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十七史百將傳 | 上頁 下頁 |
晉王濬 |
|
王濬,字士治,弘農湖人也。博涉墳典,恢廓有大志。常起宅,開門前路廣數十步。人或謂之何太過,濬曰:「吾欲使容長戟幡旗。」 眾或笑之,濬曰:「陳勝有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後參征南軍,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濬為人智大,奢侈不節,不可專任,宜有以裁之。」 祜曰:「濬有大才,將欲濟其所欲,必可用也。」 識者謂祜可謂能舉善焉。除巴郡太守。郡邊吳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養。濬乃嚴其科條,寬其徭課,其產育者皆與休複,所全活者數千人。遷益州刺史。武帝謀伐吳,詔濬修舟艦。濬乃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又畫鷁首怪獸於船首,以懼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濬造船於蜀,其木柿蔽江而下。吳建平太守吳彥取流柿以呈孫皓曰:「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終不敢渡。」 皓不從。尋以謠言拜濬為龍驤將軍、監益梁諸軍事。時朝議咸諫伐吳,濬乃上疏曰:「臣作船七年,日有朽敗,又臣年七十,死亡無日。願陛下無失事機。」 帝深納焉。又杜預表請,帝乃發詔,分命諸方節度。濬於是統兵。先在巴郡之所全育者,皆堪徭役供軍,其父母戒之曰:「王府君生爾,爾必勉之,無愛死也!」 濬發自城都。吳人于江險磧要害之處,並以鐵鎖橫截之,又作鐵錐長丈餘,暗置江中,以逆拒船。先是羊祜獲吳間諜,具知其狀。濬乃作大筏數十,亦方百余步,縛草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鐵錐,輒著筏去。又作火炬,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鎖,然炬燒之,須臾,融液斷絕,於是船無所礙。詔進濬為平東將軍、督益梁諸軍事。濬自發蜀,兵不血刃,攻無堅城。於是順流鼓棹,徑造三山。皓遣遊擊將軍張象率舟軍萬人禦濬,象軍望旗而降。皓聞濬軍旌旗器甲,屬天滿江,威勢甚盛,莫不破膽。濬入於石頭,皓乃肉袒面縛,造於壘門。濬躬解其縛,送于京師。收其圖籍,封其府庫,軍無私焉。初,詔書使濬下建平,受杜預節度,至秣陵,受王渾節度。預至江陵,謂將帥曰:「濬得下建平,則順流長驅,威名已著,不宜令受制於我。若不能克,則無緣得施節度。」 濬至西陵,預與之書曰:「足下既摧其西藩,便當徑取秣陵,討累世之逋寇,釋吳人於塗炭,亦曠世一事也。」 濬大悅,表呈預書。及濬將至秣陵,王渾要令暫過論事,濬舉帆直指,報曰:「風利,不得泊也。」 王渾又破皓中軍,斬張悌等,頓兵不敢進。而濬乘勝納降,渾恥而且忿,乃表濬違詔不受節度。詔責濬曰:「前詔使將軍受安東將軍渾節度,渾思謀深重,案甲以待將軍。雲何徑前,不從渾命,違制昧利,甚失大義。」 濬上書自理曰:「前至三山,見渾軍在北岸,遣書與臣,可暫來過。臣水軍風發,乘勢造賊城,無緣得於長流之中回船過渾。伏讀嚴詔,驚怖悚栗,不知驅命當所投厝。豈唯老臣獨懷戰灼,三軍上下鹹盡喪氣。案春秋大夫出疆,由有專輒。臣雖愚蠢,以為事君之道,惟當竭節盡忠,奮不顧命,量力受任,臨事制宜,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若其顧護嫌疑,以避咎責,此是人臣不忠之利,實非明主社稷之福也。」 渾又報周濬書,雲濬軍得吳寶物。濬複表曰:「昔樂毅伐齊,下城七十,而卒被讒間,脫身出奔。樂羊既反,謗書滿篋。夫犯上幹主,其罪可救;濬忤貴臣,則禍在不測。故朱雲折檻,嬰逆鱗之怒,慶忌救之,成帝不問。望之、周堪違忤石顯,雖闔朝嗟歎,而死不旋踵。此臣之所大怖也。臣將軍素嚴,兵人不得妄離部陳間。在秣陵諸軍,凡二十萬眾。臣軍先至,為土地之主。百姓之心,皆歸仰臣,臣切敕所領,秋毫不犯。有違犯者,凡斬十三人,皆吳人所知也。又聞吳人言,前張悌戰時,所殺才有二千人,而渾、濬露布亦以萬計。以吳剛子為主簿,而遣剛至洛,欲令剛增斬級之數。若信如所聞,濬等虛詐,尚欺陛下,豈惜於臣!」 濬自以功大而為渾所抑,每進見,陳其攻伐之勞,及見枉之狀,或不勝忿憤,徑出不辭。帝每容恕之。益州護軍範通,濬之外親也,謂濬曰:「卿功則美矣,然恨所以居美者,未盡善也。」 濬曰:「何謂也?」 通曰:「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吳之事。若有問者,輒曰:'聖主之德,群帥之力,老夫何力之有焉!'如斯,顏子之不伐,龔遂之雅對,將何以過之。藺生所以屈廉頗,王渾匪無愧乎!」 濬曰:「吾始懼鄧艾之事,畏禍及不得無言,求不能遣諸胸中,是吾偏也。」 卒,時八十。 *** 孫子曰:「毀人之國而非久也。」濬徑造三山而降孫皓。 又曰:「上下同欲者勝。」濬下建平而杜預不施節度是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