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松本清張 > 日本的黑霧 | 上頁 下頁
七十五


  那末,東京的麥克阿瑟的司令部又是怎樣呢?根室為麥克阿瑟辯護說:「但是,麥克阿瑟沒有怎麼注意朝鮮。在戰爭發生以前,他只到朝鮮去過一次,而且只待了一天——那次是去參加一九四八年八月舉行的韓國獨立慶典。在八月十五日韓國獨立後,無論在政洽上或軍事上,麥克阿瑟對朝鮮都沒有任何責任。元帥這方面是無可非議的。朝鮮不在他的管轄之下。」然而大概根室畢竟感到像這樣也實在說不過去,緊接著又委婉地責備道:「但是另一方面,作為美國遠東軍最高司令官,他本應更深切地注意朝鮮的事態吧。」說朝鮮不在麥克阿瑟的管轄之下,就等於說朝鮮不在遠東軍司令部的管轄之下。誰聽了都會覺得這話很可笑,只能認為是強詞奪理的詭辯。霍奇中將是作為司令駐在朝鮮的,不用說,他經常與遠東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保持聯繫。

  而且,難道麥克阿瑟的最高情報長官——情報部部長威洛比也跟華盛頓一樣,事先不知道北朝鮮軍隊的入侵嗎?

  與上述的報道相反,在爆發戰爭的六月二十五日清晨,平壤廣播電臺播送了內務省的公報。公報說:「南朝鮮偽國防軍突於二十五日拂曉在三八線全線向三八線以北地區發動了意外的進攻。敵軍在黃海道的海州西部地區與金川地區以及江原道的鐵原地區,侵入三八線以北地區一公里至二公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務省已命令共和國警備隊將侵入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敵人予以擊退。目前,共和國警備隊正抵抗著敵人,展開了激烈的防禦戰。共和國警備隊擊退了從襄陽方面侵入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敵人。」

  根據種種數據,可以大體看出南朝鮮方面預見到戰爭的爆發,而且採取了種種準備措施。但是無從知道北朝鮮方面是否也採取了這樣的「措施」。不是由於北朝鮮在這方面的數據不多,就是由於他們「完全沒有」採取「措施」。但是根據常識判斷,後一種情況是不大可能的。因為在那以前,三八線事實上發生過一千多次小戰鬥,而且很難設想北朝鮮一點也沒有搜集到後文裡將要提到的南朝鮮方面備戰的情報。北朝鮮遭到南朝鮮方面的「入侵」後,立即迎擊,輕而易舉地將南朝鮮軍隊擊退,而且猛烈地追擊。因此,很難設想當時北朝鮮僅僅作了防禦準備,只部署了人數不多的警備隊。根室會談到北朝鮮的部署情況。美國著名軍事記者漢遜·鮑德溫也報道說:「三八線上部署著北朝鮮四個師的主力以及據報是警備旅的兩支部隊。前線上部署著據信是日本造的輕型坦克和中型坦克、蘇聯式一二二毫米野戰炮約三十門,以及其他重裝備,部隊的集結日益明顯了。」報道中列舉的數字究竟有幾分可信,這姑作別論;不過北朝鮮恐怕是配備了能夠立即從防禦轉入大舉進攻的兵力。

  麥克阿瑟退役後,他本人也就這一點提出過證詞。關於戰前北朝鮮軍隊的部署,他曾說:「雙方都耝織了可以稱作輕裝備的部隊。南朝鮮國境警備隊的實力比正規警察強一些,他們當然是警衛邊境的,但是不能與正規軍相比。就我的記憶所及,北朝鮮軍隊中的保安隊編成他們所謂的四個旅,其實力幾乎相當於北朝鮮的正規軍。但是北朝鮮方面還在沿著三八線部署的保安隊後方,組織了新的隊伍。這支隊伍是在嚴密的情形下組織的。總之,北朝鮮軍隊是部署在遠離三八線的地方。那是為了防禦、而不是為了進攻所作的部署。」

  這是一段奇怪的證詞。麥克阿瑟作證說,北朝鮮並未為進攻而部署兵力。這是他被免職之後說的,怎麼能用這番話來解釋美國向聯合國提出這個問題時所指控的北朝鮮的侵略呢?關於這事,斯通也寫道:「北朝鮮方面為什麼不等完全準備就緖之後再發動侵略呢?其原因恐怕威洛比少將會予以說明。」

  一年之後,威洛比所說的下面這段話是與斯通的話前後相呼應的。他說:「數周以來,北朝鮮全部軍隊一直待命出發,沿著三八線做好了隨時可以出動的準備。」美國參議員就美國情報機關的效能問題向艾奇遜提出質問時,艾奇遜說:「我不認為情報工作方面有什麼失誤。」關於北朝鮮軍隊的意圖的情報,迄今常舉的實例是六月二十五日以前提出的兩個報告。其中之一是美國遠東軍總司令的每週綜合情報。這個情報說,一九五〇年三月十日「收到了關於北朝鮮人民軍預定在一九五〇年六月開始侵略的報告」。美國遠東軍總司令指的當然是麥克阿瑟。另外,關於韓國一旦與北朝鮮交戰,美國準備給予多大程度的支持的問題,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康納利接見華盛頓一家有影響的週刊的記者時會發表談話,經東京的英文報紙《日本時報》(五月三日)予以轉載。該報的大字標題是:《康納利預言共產黨軍隊要把美軍從南朝鮮趕出去》。

  不管麥克阿瑟怎樣閃爍其詞,但美國方面確實會頻頻收到關於南朝鮮也許會向北朝鮮尋釁的警報。希倫凱特海軍少將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第二任局長(這一年的十月,他被免職,由大名鼎鼎的艾倫·杜勒斯繼任)。他在任時,曾獲得「美國情報機關幹得不錯」的讚語。華盛頓的情報機關當然知道這些警報。不言而喻,東京的情報部也是知道的。東京的情報機關在朝鮮布下的情報網勢必比華盛頓布下的要多,不論從地理方面來看還是從當地駐軍的直接影響來看,這都是不難想像的。在朝鮮搜集到的情報間或直接發往華盛頓,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認為情報是由東京轉發的,也許更為妥當。正如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各種記錄所表明的,美軍總司令部情報部擁有無與倫比的情報網,是堪稱頭等的情報機關。其中有「反間諜隊」、獨立的坎農機關、以及所謂Y機關等等,共投下數十億圓鉅款,並動員一切機構,專門搞關於中國、北朝鮮和蘇聯的情報,連各種密碼以及來往信件都通過秘密手段搞到手。

  情況既然如此,為什麼偏又給人以遭到了「突然襲擊」的印象,在美國國內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也大吵一通呢?而且,美軍總司令部的氣氛為什麼還悠閒到使根室在星期日去日光遊覽的程度呢?這裡,我不由得聯想到,每當一個犯人蓄謀犯罪時,他總是先設法讓旁人以為他當時不在現場。在這一事件中,美軍把韓國軍隊部署在三八線前面,而且聲言他們始終是處於防禦的狀態,未能預料到北朝鮮的進攻。這就是美國證明自己當時「不在現場」的手法。

  六月二十四日——即戰鬥開始的前一天,聯合國的現場觀察員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出了一份報告,旨在說明「韓國軍隊不可能進行以侵略為目的的戰爭」。這對美國來說,也成了非常合適的「不在現場」的證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