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偵探推理 > 角落裡的老人 | 上頁 下頁 | |
一 | |
|
|
§ 本書導讀 唐正宇 有幾本通俗偵探小說在手邊,工作之餘,拿來消遣觀賞,以怡情爽腦,增長見識,這也是人生的一種樂趣,它能解煩驅悶,除怨祛躁,對調節身心健康頗有種益。 《角落裡的老人》就是一本通俗偵探小說,它由英國女作家奧希茲女男爵所著。 奧希茲女男爵(1865年~1947年),英國女作家,出生于匈牙利,曾求學於布魯塞爾、巴黎,16歲移居倫敦專攻藝術。 1905年,奧希茲發表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歷史冒險小說《紅花俠》(TheScarlet Pimpemel),在文壇初露光彩;以後又陸續創作相關系列小說達40本以上,使其居於20世紀最受歡迎的通俗文學作家行列。 除歷史小說外,她還寫評論、劇本及偵探小說。偵探小說以短篇為主,如《角落裡的老人》(The Old Man in the Comer)及《莫利夫人》(Lady Molly Robertson-kith)等。 她的重要作品有: 《The Scarlet Pimpernel》1905年, 《I Will ReW》1906年, 《The old Man in the Comer》1909年, 《Beau Brocade》1908年, 《Lady Molly of Scotland Yard》1910年, 《Sir Percy Hits Back》1927年, 《Links in the China of Life》1946年。 對於福爾摩斯,不少讀者均已知曉,那是偵探小說的第一個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是由英國一位不得志的醫師柯南·道爾塑造成型,後來幾乎成了神探的代名詞。 《角落裡的老人》雖用到福爾摩斯的「犯罪解謎,敘述傾聽」的故事模式,但角落裡的老人卻與福爾摩斯大不一樣。 角落裡的老人是後來人們所稱的「安樂椅神探」的元祖,是「不行動的神探」。 角落裡的老人是位坐在咖啡館一個角落裡的怪人,成天無所事事,看看報紙,罵罵世人愚笨,手上不停地把一條細繩結成各種結,然後又將它解開。他既不是公家警探,也不是私家偵探,只是個「場邊評論家」,只根據公眾皆可獲得的資料(主要是報紙的社會版新聞),通過邏輯推理,判斷出疑案的真相。 角落裡的老人對「社會正義」似乎無動於衷,他無意伸張正義,在咖啡館指出元兇之後,他或者讚賞罪犯的智慧,或者嘲笑執法人的愚蠢,最多只說:「吊死他!」但從不行動,也不將真相向警方揭露。 《角落裡的老人》純屬思辨式的「解密破案」的心智遊戲。 § 芬雀曲街謎案 1.遠方來的信 角落裡的老人把杯子推到一旁,身子靠向桌子。 「謎案!」他說:「要是調查罪案用了腦筋的話,絕對沒有謎案這回事兒!」 寶莉·波頓訝異地越過報紙的上方望過去,那對嚴厲冷淡,帶有詢問意味的褐色眼睛停駐在他身上。 打從老人拖著腳步走過店裡到她桌子的對面坐下,她就對他不以為然。大理石的桌面上已經擺著她大杯的咖啡(3便士)、麵包和奶油(2便士),和一碟舌肉(6便士)。 這個富麗堂皇的大理石大廳,是知名的無酵母麵包公司在諾福克街的分店,她現在的這個角落、這張桌子以及大廳的特殊景致,是寶莉自己的角落、桌子與景致。自從她加入《觀察家晚報》(如果您同意,姑且這樣稱它吧!)工作,成為這個舉世知名、大家稱作「英國新聞界」的一員,從那永難忘懷的光榮日子開始,她總在這兒享用值十一便士的午餐和一便士的日報。 她是個名人,是《觀察家晚報》的波頓小姐。她的名片上印的是: 寶有·傑·波頓小姐 觀察家晚報社 她訪問過愛倫·泰瑞小姐、馬達加斯加的主教西蒙·希克斯先生,也訪問過警察局長。最近一次在馬博羅府邸舉辦的花園宴會,她也在……在衣帽間裡,這也就是說,她在那兒看到西古咪女士的寬帽、隨你稱作什麼小姐的遮陽帽,還有其他各式各樣新潮、時髦的玩意兒。這些都以「貴族與衣著」的專欄,被詳盡寫人了《觀察家晚報》的晚報版上。 (這篇文章署名的是M.J.B,可在這家每份半便士的大報的檔案裡找得著。) 是這些理由,也基於其他一些原因,寶莉對角落的老人生氣,同時盡任何一對褐色眼睛之所能,以目光明明白白地告訴了他。 适才寶莉正在看《每日電訊報》的一篇文章,那文章有趣得令人激動。她對它發表的議論是不是給人聽見了?可以確定的是,老人說的話的確是對著她的想法而發。 她看著老人,皺皺眉,然後笑了。《觀察家晚報》的波頓小姐有強烈的幽默感,在英國新聞界裡打滾了兩年,這份幽默感還沒被消磨殆盡,何況老人的外貌足以讓人有最乖違的幻想。寶莉心裡想,她從來沒有見過這樣蒼白瘦弱的人,發色淺得這樣可笑,還被平平整整地梳齊蓋住頂上一塊明顯的禿。他看來羞怯又緊張,不停玩弄手上的一條細繩;他瘦長顫抖的手指把那條細繩結起又解開,做成各種精巧複雜的結。 仔細端詳過這個怪異有趣人物的全身上下後,寶莉可親了些。 「可是,」她這麼說,語調和氣但不失權威:「這也算是消息靈通的報紙了,上面這篇文章可以告訴你,光是去年就有不下六樁罪案讓警察完全亂了頭緒,這些犯案的人至今都還逍遙法外。」 「對不起,」老人溫和地說:「說警方完全沒有謎案,我一點也不敢這樣暗示;我只是說,如果用腦筋來辦案,就不會有謎案了。」 「就連芬雀曲街謎案也一樣,我想。」她諷刺地說。 「最不可能成為謎案的,就是所謂的芬雀曲街謎案。」老人靜靜答道。 過去一年來,那件懸奇而被大家稱為芬雀曲街謎案的罪案,早已把每個有思考能力的人攪得一頭霧水。這案子對寶莉造成的迷惑也不小,她深深為之吸引著迷,對這樁案子仔細研究,自己假設推論,不斷思索,還曾經寫過一兩封信給報章雜誌對這件事的各種可能性做假設、辯證、暗示並提出證據,而其他的業餘偵探同好也同樣胸有成竹地提出駁斥。因此,角落裡這個怯生生的人的說法特別讓她惱怒,她於是反唇相譏,絕對要完全擊潰這位自鳴得意的傢伙。 「果真如此,你不把你珍貴的意見提供給我們努力想破案卻亂了方向的警方,真是遺憾哪!」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