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料 > 名臣碑傳琬琰集 | 上頁 下頁
◆高繼勳神道碑


  ▼高康王繼勳克勤敏功鐘慶之碑〔王珪〕

  熙寧九年秋七月壬申,臣珪奏事殿上,皇帝曰:「朕奉承聖序,方以天下致養于皇太后,而外家賞賜官爵,未嘗輒有所加。朕每興言禁中,太后數不許。嘗考《國史》《實錄》,見高氏之世次,惟烈武王有子十四人,其長康王,于太后為大父,曆事三朝,出征入衛,有夙夜之勞。王葬有年矣,而諡未告其第,碑未刻其阡,朕甚悼之。今特賜之諡曰穆武,其為朕作康穆武王之碑,庸稱所以推崇太后祖考之意。」

  臣珪謹按:王諱繼勳,字紹先,自冀國公去濠適亳,三世為蒙城人。王生亳之谷陽,少學兵法,好將帥之節。

  雍熙三年,以父任為右班殿直,遷西頭供奉官。王儀狀動人,太宗召問其家世,擢寄班祇候,再遷內殿崇班,為西京、陝、孟、懷虢路都巡檢使。時有群盜作聚山川,吏久不能捕,王使勇士衷甲飾輜重,誘之轘轅道中,賊皆就擒,由是知名。

  咸平三年,王均據益州反,以崇儀副使為益州兵馬都監,提舉諸州軍巡檢事。招安使雷有終以卒五百人授王,攻東郭二門未下,引兵與賊戰彌牟寨,其眾大潰,追擊至嘉州界,生擒賊百餘人,獲偽造黃傘、金塗槍而還。有終益以精卒,複攻二門,下之,賊退保子城,王大建麾幟城上,諸將知已拔城,於是有終進薄天長門,賊更出拒戰。時會莫,王謂有終曰:「賊軍鄉罷,急擊之可有功。」王乃從數騎往馳賊陳,身被數創,血漬甲縷,馬中矢死,複更馬以戰。入內都知秦翰以兵來援,賊知不可拒,還走入城。王開圍縱之,均遂夜遁。

  翼日,王率有終撫循城中,封府庫,敕所部,秋毫無所犯。均既誅,天子賜書褒諭,於是以定蜀功,進崇儀使。方王拔城,適有中使密傳詔曰:「今賊嬰城自守而久未下,外暴官軍,內敝百姓,顧其策安決?若縱之使跳去,彼烏合之眾,安能久伏林莽虖?及均敗,正如聖略所出。」居亡何,賊党楊承海、謝才晟複收餘眾,保岩穀中,數招貸之,不出。又以為綿漢劍門路都巡檢使。王乃募裡中惡少年,輒伺知賊動靜。

  一日,徒步領輕兵馳曆阻險,徑賊所匿處。賊不謂王之至此也,方解衣自如,莫知計所出。王手格殺數人,餘麾眾盡縛之,蜀為之無盜。王在蜀有威名,號神將。徙峽路兵馬鈐轄,還朝,陳用兵出入奇正之要,真宗以為能,改洛苑使、並代路鈐轄。景德元年,契丹犯河北,分兵犯河東。王至岢嵐軍,遇敵五萬眾,陳於草城川。王與知軍賈宗登山上裴回望敵軍,謂宗曰:「敵雖眾,而鼓噪不成列,將無人也。我領騎兵三千,雖不足與戰,候敵南去,當臨隘出奇以要擊之。彼前不得戰,退不得還,子可悉眾左右乘之,必大亂。」

  已而王果得所欲,追殺至寒光嶺,斬首及自相騰轢以死者萬余人,焚車帳,獲馬牛、槖駞、器械蓋數萬計。天子複賜書褒諭,遷弓箭庫使、榮州刺史。是歲,朝廷與契丹約和,烈武王大有功於澶淵。

  明年,為麟符路鈐轄。河外環列亭障,而宿兵多轉饟給軍,為虜所鈔。王移軍巴特瑪川,以斷敵窺,而軍食滋不乏。會契丹新遣使朝京師,以知瀛州。王雖以武功進,而天資達於政事。始至州,凡所設施,嚴而不煩,老吏縮手不敢肆。屬歲大饑,穀價翔起,即召諸裡富人謂曰:「今半境之人,將轉而入之溝壑,若等家固多積粟,能發而濟振之,若將濟州將之命。」於是皆爭出粟,王亦以其直予之,蒙活者萬餘人。明年,歲物豐美,有甘棠連理者四本。郡人相與詣闕上其《圖》,誦王德政,求刻石,王奏止之。曆內藏庫使、宮苑使。奉使契丹,其國人見王為人英偉,且知故烈武王之子,莫不加憚之,至不敢仰視。還,知定州,徙延州、冀州,又徙貝州。乾興元年,複知瀛州,徙雄州。

  是歲,契丹坐冬燕京,大縱獵涿、易之野,忽候騎報敵將大入,緣邊皆飭為備,王獨示之以無事,徐曰:「敵歲賴漢金繒,當內計利害,無敢輕出兵。」已而果渤海之畔敵者,群剽兩界中,傳言相驚恐。王因戒邊吏毋得輒往捕,第驅之令遠去。故終王所臨塞下無生事。又曆東西上閣門使、昭、隴二州團練使,遂除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連州防禦使,又知瀛州。於是吏民無幼艾,皆鼓舞王之旌下,曰:「不意三見我公之臨也。」徙渭州。在渭三年,客有獻計者曰:「河南之人思漢久,以王之善用兵,千載之功可就也。」

  王曰:「我特守方隅,幸而亡犬吠之警,乃敢為邊生患耶?」輒謝遣之。更步軍、馬軍殿前都虞候,拜步軍都指揮使、邕州觀察使。入宿衛。踰年,願複守邊,為鎮定路馬步軍都總管、威武軍節度觀察使。入天聖十年,制授馬軍副都指揮使、保順軍節度使。明年,移節昭信軍,為章獻明肅太后山陵、章懿太后園陵都總管。又明年,以老上章乞骸骨,不許。他日,召見便殿,給一子扶,俾勿拜。自陳:「少起兵間,未嘗以身自愛,今年老被病,敢苟生以顧祿乎?願陛下哀憐之。」於是聽罷典軍,以建雄軍節度使知滑州。

  王雖老,猶遇事精明。方河怒齧堤,王一夕坐堤上,調揵薪興築,而河怒為止,滑人每過其堤而思之。

  王年七十六,是歲景祐三年,以七月二十七日薨州之正寢。

  仁宗恫悼之,為輟視朝一日,贈太尉,馳使護喪西還。其年十月二日,葬開封府開封縣吹台鄉建邑之原。

  王忠謹有知略,臨機不輕發,尤善禦軍,得士卒死力,故以少擊眾,未嘗不有功。其治民期盡人情之曲折,而略于用刑,今猶愛思之。初典禁兵,捧制書泣下,謂諸子曰:「爾祖有大功,朝廷典此職幾二十年,未始有過失,我何功之有?爾曹念所以報國,唯有忠孝一節爾。」

  家故宗族蕃,王則推心愛睦之,其賙宦婚喪祭無不及。曾祖霸,贈尚書令、密國公。祖乾,贈尚書令、冀國公。父瓊,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衛王,「烈武」其諡也。母李氏,魏國夫人。元配康氏,唐國夫人。繼室郭氏,陳國夫人;王氏,周國夫人。

  子男六人:長遵度,故西京左藏庫副使;次遵範,故右侍禁、閣門祇候;次遵甫,故北作坊副使,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武功郡王,皇太后之父也;次遵約,故文思副使;次遵憲,故供備庫副使;次遵揖,故左班殿直。女三人,孫右班殿直士先等十六人。曾孫,右侍禁公景等二十四人,四世孫,右班殿直世祚等六人。

  臣珪既述王碑而工未就,乃八月庚戌,皇太后敕中使趣其文蚤上,且聞天子有詔賜碑名曰《克勤敏功鐘慶之碑》。臣珪曰:高氏之興,自烈武王有幽澶之功。至王西定蜀,北戰寒光嶺,為國捍患,亦未嘗妄殺。惟陰施之及人者深,故天發有來,右我聖後,保翼天子,以母臨天下,則其所以追念王之前勞而褒大之,豈與夫兩京外家恩澤富貴之儗哉!王之子孫,維孝維忠,蟬聯蔓衍而不可窮。今之為世家言者,高氏盛矣。

  銘曰:

  蒙城之高,世則崛起。銜訓自王,奮豈不偉。
  薅蜀燹胡,禾黍被野。四方既平,澤及牛馬。
  豹尾神旗,以長六軍。曆臨八州,有惠在民。
  豈無虎臣,為國爪牙。嶷嶷維王,能世其家。

  王發多祥,聿及神保。神罔不懷,使王壽考。
  誕鐘聖孫,以母天下。思媚周薑,京室以化。
  後未勝衣,顧王猶在。身履至尊,終念王愛。
  帝親母家,一門三王。子孫祁祁,申錫無疆。

  誰言恩腴,莫匪外戚。人孰望王,世載乃績。
  述宣王碑,天子有命。萬祀猶新,用宏茲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