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十七史百將傳 | 上頁 下頁
晉杜預


  杜預,字元凱,京洮杜陵人也。博學多通,明於興廢之道。常言:「德不可以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幾也。」

  預損益萬機,不可勝數,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時帝密有滅吳之計,而朝議多違,唯預、羊祜、張華與帝意合。祜病舉預自代。及祜卒,拜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預既至鎮,繕兵甲,耀威武。乃簡精銳,襲吳西陵督張政,大破之。政,吳之名將也,據要害之地,恥以無備取敗,不以所喪之實告于孫皓。預欲間吳邊將,乃表還其所獲之眾於皓。皓果召政,遣武昌監劉憲代之。故大軍臨至,使其將帥移易,以成傾蕩之勢。預處分既定,乃啟請伐吳之期。帝報待明年方欲大舉,預上表曰:「凡事當以利害相校,今此舉十有八九利,其一二止於無功耳。其言破敗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計不出己,功不在身,各恥其前言,故守之也。昔漢宣帝議趙充國所上,事效之後,詰責諸議者,皆叩頭而謝,以塞異端也。自秋以來,討賊之形頗露。若令中止,孫皓怖而生計,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諸城,遠其居人。城不可攻,野無所掠,積大船于夏口,則明年之計或無所及。」

  時帝與張華圍棋,而預表適至。華推枰斂手曰:「陛下聖明神武,國富兵強。吳主淫虐,誅殺賢能,當今討之,可不勞而定。」

  帝乃許之。預陳兵於江陵,遣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襲樂鄉。多張旗幟,起火巴山,出於要害之地,以奪賊心。吳都督孫歆震恐,與伍延書曰:「北來諸軍,乃飛渡江也。」

  旨、巢等伏兵樂鄉城外。歆遣軍出距王浚,大敗而還。旨等發伏兵,隨從軍而入,歆不覺。直至帳下,虜歆而還。故軍中為之謠曰:「以計代戰,一當萬。」

  於是進逼江陵。吳督將伍延偽請降而列兵登陣,預攻克之。既平上流,於是沅湘以南,至於交廣,吳之州郡皆望風歸命,奉送印綬。預仗節稱詔而綏撫之。王浚先列上得孫歆頭,預後生送歆,洛中以為大笑。時眾軍會議,或曰:「百年之寇,未可盡克。今向暑,水潦方降,疾疫時起,宜俟來冬,更為大舉。」

  預曰:「昔樂毅藉濟西一戰以並強齊,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複著手處也。」

  遂指授郡帥,徑造秣陵。所過城邑,莫不束手。議者乃以書謝之。孫皓既平,振旅凱入,以功進爵當陽縣侯。初攻江陵,吳人知預病癭,憚其智計,以瓠系狗頸示之。每大木似癭,輒斫使白,題曰「杜預頸」。及城平,盡捕殺之。巴丘湖、沅湘之會,表裡山川,實為險固,荊蠻之所恃也。預乃開楊口,起夏水,達巴陵千餘裡,內瀉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南土歌之曰:「後日無叛由杜翁,孰識智名與勇功。」

  預公家之事,知無不為。凡所興造,必考度始終,鮮有敗事。或譏其意卒者,預曰:「禹、稷之功,期於濟世,所庶幾也。」

  預身不跨馬,射不穿劄,而每在大事,輒居將率之列。結交接物,恭而有禮。既立功之後,從容無事,乃耽思經籍,為《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時王濟解相馬,和嶠頗聚斂。預常稱濟有馬癖,嶠有錢癖。武帝聞之,謂預曰:「卿有何癖?」

  對曰:「臣有《左傳》癖。」

  預在鎮,數餉遺洛中貴要。或問其故,預曰:「吾但恐為害,不求益也。」

  尋卒。

  ***

  孫子曰:「敵人開闔,必亟入之。」預表還所獲而間張政。

  又曰:「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預以奇兵襲樂鄉,而孫歆以謂飛渡江。

  又曰:「善戰者,求之於勢。」預謂兵威已振如破竹是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