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巴爾札克 > 舒昂黨人 | 上頁 下頁
四十四


  第三章 沒有明天的一天

  我們這個故事後來的發展,和故事發生地點的地勢很有關係,故而在此作一個詳盡的描繪實在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故事的結尾恐怕就會成為一鍋糊塗粥。

  富熱爾市的一部分坐落在一塊巨大的葉岩上。城西,群山疊嶂,形成庫埃斯農河谷,山巒都隨著地名稱呼,而這塊巨大的岩石就好象是從山上滾落下來的。在這個方向上,城市和群山之間隔著一道山壑,壑底流水潺潺,有一條叫做南松河的山澗。石崖東邊的景物和站在佩勒裡納山頂見到的一樣,向西邊眺望,則可以看到蜿蜒曲折的南松河谷。石崖上有一個去處,從那裡既可以望見一段弧形的庫埃斯農河谷,又可以欣賞到注入庫埃斯農河的南松河蜿蜒的曲線。當地居民都到這裡來散步,德·韋納伊小姐要去的就是這地方,在拉維弗蒂埃開場的悲劇正是要在這裡演出它的結局。所以,富熱爾市其他地方的風景哪怕再秀麗,我們也應該全神貫注于從林蔭大道上望見的那一片崎嶇起伏的地勢。

  讀者諸君若欲對富熱爾市的石崖從這個方向看過去呈現的面貌有一概念,那就無妨把這石崖比作一座巍峨的高塔,撒拉遜①的建築師在塔身外面修築了一層層環繞塔身的寬大陽臺,各層陽臺間有螺旋形的扶梯相接。石崖的頂端實際上正有一座哥特式教堂,尖頂、鐘樓、拱牆使教堂呈圓錐形。教堂裡祭的是聖萊奧納爾②。門口有一個不規則的小廣場,石崖上的護坡牆高出地面,在廣場外緣形成一道圍欄。從廣場經一片斜坡便可下到林蔭大道。林蔭大道圍山崖繞一匝,儼然是高塔的第二層簷口,在聖萊奧納爾廣場下方幾法丈,路面寬闊,樹木蔥郁,最後與城市的防禦工事相接。由於葉岩具有有利的結構,加上耐心的開鑿,修出了這片平臺,有高牆和岩石相護持。下面約十法丈的地方,從岩石中開鑿一條盤旋的石徑,名曰王后階梯,直達布列塔尼的安娜③在南松河上造的一座橋。這條石徑形成第三層簷口。再往下是一層一層的花園,直到河邊,看上去宛如擺滿鮮花的臺階。

  ①撒拉遜,中世紀歐洲人對信奉伊斯蘭教的異教徒(主要是阿拉伯人)的稱呼。

  ②聖萊奧納爾,六世紀法國的一名修道士。

  ③布列塔尼的安娜(1477—1514),布列塔尼的公爵弗朗索瓦二世之女,後成為法國王后。

  城外,道道石崖聳峙,與林蔭大道平行,當地人便以郊區的名稱喚這些石崖,叫做聖絮爾皮斯山①。山勢沿著南松河綿延伸展,進入庫埃斯農河谷後漸趨低矮,變為平緩的斜坡,並突然改向,轉向北方。這些陡峭挺拔的石崖上一片荒蕪,黑沉沉的,與林蔭大道下的岩石似乎近在咫尺;不過有些地方,實際距離有一顆子彈的射程;山梁為一道狹窄的河谷擋住了北風,那河谷深約二百公尺,南松河在這裡分為三股,滋潤著一片牧場,牧場上有入畫的建築,林木繁蔭,蔥郁宜人。

  ①聖絮爾皮斯,六世紀時布爾日的主教。這裡巴爾札克把低矮的石崖誇張地稱為山。

  向南,在真正的城市中止,聖萊奧納爾郊區開始的地方,富熱爾市的山崖凹陷進去,不那麼陡峭,也不那麼高峻了,它順著南松河轉向庫埃斯農河谷,與聖絮爾皮斯山對峙,把南松河緊緊夾在當中,形成一個隘口,南松河分為兩條溪水從隘口中溢出,流入庫埃斯農河。這群岩石嶙峋的小山名叫鉤齒巢,中間的河谷稱為吉巴裡山谷,山谷裡牧場肥沃,美食家們熟知的所謂瓦萊牧場牛油大部分產於這裡。

  在林蔭大道與防禦工事相接的地方聳立著一座塔,人稱·帕·普·戈·塔,這是一個方形建築,德·韋納伊小姐居住的房子就造在上面。走過這座塔,你忽而看見一堵高牆,忽而看見光溜溜的垂直的岩石;富熱爾市的一部分就建在這個堅不可克的險峻的高臺之上,形成一個寬闊的半月形,到末端,岩石逐漸平緩,最後凹陷下去,給南松河讓開了通道。通往聖絮爾皮斯郊區的城門就建在這裡,城門和郊區都以絮爾皮斯命名。城門外有一個花崗岩的圓丘,俯瞰著三個小山谷,好幾條大道都在山谷中匯合,圓丘上屹立著富熱爾古堡帶有雉堞的城牆和中世紀的塔樓,這是布列塔尼的公爵們修建的最壯觀的建築之一,城牆十五法丈高,十五法丈厚;城堡的東面以一面深潭為屏障,南松河就從這潭裡流出,河水溢進城堡的壕溝,推動了聖絮爾皮斯門與城堡吊橋之間的水磨;西面有險峻的花崗石崖為依託,城堡就雄踞于石崖之上。這樣,從林蔭大道一直到中世紀的這個偉大遺跡——上面爬滿常春藤,方形成圓形的塔樓林立,每一座塔樓裡都可以駐紮一個團的兵力,城堡、城市和石崖組成一個巨大的馬蹄鐵,由筆直的高牆和直上直下的崖坡保護著,其間溝壑縱橫。

  天長日久,布列塔尼人逐漸在溝壑中開鑿出了幾條小徑。到處有大塊岩石向前伸出,好似房屋的裝飾。眼前,只見石縫中滲出汩汩泉水,鑽出纖細的小樹。遠處,幾處不那麼陡峭的花崗岩山坡上生長著青草小樹,引誘來群群山羊。一叢叢的歐石南長在濕潤的石縫中,滿山都是,用玫瑰色的花簇鋪蓋住巉岩崢嶸的黑色山崖。在這個漏斗狀山谷深處,南松河曲曲折折地流過一片終年常青的牧場,宛若穿過一塊柔軟的地毯。

  在城堡腳下,幾塊巨大的花崗岩山崖之間,矗立著聖絮爾皮斯教堂,南松河對岸的這一片郊區就因教堂而得名。這片郊區似乎被拋進了深淵的底層,就連教堂鐘樓的尖頂也達不到山崖的高度,崖上的岩石仿佛就要墜落,壓垮教堂和教堂周圍的茅屋。不過,南松河的幾條支流從附近流過,使這一帶綠樹成蔭,花園棋布,真可謂風景如畫。由林蔭大道,城區和城堡形成的半月形在這裡被割開一個不規則的缺口。聖絮爾皮斯郊區以其純樸自然的景色,與對面半圓形山坡上那莊重威嚴的氣象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後,整個富熱爾市,連同所有的郊區和教堂,甚至連同聖絮爾皮斯山,都在裡萊高地的環抱之中,而裡萊高地則又是圍繞庫埃斯農大河谷總體山脈中的一部分。

  以上說的就是這地方自然造化中最突出的景物,其主要特徵是荒涼蒼茫,不過由於一些秀麗的景色,也由於人類巧奪天工的工程與工地奇特變化的巧妙結合,這荒涼蒼茫的氣象究竟不顯得那樣森嚴了。這地方地勢的對比往往出人意料,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突兀,令人詫異,令人驚歎,令人困惑。旅遊者在法國其他任何地方都見不到庫埃斯農大盆地和富熱爾山崖與裡萊高地之間幽深的河谷所呈現的那種令人歎為觀止的地形對照。這裡的景色屬￿那種稀世之美,在這種美中,偶然是主導,同時又毫不缺乏大自然的和諧。這裡有明淨、清澈的流水;有覆蓋著本地生命力旺盛的草木的山巒;有幽深的石崖,也有優雅的建築;有借自然之力雄踞危岩的堡壘,也有人工建造的花崗岩塔樓;有光線與陰影的變化,也有無數畫家捕捉到其中韻味的不同樹木枝葉間的對比;有人煙輳集的房舍,也有荒涼的不毛之地,在這些地方,花崗岩石上連白色苔蘚也無容身之地;總而言之,我們所要求於一處景物的觀念這裡應有盡有:既嫵媚,又猙獰,這是幻象層出不窮的一首詩,是無與倫比的風景畫,是領略鄉情野趣的勝地!布列塔尼在這裡顯示出了它的全部靈氣。

  德·韋納伊小姐的房子構築其上的帕普戈塔,其基礎直插淵底,頂部則升到與聖萊奧納爾教堂門前在高崖上修出來的平臺相齊的高度。從這所三面淩空的房子舉目眺望,以帕普戈塔為其發端的巨大馬蹄鐵、蜿蜒的南松河谷以及聖萊奧納爾廣場盡收眼底。與這房子一溜擺開的都是三百年的老宅子,全是木結構,和教堂的北牆平行,中間形成一道死胡同,僅有一個出口,通向教堂近側的一條斜坡街,街的那頭便是聖萊奧納爾門①,此時德·韋納伊小姐正順著街向下走。

  ①巴爾札克對德·韋納伊小姐住宅的描寫失之含糊,周圍環境亦交代得不精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