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弗·福塞斯 > 阿富汗人 | 上頁 下頁 | |
二一 | |
|
|
男孩伊茲瑪特回到阿富汗後,發現他的國家已經面目全非,千瘡百孔。所有的山谷裡,都幾乎沒有一座完整的小石屋。蘇軍的「蘇霍伊」戰鬥轟炸機和「雌鹿」武裝直升機已經摧毀了從潘傑希爾到北方的眾多山谷,那正是沙阿·馬蘇德的戰區——往南方到帕克蒂亞省和興凱山脈。平原上的人們會被阿富汗軍隊和經蘇聯克格勃(KGB)調教過的秘密警察控制或馴服。 但山裡人,以及那些從平原和城裡逃出來加入他們的人,則是倔強的,不好對付的。後來事實證明,他們也是不可征服的。雖然有空中掩護,這是以前英軍入侵時從來沒有過的,但從喀布爾到賈拉拉巴德的一路上,蘇軍正在遭受著當初英國人被自殺襲擊炸得人仰馬翻的同樣命運。 道路很不安全,因為有遊擊隊的埋伏;山區是不可接近的,除非有空中掩護。自從一九八六年九月穆斯林戰士裝備了美國的「針刺」飛彈以後,蘇軍的戰機被迫飛到了高空,但太高了會影響對地攻擊的準確性,而太低了則有被擊落的危險。蘇軍的損失正在不斷攀升,再加上傷病的減員,即使在蘇聯這麼一個有序的國家,士氣也正如同老鷹撲食般下降。 這是一場野蠻、殘酷的戰爭。很少有俘虜被抓獲,蘇軍戰士能很快死去算是很幸運了。山民們尤其痛恨蘇軍的飛行員。如果活捉了蘇軍,他們會將其帶回村子,公開處死。 蘇軍的反應是對一切活動目標——男人、女人、孩子和動物,實施狂轟濫炸和瘋狂掃射。他們漫山遍野地撒下了數以百萬計的空投地雷,最終開創了一個遍佈拐杖和假肢的國度。截至戰爭結束,有一百萬阿富汗人喪生,數百萬人致殘,五百萬人流離失所成為難民。 伊茲瑪特汗在難民營期間懂得了槍械知識,當然,最喜歡的是「卡拉什尼科夫」AK-四七衝鋒槍。這真是一把好槍,這種蘇聯製造的武器,世界上持不同政見分子和恐怖分子所廣泛使用的攻擊武器,現在被用來反擊他們自己了。但美國人提供這種槍枝給遊擊隊是有一個理由的:每一個阿富汗人可以通過從被打死的蘇聯人身上的彈盒來補充子彈,免得在彈藥供應不上時需翻山越嶺長途運送過來。 除了槍枝,其它可選擇的武器是火箭彈,簡單易學,裝彈方便,在中短程距離殺傷力很強。這也是由西方所提供的。 伊茲瑪特汗已經十五歲了,他長大了,渴望著能在下巴周圍蓄上鬍子,山區很快就把他磨煉得無比堅強。人們看到過普什圖山民在他們自己的地盤上健步如飛,跑得像山羊一般快,雙腿似乎不知疲倦,在其它人氣喘吁吁時他們仍能保持正常的呼吸。 當父親把他叫來時,他已經回到家裡將近一年了。父親身邊有個陌生人:臉曬得黑黑的,留著一把黑鬍子,身上穿著一件短短的無袖緊身皮衣,足下是一雙結實的行軍靴。在他身後的地上,放著一個這個男孩生平所見的最大的背包,還有兩根用羊皮包裹起來的管子。他的頭上戴著普什圖人的頭巾。 「這是一位客人,也是我們的朋友。」努裡汗說,「他來這裡幫助我們,並和我們一起戰鬥。他要把這兩根管子交給在潘傑希爾山谷的沙阿·馬蘇德。你做嚮導,陪同他去那裡。」 § 第五章 年輕的普什圖人凝視著這個陌生人。他似乎並沒有明白努裡汗剛才所說的話。 「他是阿富汗人嗎?」男孩問道。 「不,他是英國人。」 伊茲瑪特汗困惑了。這可是夙敵呀。而且他正是古蘭經學校裡的那位伊瑪目經常用惡毒的語言所咒駡過的人。他肯定是一個異教徒,一個基督徒,註定要在地獄裡被燒死的。現在要他去陪同這個人走一百多英里的山路去北方的一個大峽?幾天幾夜與這個人相伴?但他父親是一個好人,一個虔誠的穆斯林,現在他稱呼這個人為朋友。這怎麼可能呢? 英國人搭起兩根食指輕點自己的胸部,用阿拉伯語說:「敬祝和平①,伊茲瑪特汗。」 【①敬祝和平,原文為SALAAMALEIKHEM,穆斯林見面時用的一種歡迎詞。】 父親努裡汗不會講阿拉伯語,即使這條山脈的深處現在有許多阿拉伯支持者。阿拉伯人自成圈子,總是在挖洞,所以沒有必要與他們混在一起、學習他們的語言。但伊茲瑪特曾經一遍又一遍地誦讀過用阿拉伯語書寫的《古蘭經》,而且他的伊瑪目只會說他家鄉的沙特阿拉伯語。所以伊茲瑪特已經學會了這種語言。 「敬祝和平。」他點點頭,「該怎麼稱呼你呢?」 「麥克。」那人說。 「麥……克。」伊茲瑪特試著說。奇怪的名字。 「好,我們喝茶吧。」父親說。他們躲在離他們那座已被摧毀的村莊相隔約十英里的一個山洞的洞口。在洞穴的深處,燃著一堆小小的篝火,因為離洞口較遠,所以不會有濃煙冒出去招來蘇軍的戰機。 「我們今晚睡在這裡。明天早上你們就動身去北方。我去南邊參加阿布達爾·哈克的遊擊隊。在賈拉拉巴德通往坎大哈的路上將會有另一次伏擊戰。」 他們啃了一些山羊肉和米餅,然後就睡下了。黎明前,兩個去北方的人被喚醒後就動身了。他們的旅程是穿越一條條迷宮般的山谷,沿途有一些隱蔽處。但山谷之間是山梁和陡峭的山坡,佈滿了小石塊和葉岩,很少有藏身之處。所以白天最好躲在山谷裡,夜晚再在月光下翻越山梁、走過山坡。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