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巴爾札克 > 夫妻生活的煩惱 | 上頁 下頁
十三


  女人的邏輯

  您以為娶了一位通情達理的女性,您大錯特錯了,朋友。

  箴言

  敏感的人並不是明智的人。

  感情不是推理,理性並非樂趣;誠然,樂趣也並非理性。

  「哦!先生!」

  您說:「噢!」是的,噢!您氣衝衝地從家裡出來或極為震驚地回到自己的書房時,您從胸腔深處發出這一聲「噢!」

  為什麼?怎麼回事?是誰制服了您,殺了您,讓您大吃一驚?是您妻子的邏輯,而這邏輯卻並非亞裡斯多德的邏輯①,

  也不是拉繆的邏輯②,

  也不是康德的邏輯③,

  也不是孔狄亞克的邏輯④,

  也不是羅伯斯比爾的邏輯⑤,

  也不是拿破崙的邏輯;

  卻又與所有的邏輯近似,應該管它叫全體女人的邏輯,英國女人的邏輯,意大利女人的邏輯,諾曼底和布列塔尼女人(哦!後者是沒有被制服的)的,巴黎女人的,末了,月球女人的邏輯——只要這個夜間國度確有女人,地球的女人就准能與這樣的國度呼吸相通,她們不是天使下凡的嗎!

  ①亞裡斯多德(前384—322),希臘哲學家、科學家。柏拉圖的學生,其學派稱為「逍遙派」,是古希勝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其理論表現出自發的辯證思想。

  ②拉繆(1515—1572),法國哲學家和語法學家,亞裡斯多德的反對者。他主張從理性而非從權力中尋求真理。

  ③康德(1724—1804),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創始人。主張「自在之物」(即「本體」)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它是感覺的源泉,但又繼言這是不能認識的。他主張人類知識是有限的,理性低於意志。著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等。

  ④孔狄亞克(1715—1780),法國啟蒙思想家,感覺論者。他以感覺論的觀點批判了笛卡兒的唯理論和天賦觀念說,但未能貫徹唯物主義感覺論,最後走向了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

  ⑤羅伯斯比爾(1758—1794),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雅各賓派的領袖,在保衛和推動法國大革命向前發展的過程中起過很大作用。

  爭論在早飯後開場了。夫妻之間的爭論向來只能在此刻進行。

  在床褥間,男人即使願意,也無法和妻子爭論:妻子佔據太大的優勢,她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逼迫丈夫啞口無言。

  一旦離開了那張躺著漂亮女人的雙人床,倘若你青春年少,你一定會感到饑腸轆轆。早餐總是歡快的,歡快與爭論當然毫無緣分。總而言之,您得用完奶油咖啡或用茶之後才著手爭論。

  您曾動過腦筋,想把,比如說,您的孩子送進學校。

  做父親的都很虛偽,當子女在房裡瘋跑,或放肆地伸手到處亂摸,或象蝌蚪一般動來動去時,他們從不願承認他們對此感到多麼惱火。

  您的孩子嘰嘰喳喳,亂喊亂叫,又哭又鬧;他弄髒家具,弄壞桌椅,家具可是很值錢的。他把什麼都用來當刺刀,他弄丟您的文件,用您還沒有看過的報紙折了紙小雞。

  凡是您的東西,他母親都對他說:「拿去吧!」然而東西只要屬￿她,她就會說:「當心!」

  這狡猾的人拿您的東西當墊錢以求得自己安寧,她那好媽媽式的背信棄義便躲在兒子身後受到保護,孩子遂成了她的幫兇。他倆為反對您結為朋比,與羅貝爾·馬凱和貝爾特朗串通一氣反對股東如出一轍①。這孩子猶如一把斧頭,用它可以把您家裡翻個底朝天。

  ①羅貝爾·馬凱和貝爾特朗是邦雅曼·安蒂葉和弗裡德裡克·勒邁特等人合作的戲劇《向陽山坡的客棧》和《羅貝爾·馬凱》中兩個狼狽為奸的人物。

  孩子得意洋洋或象無賴一般偷偷摸摸往您的衣櫥裡鑽,從那裡出來時,他竟把髒襯褲披在身上,還翻出一些會讓人出醜的裝飾品。他把縮腹帶,擦須膏,袖口已敗色的舊內衣,後跟微黑襪尖發黃的襪子都翻出來交給與您友誼甚篤的女友,那位儀態萬方的德·菲什塔米奈太太。如何向她說明,這些汙跡是皮鞋造成的呢?

  您妻子瞧著您的女友笑,而您又不敢發脾氣,您竟也笑起來,可那是什麼樣的笑呀!只有倒過黴的人才知道個中滋味。

  此外,當您發現剃鬚刀不在原處時,這孩子讓您好不恐慌。您若生氣,這小鬼便微微一笑,露出兩排珍珠般的牙齒;您若責備他,他便哭起來。母親跑過來了,那是什麼樣的母奈呀!若您不讓步,她准恨您!就是這樣一位母親。和女人打交道是沒有mezzotermine①餘地的:不是魔鬼就是最優秀的父親。

  某些時刻,您會想起希律②和他那臭名昭彰的屠殺無辜者的敕令,只有好人查理十世的禦令與之相比才有過之而無不及③!

  ①拉丁文:折中。

  ②希律系公元前四十年到公元後四年間的猶太國王。曾下令殺害施洗者約翰。人們認為他是屠殺無辜的罪魁禍首;希律家族被認為是耶穌基督的敵人。

  ③這是正統主義者對一八三〇年七月敕令的辛酸的玩笑話,這個命令加強了對新聞出版的控制,成為革命的導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