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自清傳 | 上頁 下頁
四四


  這些,朱自清都看到了,他晝夜不安地思考著,他為敵人的猖狂和群醜的無恥感到無比憤怒,但他又想不出解決這一重大矛盾的辦法,因此心情十分痛苦。12月6日,他給天津《立報》副刊《言林》編輯謝六逸寫了一封信,表露他內心的憂憤和思慮。謝六逸貴陽人,系文學研究會的幹部,朱自清和他素有交往。信裡這樣寫道:記者先生:……近來的北平,先生是知道的,北平秋天本來最有意思,今年卻烏煙瘴氣。烏煙瘴氣還不如風聲鶴唳的好;今年和前年五月那一回簡直不同,固然可以說一般人「見慣不驚」,但怕的還是「心死」吧。這回知識分子最為苦悶,他們眼看著這座文化的重鎮,就要沉淪下去,卻沒有充足的力量挽救它。他們更氣憤的,滿城都讓些魑魅魍魎白晝搗鬼,幾乎不存一分人氣。他們願意玉碎,不願意瓦全。但書呆子的話,怕只有書呆子來理會吧。

  所謂「前年五月那一回」,系指1933年日寇侵犯東北,吉鴻昌、馮玉祥等愛國將領在張家口組織察省民眾抗日同盟軍奮起抵抗,得到北平和全國民眾支持事。今年「讓那些魑魅魍魎白晝搗鬼,」即指「華北事變」中一系列醜劇。他為這一文化重鎮的行將淪亡感到悲哀,對那些沒有「人氣」的現實感到氣憤,他和許多正直的知識分子一樣,願為民族的前途的前途去作寧為玉碎不求瓦全的鬥爭。

  信發出後的第三天,北平爆發了震驚世界的「一二·九」運動。

  歷史上許多事件的發生,常是既有它的必然性,也帶有一定的隨機性。

  先是學生們聽到一個傳聞:國民黨政府將於12月9日在北平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這真是到了「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書桌」的地步了。北平學聯立即在12月8日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明天舉行大規模的請願遊行。12月9日,北平天寒地凍,朔風怒號,數千名大中學生冒著嚴寒,衝破反動軍警層層封鎖,高呼「反對華北自治運動!」「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保衛華北!」等口號,從四面八方湧向新華門,向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請願。當他們的合理要求遭到官方無理拒絕時,遊行指揮部決定將請願改為示威遊行。

  起來,不願作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

  遊行隊伍一路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向前挺進,當他們進入西單時,突然遭到預先埋伏在這裡的軍警的襲擊。學生英勇抵抗繼續前進,市民也踴躍參加,隊伍壯大到四五千人。當愛國群眾準備到「冀察政務委員會」即將成立的地點外交大樓示威時,宋哲元調來大批軍警,用水龍、大刀、木棍向手無寸鐵的學生施暴。頓時,王府井大街水血混流,慘不忍睹。清華和燕京的隊伍被堵截在城外,在寒風中苦戰了一整天。

  就在這一天,學生中有100多人受傷,30餘人被捕。年輕人以血肉之軀將中國歷史推進到一個重要關頭。「一二·九」之後,學生們仍繼續鬥爭。他們罷課,發表宣言,明確提出「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內戰,要求一致抗日。14日,《立報》以《北平消息》為題,發表了朱自清給謝六逸的信,在知識界獲得良好的反應。也就在這一天,北平報紙披露,「冀察政務委員會」將於12月16日宣告成立。是可忍孰不可忍。16日,萬名愛國學生再次上街遊行,清華、燕京等校學生清晨六時便頂著刺骨寒風出發,又被軍警拒于西直門、阜成門外,他們便越過鐵路再奔西便門,發現城門又被關閉,於是他們便英勇地衝開城門進入市區,和各路遊行隊伍會師天橋,召開了萬餘人參加的市民大會。通過了「不承認冀察政務委員會」、「反對華北任何傀儡組織」、「恢復東北失地」等決議案,一致要求組織民眾共同抗敵。大會又決定會後到外交大樓示威,當遊行隊伍行至正陽門、宣武門時,又遭到反動軍警的血腥鎮壓,全市學生被捕的有30餘人,受傷者近400人。

  這一天,朱自清和其他兩位教師一清早就跟著學生隊伍遊行,看到軍警戒備森嚴,他很想勸說學生返校,但當他們奮不顧身沖城時,便打消了這個主意。這時期,朱自清思想十分複雜,相當矛盾,他對政府鎮壓學生十分不滿,16日遊行後回到家裡,心中還憤憤不平,在《日記》中他寫道:聞學生多人在城內受傷;最近二次遊行中,地方政府對愛國學生之手段,殊過殘酷。

  但他對這一場鬥爭意義的理解卻不十分深刻,對蔣介石政府本質的認識也不清楚。這同他多年來從中和主義思想出發,採取不黨不群、不偏不倚的中立態度有很大的關係。1935年就在腥風血雨中過去了。「一二·九」、「一二·一六」的愛國行動,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的賣國投降活動,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改期成立,它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鬥爭的展開,使愛國運動如大海狂濤,洶湧澎湃,進入新的高潮。寒假開始後,和平津其他學校一樣,清華學生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號召,組織「南下宣傳團」,沿平漢線兩側,深入農村,向農民宣傳抗日救國的革命道理。2月,清華也建立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的組織,團結先進青年為停止內戰、實現民主、一致抗日而進行不懈的鬥爭。

  學生的愛國熱情,激勵著朱自清,他情緒昂奮,熱血沸揚,雖然眼下半壁江山胡塵蔽天,可他並不悲觀,他從這些年輕學生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懷著激動心情,寫了一首《維我中華》:

  青年人,慎莫忘,天
  行有常,人謀不臧,
  百余年間蹙國萬里,輿圖變色切中腸。
  青年人,莫悲傷!
  臥薪嚐膽,努力圖自強。
  ……
  獻爾好身手,舉矢射天狼,
  還我河山,將頭顱一擲何妨?
  神州睡獅,震天一吼熟能量?
  維我中華,泱泱大邦!
  原田月無月無,山高水長,
  雞鳴膴膴風雨晦,莫彷徨,
  三軍奪帥吾儕不可奪志,
  精誠所至,金石難擋。
  有志者,事竟成,國以永康。

  1936年春,北平大中學生聯合歌詠團於太和殿廣場舉辦露天音樂會,他們把這首激勵救亡的詩譜了曲子,由600人組成的合唱團,向廣大市民演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