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松本清張 > 日本的黑霧 | 上頁 下頁 | |
十七 | |
|
|
「我認為總裁是被謀殺的。理由是:一、總裁是不是為了和森田信子的關係而受到威脅,並遭到暗算的呢?二、也許兇手是在某車站工會方面的影響之下犯下的罪行,但我認為工會方面不會對總裁有什麼怨恨。」 這以後,加賀山副總裁又把他的意見寫成一篇專論登在《日本》雜誌上,這篇文章的啟發性很大。關於這一點,以後我還要詳細提到。 此外,就是法醫學家對屍體所做的鑒定。 關於下山屍體的意見,東京大學的古畑博士和慶應大學的中館博士是完全相反的,這已是盡人皆知的事了,沒有必要再去詳細敘述。總而言之,古畑博士根據看不出「生理反應」的痕跡這一理由,認為下山是死後軋斷的,而中館博士卻說下山是活著被軋的。不言而喻,所謂「死後軋斷」是指死了以後才被軋的,死人自然不會自己走到鐵軌上躺下來,因此,這是一種謀殺論——即是說,兇手先把下山殺死之後,再讓列車把他的屍體軋斷的。這是醫生做鑒定時所使用的語言,故意不說死者是自殺還是被謀殺;而審慎地使用了「死後軋斷」這樣一個說法。 中館博士這樣反駁他的意見: 「我曾經解剖過緊接著『下山事件』而發生的『三鷹事件』(一九四九年七月十七日晚上,停放在三廳車站車庫裡的一輛電車突然沖了出來,造成六人死亡和十三人受傷的慘劇。這一事件是美日當局為了鎮壓日本共產黨和左翼工會會員而製造的。事件發生後,日本反動政府立即誣指為日共的陰謀,逮捕了日共黨員和工會幹部等十人。在人民的激烈反對下,日本法院於一九五五年六月被迫宣判九名被告無罪,但仍堅持判處被告竹內景助死刑。——譯者注)的六個犧牲者以及某一臥軌自殺者的屍體,發現有以下值得研究的跡象:陰囊、睾丸和陰莖出血。眼瞼部的皮下出血。手腳的皮下出血。就被軋死者來說,並不是個個都有陰囊、睾丸和陰莖出血的跡象,但是被軋死者有這種跡象是值得重視的。據說這次下山總裁的睾丸、陰莖、手背和腳背都有內出血現象。這並不足以說明他是『死後軋斷』的。」 眾所周知,警視廳偵查一科借助于中館博士的這個意見,把它當作採取自殺論的根據。古畑博士卻指責說:「解剖屍體時中館博士既不在場,他也沒有看過桑島博士的鑒定書。那末他是根據什麼來反駁並斷定為自殺的呢?他的用意令人無法理解。中館先生既沒有資料可據,也沒有權利來作這樣的發言。」這一點姑且不論,偵查一科為什麼把古畑博士的死後軋斷論拋在一邊,卻採納了既沒有看到屍體也沒看到鑒定書的中館博士的意見呢? 下山曾到現場附近的末廣旅館去睡過覺,這一點加強了一科的自殺論的論據。但是二科卻認為末廣旅館這一線索是一文不值的。原來發生事件的當天,二科曾調查現場及附近一帶,徹底偵查過有哪些目擊者。但是那時根本還沒有出現末廣旅館這條線索,後來才由一科提出來。二科說這簡直是荒謬。不僅如此,二科還說,在偵查工作的最初階段,該科曾對《白皮書》上所載的「目擊者」當中的幾個做過調查,當時並沒得到《白皮書》上所援引的那些供述。過了那麼久,同一個人卻說起他目擊到了什麼什麼,真是令人吃驚。總而言之,二科完全不信任一科的偵查報告。一開始就認為下山是被謀殺的是偵查二科的二股股長吉武,以及當時在本案中擔任檢察官的佈施,但是佈施檢察官不知怎地以後又倒向自殺論方面去了。 如前所述,知名人士當中,當時的國營鐵道公司副總裁加賀山之雄至今仍然認為下山是被謀殺的。加賀山在《日本》雜誌中闡述他的意見如下: 「我認為出現在末廣旅館的下山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替身。旅館裡的人們並不認識下山。如果使用大致相像的替身,就很容易蒙混過去。從出事起一直到今天,我一直認為下山是被謀害的。下山的屍體被發現時,我憑著直覺感到他是被謀害的。因為下山總裁非常喜歡搜集情報,他常常通過自己的下屬和朋友搜集到我們所不知道的情報,過後又得意洋洋地向我們炫耀說:『我連這樣的事情都知道哩。』因此,知道他有這種癖好的兇手很可能用『請你獨自到三越來,有重要情報奉告,』這樣的話巧妙地把他引誘了去。然後兇手就在三越的地下鐵道脅迫他,把他帶到什麼地方去了。也就是說,下山從三越的地下鐵道被綁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前副總裁加賀山的這段推理是很有趣的,在某些地方也可以看出它的可靠性。因為我認為當時擔任副總裁的加賀山在一定程度上推測得到下山身邊的事情以及他所面臨的危險。對於他的結論,我是持完全相反的立場的,但對他提供的個別資料,我卻頗有同感。 加賀山的文章接著說: 「當時國營鐵道公司正為解雇十二萬人這個重大問題而搏鬥著。當然,裁員並不是什麼可喜的事。但是當時國鐵把從軍隊上復員的人以及從海外撤回來的人員都包了下來,職工總數膨脹到六十三萬名。我們打算把膨脹的人員一下子裁減為五十萬三千五百人,使國營鐵道公司的經營『合理化』(即「產業合理化」。這原是一九二五年開始於德國,以後又由各資本主義國家群起效尤的一種措施,目的在於裁減職工、加強勞動強度以增加資本家利潤。一九四九年四月,吉田茂政府開始執行裁減職工一百五十萬人的計劃,以實行國營和私營企業的「合理化」。——譯者注)。我當時身為鐵道總局的長官,不得不擬定裁員計劃。尤其是,在這次裁員的三年前,在夏秋之交就曾計劃裁員七萬名。當時,伊井彌四郎和鈴木市藏等人(以後他們在共產黨內都升到相當高的地位)還在國鐵裡,他們在共產黨德田球一的直接領導下,對裁員進行了猛烈的抵抗。因此,計劃在眼看就要實現時垮了台。由於有這樣的先例,我們估計這次裁員一定也會遇到相當強烈的抵抗,事先做好了充分的精神準備。尤其令人擔心的是,處在現場激烈鬥爭中的負責人會不會在『使用實力』的過程中吃到很大苦頭呢?我們正在擬定相應的對策。 「在事件發生的約莫一個月以前,即六月一日,下山以總裁身份來到群情激昂的國鐵。他擔任總裁後,馬上就面臨連日與工會進行集體談判的局面。七月二日,他與工會方面進行了最後一次談判。談判席上的氣氛緊張到極點。但是下山總裁告訴工會方面說:『為了國鐵的合理化,計劃一定要堅決執行。』這是他最後的宣告。 「以後就只等實行了。我們決定於七月五日在現場宣佈第一次裁員——七月四日是美國國慶,因此故意避開這一天。四日僅僅宣佈了有關總廳的裁員名單。 「但是另一方面,美軍總司令部的民用運輸局卻命令我們在七月三日以前執行。領導這個部門的官員名叫沙格農,他簡直是個地道的堂吉訶德。這個沙格農對於決定在七月五日裁員一事大為不滿。在七月三日那天,他胸前掛著手槍,喝得醉醺醺地闖進下山公館,謾駡了一通。他原先在美國一家小小的鐵道公司擔任科長級的職務,對鐵道其實並不怎麼在行。一到日本,竟當上了民用運輸局局長。他還說日本的鐵道就是『麥依·瑞歐若德』(英語的譯音,意思是「我的鐵道」。——譯者注)。瞧他這副樣子,簡直就是把日本的國營鐵道看作他私人經營的鐵道。他就以這樣一種心情來發號施令。」 以上引用得未免長了一些,但是從加賀山的這篇文章裡依稀可以看出形成「下山事件」的背景和當時的情勢。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