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八月長安 > 時間的女兒 | 上頁 下頁 |
三〇 |
|
§最愛演唱會 「你暫時的愛人,暫時地愛你。」 和我一起吃過火鍋的好朋友都知道,我最喜歡吃的是青筍條。 一定要切成條,青筍片我是不吃的,覺得破壞了紋理和口感。我並不是在飲食方面十分講究的人,凡事差不多就好,飯菜裡挑出頭髮絲也能平靜地扔在一旁繼續吃,卻曾經為了青筍而一遍遍叮囑店家務必改刀。 萵苣、萵筍、青筍,是一回事。二三十年前,東北的冬季漫長而單調,家家戶戶很早就開始儲秋菜,在樓下劃分出一塊塊小陣地,晾曬著土豆、白菜、白蘿蔔和大蔥。綠葉菜要去很高檔的菜市場買,種類很少,價格貴得令人咋舌。 小時候我就是一邊吃著酸菜炒肉一邊讀《長髮公主》的故事。 她並不是公主,只是一對普通夫婦的女兒,母親懷著她的時候,發瘋一般地想要吃萵苣,自家沒有,便指使丈夫去巫婆家裡偷。幾次三番,丈夫到底還是被巫婆抓到了。巫婆說願意讓他把萵苣帶走,交換條件是,他們的孩子一出生,必須送給巫婆。丈夫無奈答應了,每天去巫婆家裡拿萵苣給妻子,新生的女兒毫無商量地被巫婆鎖進了高塔。 身為物資貧乏地帶長大的人,我一直是通過書籍和電視汲取二手經驗來認識大多數食物的,但看過那麼多講美食的文章,沒有一篇比得上這個古老的童話。 萵苣到底有多好吃,讓人願意用親生女兒來交換。 人生中你會遇見很多朋友,大部分隻適合吃吃火鍋唱唱歌;很少一部分,會讓你想要安靜下來,給他們講講長髮公主的故事。更少的那幾個,和你讀的是同樣版本,和你一樣想知道究竟多好吃的萵苣會讓人用女兒來換。 大約八年前的深冬,大學南門外一家叫「半分利」的小火鍋店,一個廣東男生問我要不要吃青筍條。 「涮火鍋很好吃的,你是東北的,應該沒吃過吧?我小時候讀《萵苣姑娘》,她媽為了吃萵筍,連女兒都可以拿出去換——怎麼了,你笑什麼?」 笑是覺得我們可以成為很好很好的朋友。 然而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 我第一次見到「萵苣姑娘」是在大二深秋的午夜。 宿舍熄燈早,教學樓關門更早,期中考試前抱佛腳的學生將校園周邊關門較晚的餐廳統統擠成了自習室,店家們早就習慣了,索性一過10點鐘就變身水吧,進門收費15塊,自己找座,可樂暢飲。 一個高中同學拉著我選了同一門通選課,我們連著三天晚上在餐廳刷夜寫小組報告,回宿舍的時候已經過了零點。北京少有這樣濕漉漉的天氣,冷清的路燈下能嗅到露水的味道。同學忽然用肩膀頂了我一下,努努嘴示意我看前面。 兩個男生走在七八米遠的前方,一個目測一米八五,另一個和我差不多高,兩人都穿著連帽外套,高個子戴著帽子,好像並不想理會身邊人。 矮個子渾然不覺,時不時側過臉和高個子講話,得不到回應便賭氣似的用肩膀去撞他,高個子也不反抗,任由他將自己從左側人行道推到馬路右側的花壇邊,才快走幾步拉開距離。 矮個子歡快地小跑幾步,再次和他並肩。整套動作重複。 「怎麼了?」我問。 「你看不出來那是誰嗎?」同學指著高個子。 我依稀認出來他是高中理科班的校友Z。一個白淨的男孩,愛打籃球,和我們選了同一門課,但之前並不認識,一個星期前我剛剛通過了他的校內網好友申請。 眼前的狀況一目了然。我們心存不軌,遠遠跟著他倆在宿舍區穿行,眼見Z把同伴送到了28樓,不斷招手道別,催促男生回去。 那個男孩走了幾步,像《東京愛情故事》裡的赤名莉香一樣再次轉身,沒料到Z已經大步離開了。腿長的人走路快,他們忽然就隔得非常遠。 我第一次見到「萵苣姑娘」的正臉。橙色路燈下,十分平凡的五官,十分生動的失落,很快被他用帽子統統攏在陰影裡。 我自己走回宿舍樓門口的時候收到了一條短信。 「你們跟蹤我?」 我自己都不記得究竟什麼時候和Z交換過電話號碼,十分窘迫,剛剛編輯好一段解釋和道歉的話,一回頭發現Z就站在我背後不遠處,笑著問我要不要聊聊天。 畢竟我們是校友,有很多共同認識的朋友可以講,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來。午夜靜謐的校園裡有無數分岔路可以兜圈子,Z尷尬笨拙地澄清自己並不喜歡男生,我微笑聽著,倒映著燈火的湖面被風吹起漣漪。 很自然就熟絡起來,漸漸地在課堂上幫彼此占座,偶爾約著一起吃飯。Z和我說起過「萵苣」,用詞十分中立克制,說他是廣東人,軍訓時候分到一個宿舍。「萵苣」很健談,待他友善熱情,甚至拉著他參加他們社團的長途旅行,大家為了省錢,標間的兩張床拼到一起擠五個人住,在城樓上玩「真心話大冒險」直到太陽升起來…… 「他有點,有點……怪。」Z謹慎地說。 那時候校內網初創,每個用戶都是實名。我回到宿舍,忍不住在搜索框輸入了「萵苣」的名字,意外地發現他早就向我發出過加好友的申請,差不多就在我通過Z的好友申請的當天夜裡。 我大概猜到了是為什麼。 我通過了他的申請,一覺醒來,「萵苣」給我的每一篇日誌都留了言。 大學二年級的我從沒想過自己有天會專職寫作,過剩的表達欲都傾瀉到了校內日誌裡,但礙于看日誌的都是生活中的同學,我實在羞於描摹自己的真情實感,所以大部分文章都是搞笑的日常段子,偶有傷感也妥當藏好,至多在某些句子裡露出一個線頭。 「萵苣」準確拽出了每一個線頭。 表達欲旺盛的人都渴望被理解,我也不例外,於是沒洗臉也沒刷牙,也沒有故作矜持,老老實實地坐在書桌前,回復他的留言。 和「萵苣」的筆談很舒服。他敏感卻不酸腐,體察得到字裡行間和言外之意,卻並不會直愣愣地戳破;他很喜歡講自己的事,細細碎碎,有時候乍一看和日誌的內容毫無關聯,讀著讀著,我突然就回憶起在寫下這篇搞笑的日常故事之前,我經歷了怎樣沮喪的心情。 我從前往後一條一條地讀,最後一條,自言自語似的,他說,出來唱K吧。 就在這時候Z給我發短信說有朋友組局去「17英里」唱歌,你要不要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