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巴爾札克 > 小市民 | 上頁 下頁


  第二章

  莫黛斯特在米納爾夫婦舉辦的一次盛大舞會上首次進入上流社會,當時她十六歲半,打扮恰如其名①,這個名字似乎是她一生的預言。她很願意和比她大四歲的米納爾小姐交往,便要求她的教父和父親與米納爾家經常往來。何況那裡還有金碧輝煌的客廳,一派富貴氣象。中庸政府②的幾位政界名人常在那裡聚會,其中有後來成為商務大臣的包比諾先生,還有成了科香男爵的科香先生,他原來是財政部克萊若那個司的職員,在一家藥店擁有巨額股份,和昂賽末·包比諾先生一樣,是倫巴第街和布爾東奈街一帶的權威人士。米納爾先生的長子是一名律師,正準備接替從一八三〇年以來棄法從政的律師出缺的位子。他是全家的天才,他母親和他父親都盼著給他結一門好親事。澤莉·米納爾原是花店女工,她對上流社會心馳神往,指望著通過女兒和兒子的婚姻躋身上流社會。米納爾卻比她明智,他仿佛身上浸透了中產階級的力量(這個階級在七月革命以後滲入了政權的機體),一心只想著發財。他經常光臨蒂利埃的客廳,為的是搜尋有關莫黛斯特所能繼承的財產的情報。他和杜托克、菲利翁都聽說過蒂利埃和弗拉薇的關係引起的傳聞。他一眼就看出蒂利埃夫婦對教女的寵愛。杜托克為了被米納爾家接納,對他竭盡奉承阿諛之能事。當聖雅各街區的羅特希爾德——米納爾在蒂利埃家一露面,杜托克就頗為巧妙地把他比作拿破崙。原來在部機關時他消瘦、蒼白、虛弱,如今則是心寬體胖、容光煥發:「您在拉比亞迪埃司的時候就像是霧月十八日以前的波拿巴,如今我看到的卻是帝政時代的拿破崙!」米納爾對杜托克態度冷淡,根本不邀請他作客,因此,那個心狠手辣的書記官便成了他的死敵。

  ①莫黛斯特在法語裡意為樸素、謙遜。

  ②中庸政府,指路易-菲力浦王朝的政府。

  菲利翁先生和太太雖然清高,也不能不有所盤算,有所希冀。他們認為莫黛斯特與他們教師有緣,所以,為了在蒂利埃家的客廳自成一派,他們把女婿巴尼奧勒也帶來了,巴尼奧勒在聖雅各城區也是個有聲望的人。他們還帶來了區政府的一個老職員,他們的莫逆之交。柯爾維爾在某種意義上搶過他的飯碗:洛迪日瓦先生當時在區政府已經幹了二十年,正指望著把秘書的職位給他,作為對他多年服務的報酬,可是,這個職位卻給了柯爾維爾。這樣,菲利翁他們組成了有七名赤膽忠心成員的小集團。柯爾維爾家的人口也不比他們少,因此,有些星期天,蒂利埃的客廳裡能有三十來個客人。蒂利埃結識了薩業家,包杜阿耶家、法萊克斯家,他們是王家廣場一帶的顯要人物,經常應邀前來吃飯。柯爾維爾太太是這個社交圈子中最出眾的女人,米納爾的兒子和菲利翁老師則算是最高明的男子。因為所有這些人既無見解又無教養,出身卑微,表現出了各種類型小市民的可笑之處。雖說任何暴發戶總有其某種長處,米納爾是個臃腫的皮球,說話羅哩囉嗦,沒完沒了,拿阿諛當禮貌,俗套當才智,他泰然自若,大大方方地拾人余唾,滿嘴老生常談,還自以為滔滔善辯。那些不知所云而適用一切的字眼:進步,蒸汽,瀝青,國民自衛軍,秩序,民主,因素,結社精神,合法性,運動和抵抗①,威脅,等等,似乎每個政治階段都是為了米納爾而發明的,於是,他就恣意發揮起他的報紙所發表的見解來。于利安·米納爾,那位年輕的律師,為他的父親而感到難堪,不亞于他父親為他母親而感到的難堪。的確,澤莉發財以後變得自命不凡,卻連法語也沒有學會。她身子發了福,活象一個嫁給自己主人的廚娘。

  ①指當時由拉斐特領導的運動党和由佩裡埃領導的抵抗党。

  菲利翁這種類型的小市民所表現的道德品質與可笑之處同樣多。他在辦公室一生都是下級職員,對社會上層人物肅然起敬,所以在米納爾面前很少說話。他出色度過了退休後的關口。事情這樣的:這位可敬而善良的人從來未能滿足自己的愛好。他喜愛巴黎城,對房屋的排列和美化很有興趣,是個見到拆房子就會駐足觀看的人。人們會撞見他大膽地站定腳跟,揚著臉,看著泥瓦匠在一堵牆上用一根撬棒撬石頭。石頭不掉下來,他就不動地方;等石頭掉下來以後,他才美滋滋地離開,活象一位院士見到一出浪漫主義戲劇的失敗。菲利翁、洛迪日瓦之輩在規模宏大的社會戲劇裡是些地地道道的跑龍套人物,類似古代戲劇裡合唱隊的角色。人家哭,他們也哭,人家笑,他們也笑,對於公眾生活中的悲歡重彈著老調,在自己的角落裡歡慶阿爾及爾、君士坦丁堡、裡斯本和烏洛阿的勝利①,也為拿破崙之死、聖梅麗修道院、特朗斯諾蘭街②不幸的災禍而悲傷,痛悼他們並不認識的名人。不過,菲利翁還具有兩面性,他搖擺於反對黨與政府的觀點之間。進行巷戰時,他敢於對鄰居們表明自己的觀點,他去聖米迦勒廣場③,同情政府,恪守職責。在暴動之前和暴動過程中,他支持王朝這個七月革命的產物。然而,一旦政治訴訟開始,他卻轉向了被告。這種頗為天真的「見風使舵主義」也表現在他的政治見解上,對於一切問題他都以北方的巨人或英國的馬基雅弗利主義來作出解釋④。對他來說,如同對《憲政報》來說,英國是個兩面人,時而是個馬基雅弗利式的阿爾比翁,時而是個模範國家。在涉及法國受侵害的利益和拿破崙時,他是馬基雅弗利;在議論政府的過失時,又是個模範國家。他和《憲政報》一樣,贊同民主因素,在交談中拒絕與共和精神作任何妥協。共和精神,那是九三年,是暴亂,是恐怖,是農業法令。民主因素則意味著小市民的興旺發達和菲利翁們的天下。這位正直的老人始終是可敬的,可敬二字可以概括他的一生。他可敬地把子女撫養成人,他在他們眼裡始終是父親,在家裡他要象自己敬重政權和上司一樣受到敬重。他從不舉債。當陪審員時,他出於責任感,為聽懂訴訟中的辯論而耗盡心血。他從來不笑,哪怕全體法官、旁聽席和檢查院人員都在笑,他也不笑。他樂於助人,出力氣、出時間,除了金錢什麼都行。費利克斯·菲利翁,他那個當教員的兒子,是他心中的偶像。他認為他兒子有能力進科學院。蒂利埃介於米納爾的泰然自若的不學無術和菲利翁的毫無掩飾的愚癔之間,象一塊中性的材料,然而,他傷心的經歷說明他與前者與後者均有相似之處。他以平庸的言談掩蓋頭腦的空虛,恰似他用一綹綹波浪式的灰發掩蓋黃色的頭皮一樣,他的理髮師為梳理這幾根頭髮真是煞費苦心。

  ①指一八三〇年七月五日法軍攻佔阿爾及爾,一八三七年十月十三日攻佔君士坦丁堡,一八三一年七月十一日葡萄牙政府向法國艦隊投降,以及一八二三年墨西哥人民最後驅逐西班牙殖民者等歷史事件。

  ②一八三二年六月五日拉馬克將軍葬禮後爆發人民起義,起義最後在聖梅麗修道院被鎮壓下去。一八三四年共和黨人起義,政府軍血腥屠殺了特朗斯諾蘭街一座房子的全體居民。

  ③國民自衛軍的集合地點。

  ④北方的巨人指俄國。馬基雅弗利(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主張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換一種截然不同的職業,」他談到機關時說,「我會發一筆截然不同的財。」

  他見到過理論上可行而實踐中不可能的良好願望,見到過有些事情的結局與開端適得其反,他向人敘述世道不公,陰謀詭計和拉布丹事件①。「經歷過這種事件的人,可以相信一切,也可以什麼也不相信。」他說,「啊!政府機構是個怪物,我幸喜膝下無子,不用眼睜睜地瞅著他去坐辦公室。」

  ①見本《全集》第十四卷《公務員》。小說主人公拉布丹銳意改革,卻遭陷害,不得不辭去在財政部的職務。而一些平庸無能之輩卻加官晉爵,彈冠相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