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8.23炮擊金門 | 上頁 下頁 |
一八〇 |
|
我們已知,毛澤東並無攻金計劃。按照邏輯學定義,大前提既不存在,「國軍有效遏阻了共匪越海進犯企圖」的結論便明顯難以立足。至於戰果,大陸方面的統計同臺灣更是南轅北轍,最後公佈的數字為:擊落敵機18架、擊傷19架;擊沉敵大小艦艇7艘、擊傷17艘;擊毀敵水陸兩用輸送車14輛、繳獲1輛;摧毀敵各種陣地工事327處,汽車9輛,雷達、電臺7部,各種火炮30餘門;斃傷敵中將以下官兵千余人,俘敵飛行員3名。我方被擊落、擊傷飛機11架;損失魚雷艇3艘、傷1艘;被擊毀火炮32門、汽車8輛;傷亡官兵460余員、民兵群眾218名。 審慎考證,我個人看法是:1、大陸方面所公開的己方損失具有可信度。2、大陸方面公佈的敵方損失,會有數字上的正負出入,但誤差不至太大。3、臺灣方面的數字摻水過多,難為信史。4、廈門方面共發射炮彈40萬發,為金門發射10萬發的4倍,金門方面損失稍大也是常理,不足為奇。5、臺灣方面稱,大陸40萬發炮彈的總價值超過了被其摧毀目標的總價值。此議如成立,倒也說明了,僅從彈藥直接的「損耗」與「效能」比來為此役定勝負,本來意思不大。 應該注意到,大陸方面從未大事宣傳自己軍事上的「輝煌」。作為一場政治、外交上的考慮遠大於軍事動機的戰役,大陸方面的調子一直定位於「達到了預期目的」。 究竟孰勝孰負?解套還須把另一位當事人拽扯進來一併考察。炮戰酣烈時,美國6個航母編隊,500餘作戰飛機、數千海軍陸戰隊和鬥牛士導彈硬擠到臺灣海峽來湊熱鬧,並直接為台海軍護航,指觸扳機,引弓不發,實打實當了一回只差開炮了的參戰者。 臺灣研究學者黃嘉樹先生認為,長期以來,中美台三方形成了一種複雜而有趣的互為敵友的三角矛盾,即:A狀態,在維持臺灣當局的割據局面、抗拒祖國統一的問題上,美蔣兩方是友,而以中共為敵;B狀態,在阻止國民黨反攻大陸的問題上,則中美雙方是友,而以臺灣當局為敵;C狀態,在反對「兩個中國」和「臺灣獨立」的問題上,國共兩黨則為友,而以美國為敵。三種狀態由各自的戰略利益交織而成,正由於三方力量的彼此抵消,促使臺灣海峽出現了長期的對峙局面。 黃教授的真知灼見為我們研判勝負提供了一把鑰匙。君不見,台海戰火因三角矛盾的劇烈磨擦而燃起,但深入觀察,三種狀態在炮戰中所發揮的作用,並不均衡,A、 B兩狀態明顯地降為從屬和次要,C狀態卻表現得十分強勢和凸顯。尤其在戰事的下半段,毛澤東的打與停都是為了助蔣同美國吵嘴鬧獨立性,蔣介石也多虧了毛的一臂之力才扛住老美的高壓,保住了金門的陣地和仍然「代表」中國的面子。正是在此層面上,有一種意見說此役的贏家是海峽兩邊的中國人,輸家是大洋彼岸的美國佬:誰說不成道理? 當然,戰爭中的毛、蔣聯手,僅僅是對付共同對頭的一種心照不宣、權宜默契,他們始終都是對手,而從來不是盟友。甚至連「兄弟鬩牆,外禦其侮」都談不上。所以,所謂的中國人之「勝」,也不過是對美國的力逼勢迫還以顏色並小有收穫,使其陰暗企圖難以得逞而已,談不上什麼「大勝」。中國若真想「大勝」和期待美國的「大敗」,唯有實現自覺意義上的和解與聯合。1958年的炮戰,起碼已給予了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 * * * 問題三:歷史如何評價? 我的案頭,左邊一摞臺灣書籍,右邊一堆大陸書籍,各取一、二本來對照翻閱,便知兩邊對同一戰役的評說歷來迥異。 大陸方面認為:「炮擊金門」所實現的價值總和,包括軍事懲誡、政治分化、外交配合、政策宣示、戰略摸底、策略謀對、實戰練兵,均達到或超過了最初的預期,堪稱毛澤東軍事生涯的經典之作,為中國統一史上的重要篇章。 臺灣方面認為:「金廈炮戰」是近代事關臺灣生死存亡的關鍵一役,共軍無法攻佔金馬,難越雷池一步,乃從此確保了台澎數十年安全和平。臺灣經過生聚教訓所創造的成就奇跡,全仰賴此役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一場沒有一寸土地易手和大規模殲敵戰果統計的戰役,必然給雙方各自的「勝利演說」預留下充裕的空間,大家都說「滿意」也就不使人大覺費解。 我沒有這樣的「天平」,可以給各種說法中的是非曲直準確計量,站在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說法大概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吧。我只是以為,九十年代已進入倒計時,新世紀的曙色也開始在海平線上隱約閃爍了,對40年前的那場戰鬥,我們的思維理應從「昨日對昨日的評價」步入「今日對昨日的評價」。於是,對「炮擊金門」在中國當代史中的地位、影響、作用,我悟出了些許與別家不同較為新穎的看法: 關於地位。此役是國共兩黨之間最後一次大規模兵戎相見,但它又不是中國長期內戰的簡單順延。稍加留意便不難看出,黨爭、政爭在戰役中已經降為次要,統一與分裂之爭明顯地上升居於主導位置。防止美國分割版圖、肢解中國始終是毛澤東第一位的思考。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發展規律就是如此,一旦國土出現分裂,統一便成了高於一切的國家、民族之最高利益所在。故「炮擊金門」,應看作海峽兩岸間矛盾由階級、政黨、意識形態、政治制度之爭在向統一與分裂之爭過渡的標誌。 關於影響。作為一場震撼世界的戰役,「炮擊金門」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現實的和長久的,我們至今仍能接收到它從逝去的時光裡釋放出來的衝擊波。其中,最強烈的信息一直在提示、告誡當代和後代人,臺灣海峽的和平歷來具有相當危險的不確定性,一旦平衡被打破,戰端將從何而起並依怎樣的軌跡發展下去。舊有的模式雖不會被機械複製,但不變的規律一定會被再版重演。 關於作用。中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統一祖國的政策思想於五十年代中期開始萌芽。1958年的「炮擊金門」乃對各方態度進行一次火力實測,並通過激烈震盪的方式,將矛盾錯綜混沌迷蒙的臺灣海峽進一步濾清,為決策戰略提供依據,為運籌前途奠定基礎。於戰火中誕生的毛澤東多篇「雄文」,表明了中共的新思維已漸趨成熟、新方針正走向定型。這以後,由於國際國內的風雲多變和天災人禍,直到七十年代末期,事情方才瓜熟蒂落,中共全面系統拿出了「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但誰也難以否認,在這一基本國策的漫漫孕育過程中,「炮擊金門」曾發揮過關鍵性的催生作用。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不乏例證,為了公正的和平求助正義的戰爭,通過進步的戰爭促成理想的和平。戰爭與和平的對立統一中,有嶄新的境界,有前行的動源。 * * * 聽罷我的宏論,王教授既不苟同,也不反對,不時,捋一捋象徵豐富閱歷的鬢角華髮,扶一扶代表滿腹經綸的深度眼鏡,發出無褒無貶的中性的感歎:你這麼看?很有意思!可以探討! 我深深感到,沒有知音或對手的討論都如嚼蠟般的乏味。 會中,組織廈門二日遊。 重登鼓浪嶼,再上胡裡山,觀國姓爺演軍之所,走施元帥征伐之路,油然而生與歷史又一度貼近親近的感覺。 第一次到廈門的王教授情緒極佳激動不已,一路上大侃鄭成功、施琅,對二位先賢的遺聞佚事詢問尤細,他說:到大陸,第一要看的就是各地的古跡,睹物遐思,有一種身心融入歷史、與讀教科書完全不同的感受。兵馬俑,展示了祖先的偉力;長城,表達了中華的意志;故宮、頤和園,通篇都是民族的智慧…… 我問:廈門呢? 他說:鄭成功、施琅威靈無所不在,中國統一大趨勢絕對不可阻遏。那些主張搞「台獨」的人最好不要來。 我心一震。同為炎黃後裔,歷史給予我們和我們從歷史中領悟到的,實在並無二致。我才覺得王教授也不難溝通。 最後半天,王教授提出想看看炮戰遺址。我責無旁貸,甘為嚮導。 來到一處。荒草萋萋,故壘兀立,狼煙褪盡萬馬喑,浪打空礁寂寞徊。 壬教授在廢棄的炮陣地鑽進鑽出,裡裡外外遍覽一遭,佇足,神色莊肅,緘口不語,似有所思。是我將他喚醒:教授,這裡有什麼? 他終於說話:有很多,又說不清,不過我很贊成沈兄的「以今觀古」,我想只要回顧與思考的方法趨同,我們總會獲得一致的結論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