點王爺已經知道,朝廷上誰是朋友,誰是敵人,王爺很清楚,還望尚書公一本初衷,繼續支持王爺,王爺當然也不會忘記的。」

  石崇心中微懍。

  他在朝廷上也沒對削藩之議多作發表,因為他知道這真正是皇帝的意思,不管是反對也好,贊成也好,二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但是他地位很高,對這類重大的國事,多少總得表示一點意見。

  所以皇帝問到他,他只能說——茲事體大,不宜速作決定,必須要謹慎研究,從長計議……

  這是個很狡猾的答覆,可以說成反對,也可以說成同意,兩不得罪,而且廷中臣中一些老于世故的大臣,差不多全是這樣回復的。

  在孫秀面前,他為了討好司馬倫,把自己歸納在反對的這一邊,那知孫秀竟順著口氣,硬把他列在司馬倫這一邊了。

  石崇並不想表明自己的立場,但孫秀說了,他也只能含混地道:「自然!自然!下官當得盡力。」

  孫秀卻不想放過他,又擠了他一句道:「尚書公,王爺很清楚,光是那些小傢伙叫叫喊喊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真正能影響到皇帝的決策的,還是你們這些中樞大臣,尤其是尚書公與王丞相,更有舉足輕重的力量。因此只要尚書公肯盡力,相信皇帝必會打消此意的。」

  石崇不禁冷汗直流,孫秀的話,分明是要他出頭倡言,在皇帝面前表明反對的立場,那可是件很愚蠢的事。

  如此一來,或許可以討好了一些藩王,但也可能得罪了皇帝,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他擦擦汗道:「下官自是盡力,但只怕位卑言輕,難以起得作用,因為這件事最說得起話的還是王丞相。」

  不得已,他只有朝王渾的身上推了。

  「尚書公與王公不是私交很好,而且也走得很近嗎?」

  石崇乾笑一聲道:「孫兄明鑒,在長安,交情是最靠不住的,何況下官與王公也只是利害之交而已,酬辭往來雖頻,但看法則不見得一致。」

  孫秀笑道:「那沒關係,只要利害一致就行了,所以王爺也不想全靠朝中的關係,才急急地趕回去。一則是加強準備,二則是連絡一些利害相同的宗室藩王子弟,大家結合起來,為維護自己的權益而努力。」

  他雖未明說,但準備些什麼,石崇自然明白。

  削藩之議若成定局,他們是不惜武力以抗的。

  石崇很後悔自己搭上司馬倫關係了,他們若是起兵與朝廷對抗,自己夾在中間就會兩頭不討好。

  孫秀笑笑道:「這只是王爺私下的意思,通知尚書公一聲,也讓尚書公心中好有個底子。當然,必要時,尚書公也可以把話轉述給王丞相聽,讓他考慮一下利害,他就會轉而支持尚書公的立場了。因為真到兵戎相見那一天,朝廷能用的兵,必然就是王爺手中那點底子,問他夠不夠跟幾位藩王的聯合大軍一戰?」

  石崇知道這些話絕不能說,只要一開口,就是把自己的立場完全站在趙王司馬倫那一邊了。

  但是這個時候,他只有含糊的答應著道:「是!是!下官有機會定然與王公說個清楚的。」

  孫秀笑笑道:「尚書公還可以進一步告訴他說,就算他的兵真能打吧!幾仗拼下來,也差不多了。那時,不管他為朝廷建了多大的功,他在朝中的勢力卻也完了,長安是個最現實的地方,手中無拳無勇是當不了家的。」

  石崇很高興,這個理由倒是可以跟王渾說的。

  王渾之所以能起來,是拚倒了王愷,但王氏子弟只是失去了主宰之權而且,勢力仍是存在的。

  只要王渾的實力一薄弱,立刻又可以取而代之。

  王渾卻是個經不起垮臺的,他雖然也姓王,卻不是王愷那一族系的。

  他的實力全仗著握在手上的那些兵以及後來所結的黨羽,那些週邊的兵鎮,只是因為他有較強的實力才依附他,只要那些實力一震,立刻就會星散。

  因此,王渾即使能為朝廷擊退了那些反抗的藩王,自己也一定跟著垮臺了。

  而他目前身居丞相,若有兵戰,抗禦掃蕩都是他的職責,要打仗,他就必須動用自己的兵。

  想到這裡,石崇高興了一點。

  因為,至少可以把王渾拉在一起,反對削藩的立場。

  這樣一來,力量就大得多,不怕皇帝不答應,而在司馬倫這邊也盡到人情了。

  因此石崇笑笑道:「是的!是的!下官跟王公把利害關係一說,他必然會為王爺效力的。」

  孫秀傲然道:「王爺此刻手中實已握有舉足輕重的力量,本來是因為自己人,不好意思太過份,但皇帝如果轉錯了念頭,認為王爺好欺負,那就大大的錯了。」

  這番話已形同叛逆,形成了大大的不敬了。

  只不過那些臣下對皇帝的恭敬只在表面上做做文章,私底下卻全不是那回事,所以石崇聽了只是笑笑。

  孫秀又開了口:「故人此番造訪,一則是申述王爺感謝尚書公支持之德,二則還有兩項請求。」

  這是石崇意料中事,司馬倫派人來,必然是要錢,這筆錢不在少數,但是花得是有代價的。

  因為有了那樣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者,他行事就有更多的方便。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動動腦筋,錢不要自己出。

  石崇在這方面是老手了,算盤子打得又靈又精,樂得大方地道:「王爺太客氣了,吩咐下來就是。」

  ▼第九章

  孫秀道:「第一是王爺此番回去,少不得要加緊充實一下自己,一則也可以叫朝廷瞭解一下王爺的決心。」

  「對!對!這是應該的。其實,下官們在朝廷怎麼說都是假的,王爺自己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王爺能展示出他的實力足可安定社稷、牢固邦家的力量,自然就沒有人敢再提出削藩之議了。」

  孫秀笑了笑道:「但是擴充兵馬是要錢的,王爺倒不是沒錢,他所領的地方十分富裕,百姓更是感思懷德,萬分支持。王爺只要開了口,他們就是毀家捐輸也是心甘情願,決無怨言的。」

  這倒也不假,司馬倫很會收買人心,別處在增加課稅時,他卻減賦,因此老百姓對司馬倫十分擁戴。

  司馬倫有孫秀幫他從別的途徑上弄錢,樂得收買人心。

  他在諸藩王中領導地位,也是如此慢慢形成的。

  石崇道:「王爺仁德之名,早已風聞天下。」

  孫秀笑道:「所以王爺不願一下子擾民太多,只要請尚書公想辦法,先撥墊一筆錢,等每年秋收後,王爺再提高徵收之額,歸還國庫。」

  石崇知道所謂歸還,只是一句話,是否會還只有天知道了。

  不過,聽孫秀說話的口氣,並不是要自己掏私囊,而是要在國庫中支借,這自然是沒問題了。

  因此道:「只要王爺請得動朝命,下官自然全力籌措,絕不會讓王爺為難的,至少也會八成以奉。」

  這也不是空洞的保證,藩王每年都有不少人向朝廷告貸的,朝廷不便卻回,往往都是批准了交由度支部撥付。

  這就是看石崇的高興了,他可以用沒錢作理由,打折扣支應,三折五扣,就看度支部的手段了。

  皇帝實際上也是把惡人推給石崇來做,國庫中不會沒錢,但朝廷開支浩繁,經常鬧窮也是事實。

  借一萬給兩千,這是通常的慣例。

  有人懂得人情,則不妨打上個三千的收據,可以拿到兩千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