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宋史全文 | 上頁 下頁 |
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 |
|
癸未太平興國八年 春正月,彌德超因乘間以急變聞於上雲:「樞密使曹彬得士眾心。」又巧誣以他事,上頗疑之。 戊寅,彬罷為天平節度使兼侍中。以東上閣門使開封王顯為宣徽南院使,德超為北院使,並樞密副使。上召顯,謂曰:「卿世非儒門,少罹兵亂,必寡學問。今典掌萬機,固無暇博覽群書。」命左右取《軍戒》三篇賜顯曰:「讀此亦可免於面牆矣。」 富弼曰:大臣不知學術則暗于大體,王顯一武人,雖以才力任用為樞密使,太宗慮其不學,不能曉適變之事,故以《軍戒》授之,使知賢者行事也。 孔承恭言:「《儀制令》有雲: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望令於要害處設木刻其字,庶可興禮讓而厚風俗。」詔行其言。 ◇ 三月,以右諫議大夫、同判三司宋琪為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始分三司,各置使:王明為鹽鐵使,陳從信為度支使,郝正為戶部使。諸王及皇子府置諮議、翊善、侍講官。上親試舉人,擢長沙王世則以下百七十五人,並賜及第;諸科百十七人出身,賜宴瓊林苑。後為定制。張齊賢初除轉運使,辭日。上面命曰:「江南多出銅,為朕密經營之。」齊賢乃訪得江南承旨丁釗,曆指饒、信、虔州山谷產銅、鉛、錫之所,又求前代鑄法,惟饒州永平監用唐開元錢料,肉好周郭精妙,堅實可久,由是定取其法,歲鑄三十萬貫,凡用銅八十五萬斤、鉛三十六萬斤、錫十六萬斤。齊賢即詣闕面陳其事,詔可之。 ◇ 夏四月。上嘗覽福建版籍,謂宰相曰:「陳洪進止以漳、泉二州贍數萬眾,無名科斂,民所不堪。比朝廷悉已蠲削,民皆感恩,朕亦不覺自喜。」上嘗作《戒諭辭》二付閣門,一以戒京朝官受仕於外者,一以戒幕職州縣官。 丁未,令閣門於朝辭日宣旨勖勵,仍書其辭於治所屋壁,遵以為戒。初,彌德超誣曹彬事成,期得樞密使。及為副使,大失望,一日,詬王顯等曰:「汝輩當斷頭!我度上無執守,為汝輩所眩惑。」顯等告其事,上怒。 壬子,德超除名,並親屬流瓊州。德超始因李符、宋琪之薦得事上,及符貶,德超屢稱其冤。會德超敗,上惡其朋黨,令徙符嶺表。盧多遜之流崖州也,符白趙普:「朱崖雖遠在海中,而水土頗善。春州稍近,至者必死。不若令多遜處之。」普不答。至是,即以符知春州,歲餘卒。上悟彬無他,待之愈厚。臨朝累日不懌,從容謂趙普曰:「朕以聽斷不明,幾敗大事,夙夜循省,內愧於心。」普對曰:「陛下知德超才幹而任用之,察曹彬無罪而昭雪之,有勞者進,有罪者誅,物無遁情,事至立斷,此所以彰陛下聖明也,雖堯舜何以過此?」上由是釋然。 ◇ 八月,太祖初以扈蒙之言,詔盧多遜錄時政,月送史館,多遜訖不能成書。於是右補闕、直史館胡旦複言:「五代自唐以來,中書、樞密院皆置時政記,每月編修送史館。周顯德中,宰相李谷又奏樞密院置內庭日曆,自後因循廢闕,史臣無憑撰集。望令樞密院依舊置內庭日曆,委文臣任副使者與學士輪次記錄,送史館。」上采其言。 辛亥,詔:「自今軍國政要,並委參知政事李昉撰錄,樞密院令副使一人纂集,每季送史館。」昉因請以所修時政記每月先奏禦,後付所司,從之。時政記奏禦,自昉始也。 ◇ 冬十月,趙普罷為武勝軍節度兼侍中。 ◇ 十一月朔,以刑部尚書參知政事宋琪、工部尚書參知政事李昉並本官同平章事。上謂曰:「世之治亂,在賞罰當否。賞罰當其功罪,無不治之理。如或以為飾喜怒之具,即無不亂。與卿等戒之。」詔自今宰相序立宜在親王之上。李昉、宋琪請遵故事,上曰:「宰相之任,實總百揆,與群臣禮絕。藩邸之設,止奉朝請而已。元佐等尚幼,欲其知謙損之道,卿勿多辭也。」 丁巳,宴餞趙普于長春殿,王顯等侍側,數視上袴。上怪而問之,顯等曰:「陛下所衣袴文縷俱倒。」上笑曰:「朕未嘗禦新衣,蓋浣濯頻所致耳。蓋念機杼之勞苦,欲示敦樸為天下先也。」以李穆、呂蒙正、李至參知政事,張齊賢、王沔同簽署樞密院。初,穆知開封府時,剖決精敏,奸猾無所假貸。由是豪右屏跡,權貴不敢於以私。上益知其才,始有意大用。至是穆等入對。上謂之曰:「朕為官擇人惟恐不當,今兩制之臣十余,皆文學適用,操履方潔。卿居京府,尤號嚴肅,故加獎擢也。」詔:「史館所修《太平總類》自今日進三卷,朕當親覽。」宋琪等言:「窮歲短晷,日閱三卷,恐聖躬疲倦。」上曰:「朕性喜讀書,開卷有益,不為勞也。此書千卷,朕欲一年讀遍。因思學者讀萬卷書,亦不為難耳。」尋改《總類》名曰《御覽》,於是命呂文仲充翰林侍讀,與侍書王著更宿,而書學葛湍亦直禁中,每暇日,多召問文仲以經書,著以筆法,湍以字學。上於禁中讀書,自己至申始罷。有蒼鶴飛上殿鴟吻,逮掩卷而去。上怪之,以語近臣。對曰:「上好學之感也。昔有鸛雀銜三鱸魚墜楊震講堂下,抑以類此。」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