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後漢紀校注 | 上頁 下頁
漢殤帝紀(3)


  秋七月辛亥,帝崩崇德殿。

  ①《範書》作「八月辛亥」,按七月丙子朔,不當有辛亥,當以《範書》為是。《通鑒》作「八月辛卯」,亦誤。

  初,清河王慶子佑,生而有神光、赤蛇之異。年十歲善史書,善經傳。和帝甚器之,號〔曰諸生〕(日請),賞賜恩寵,異于諸子。和帝崩,殤帝在抱,太后詔留清河邸,以為儲副。及殤帝崩,群臣皆為屬意平原王勝。太后以前不立勝,恐為患,與車騎將軍騭、虎賁中郎將悝等定策禁中,其夜,使〔騭〕持節以青蓋車以迎佑于清河邸

  ①《范書》章帝八王傳與《袁紀》同,而安帝紀作「恭宗孝安皇帝諱祜」。《東觀記》、《通鑒》均作「祜」。惠棟引說文曰:「祜,上諱。」徐鉉雲:「安帝名也。」則《袁紀》作「佑」,誤。今存其異文。
  ②據《東觀記》改補。
  ③據《範書》補。

  癸醜,立為長安侯。太后詔曰:「先帝聖德淑茂,早棄天下。朕撫育幼帝,日月有望,遭家不造,仍罹凶禍。朕惟平原王素被錮疾,念宗廟之重,思繼嗣之統。長安侯佑稟性忠孝,小心翼翼,年已十三,嶷然有成人之體。禮:昆弟之子猶子也。其以佑為孝和皇帝嗣,即皇帝位。」

  ①楊樹達曰:「宣帝將立,先封陽武侯,此用其故事也。」
  ②見詩大雅大明之章。
  ③見《禮記》檀弓上,「昆」作「兄」。

  自延平初,鄧騭兄弟常在禁中,至是乃就第。

  丙寅,葬孝殤皇帝于康陵。

  ①《範書》作九月事。按九月乙亥朔,無丙寅,當以《袁紀》為是。

  己亥,隕石于陳留

  ①《範書》作「乙亥」,是。疑《袁紀》上脫「九月」二字。

  冬,西域諸國反。都護任尚上書求救。遣騎都尉班雄、校尉梁慬將五千人出塞,會尚自疏勒還,與慬共保龜茲。溫宿、姑墨二國將數萬人圍慬,月餘,慬擊破之,斬首數萬級。道不通,慬遂留龜茲。

  ①《范書》梁慬傳作「延平元年拜西域副校尉」。按續漢百官志無西域副校尉一職。而《漢書》百官公卿表載西域都護屬官有副校尉一職,秩比二千石,官居元帝所置戊己校尉之上。然何以不見西域校尉一職?陳直先生《漢書》新證曰:「西域都護,有時稱為西域校尉。」居延漢簡釋文所載「鄯善以西校尉吉」,即西域都護鄭吉,故都護之外不另設校尉之職。東漢始建,無暇西顧,未設都護及其屬官。明帝永平十七年始置都護、戊己校尉,而未言及副校尉。按《範書》西域傳:「永平末,焉耆與龜茲共攻沒都護陳睦、副校尉郭恂,殺吏士二千餘人。」可見已設副校尉一職,且系都護之主要助手。又竇憲傳載,和帝永元二年,憲曾遣副校尉閻盤擊伊吾。安帝永初初,詔罷西域都護,副校尉一職亦隨之取締。至元初六年,鄧太后詔許班勇所奏複置護西域副校尉居敦煌事,其職始複立。據此《袁紀》「校尉梁慬」之上當脫「副」字。

  初,西域自武帝時始通,三十六國其俗頗率著城郭田畜。地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十)餘裡,東則接漢,阨以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陂〕(渡)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庭,隨北山,陂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而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耆)

  ①據《漢書·西域傳》改補,「東西六千餘裡」下恐尚脫「南北千餘裡」句。
  ②據南監本改,《漢書·西域傳》作「波河」。波,循也,與陂通。
  ③據《漢書·西域傳》補。
  ④據王念孫說改。

  匈奴強盛,常屬役匈奴。宣帝神雀中,漢置西域都護。王莽時,數遣五威德軍出西域,車師諸國貧困,由是故叛。而(諸)都護李宗抄暴南道,改其國號,以疏勒為世善,姑墨為積善,或易置王侯,於是西域與中國遂絕。和帝永元中,西域都護班超遣掾甘英臨大海而還,具言蔥嶺西諸國地形風俗,而班勇亦見記其事,或與前史異,然近以審矣。

  ①《漢書·西域傳》、王莽傳均作「五威將王駿」。疑「德」系「將」之誤。
  ②《漢書·西域傳》「李宗」作「李崇」。「諸」字是衍文。

  自敦煌西出玉門、陽關,涉鄯善,通伊吾(五)千里。自伊吾通車師前部高昌壁,北通後部五百里,是匈奴西域之門也。伊吾地宜五穀、桑、麻、葡萄。其北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與匈奴爭車師、伊吾虛之地,以制西域。

  ①《範書》西域傳作「千餘裡」,《袁紀》之「五」字乃涉上文「吾」字而衍,故刪。
  ②指後部之金滿城。又伊吾至前部高昌壁,《範書》作「千二百里」,《袁紀》恐脫之。

  故自鄯善國治驩泥城,去洛陽七千一百里。此通車師前、後王及車且彌、旱陸、蒲類、〔移〕(條)支是為車師六國,北與匈奴接。前部西通〔焉〕耆北道,後部西通烏孫。漢欲隔絕西域、匈奴,必得車師,屯田伊吾。

  ①車且彌,《範書》作「東且彌」,《漢書》分作「東且彌」、「西且彌」。旱陸,《漢書》作「卑陸」,《範書》與《袁紀》同。又條支遠在西海之濱,不當列入車師之國。《範書》作「移支」,故據以正。
  ②據《範書》補。

  焉耆治河南城,去洛陽八千二百里。東南與山離國接,其餘危須、尉黎、龜茲、姑墨、溫宿、疏勒、休修、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大秦、烏弋、罽賓、莎車、於闐、且〔末〕、〔拘〕彌諸國轉相通。

  ①《範書》作「南河城」。沈家本《後漢書》瑣言曰:「前書治員渠城。按『南河』,《漢書》考證(齊召南)引此作『南柯』,未知所據何本。」
  ②黃本作「沭修」,《漢書·西域傳》作「休循」。
  ③據《範書》西域傳補。

  是秦為西域,大月〔氏國治藍氏〕城,去洛陽萬六千三百七十裡。其東南數千里通天竺。

  ①此句錯訛已甚,不解其意。
  ②據《範書》西域傳補。

  天竺,一名身毒,俗與月氏同。臨大水,西通大秦。從月氏南至西海,東至盤越國,皆身毒地。又有別城數十,置王,而皆總名身毒。其俗修浮圖,道不伐殺,弱而畏戰。本傳曰:西域郭俗造浮圖,本佛道,故大國之內眾數萬,小國數千,而終不相兼併。及內屬之後,漢之奸猾與無行好利者守其中,至東京時,〔詐〕(作)謀茲生,轉相吞滅,習俗不可不慎所以動之哉

  ①《範書》西域傳「盤越國」作「盤起國」。鈕永建曰:「考太平《御覽》四夷部有盤越國,引魏書雲在天竺東南數千里。又梁書海南諸國傳雲:中天竺國,一名身毒,從月氏、高附西,南至西海,東至盤越云云。此文正用後書語,亦作盤越,則《範書》作『盤起』蓋誤,當以《袁紀》正。」
  ②《範書》作「有別城數百,城置長。別國數十,國置王」《袁紀》當有脫誤。
  ③內與眾原倒置,徑正之。
  ④詐作形近而訛,故正之。
  ⑤以上所謂本傳語乃《東觀記》西域傳之文。四庫館臣輯《東觀記》,亦失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