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曾憲梓傳 | 上頁 下頁
八四


  「中國人是聰明刻苦的。香港能取得今日這般輝煌的成就,都是靠香港的中國人靈敏的商業觸角、智慧的頭腦,勤奮的雙手所創造,因此香港人完全有能力管好香港,香港的繁榮穩定更需要香港的工商界、勞工界、以及其他各階層人士,團結一致,為建設更美好之香港而努力。」

  決心為香港平穩過渡的曾憲梓在接受國務院港澳辦公室、新華社香港分社聘請擔任港事顧問時說:「我會盡個人的能力,主動聽取香港同胞的意見,如實反映他們的呼聲和要求,和大家一起為香港的繁榮和發展創造一個穩定安逸的環境。」

  不僅如此,身為全國人大常委的曾憲梓還要求香港各界為九七年的平穩過渡修橋鋪路:「對於九七年七月一日這個日子,有的人看成是香港的『大限』,更多的人則把他看成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時刻,因為到那一天,英國將結束其在香港一百五十年的殖民統治,中國人民將可一洗民族恥辱,收回香港,並繼續保持和發展香港的繁榮穩定,使這顆東方之珠更加璀燦。」

  「現在已有不少港人,為那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預定酒席,作為炎黃子孫,當然對香港回歸祖國感到高興。」

  「舞照跳、馬照跑」只是對九七後港人保持原有生活方式的形象描述,其實,保持原有生活方式的意義並不在於表面的生活方式,而是在於和這種生活方式相配合的經濟成就。我覺得,香港工商界委實應該把握良機,在經濟領域創造更高的成就。」

  曾經有人間曾憲梓:「如果當初,你不是去香港發展,而是繼續留在國內,可能過的是與現在澗然不同的生活,如果真是這樣,你會感到滿意嗎?」

  曾憲梓笑了笑,回答道:「如果留在科學院,我可能一輩子會呆在試驗室做研究工作,幹到現在,最多也只是個試驗室主任。但我也會很快樂、我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

  「比如以前,我曾經希望擁有一間千余英尺的房子、一間屬￿自己的廠房、一輛代步的車,通過一步一步的努力,這些希望都一一變成了現實。」

  「所以像這樣每前進一步,我都很滿足,也發自內心地感到開心,但高興之餘我還是繼續奮鬥,繼續為下一個目標而努力,所以我總是快樂的。」

  曾憲梓從來不否認自己熱愛共產黨,他說:「從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來看,特別是現代史的發展進程之中,中國最強盛、中國人在國際上地位最高、最受尊敬的應該是今天這個大時代。而領導今天這個大時代的便是中國共產黨。」

  除了信仰共產黨之外,愛國愛港的曾憲梓還信佛。不過曾憲梓信佛不是那種頂禮膜拜式的迷信,而是尊重佛教比如人心向善之類的處世為人的道理。

  至於香港人篤信的風水方面,曾憲梓曾經坦率地承認年輕時不信風水的他,現在開始有一些相信了。但是卻非迷信。

  他只是憑感覺。走進一個房間,如果感覺舒適,那麼風水就好,如果感覺不舒適,那就是風水一定有問題。

  當年金利來的公司總部還在九龍土瓜灣的時候,曾憲梓一走進自己辦公室的門,發現裡邊的窗戶是由一小格一小格的小窗組成的,顯得既小氣又不舒服。

  曾憲梓便馬上將其拆掉,換上一塊完整的大玻璃窗。由此一來,外面的世界一覽無餘,而且外觀的感覺就像一幅天然的圖畫一樣,覺得又舒服、又開心。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成功人士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他們超人的膽識、不可多得的智慧以及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之外,更關鍵的就在於他們在豐衣足食之餘,還能夠至真至誠地擔負起社會的責任,關心他人的疾苦。

  這一如中國古代哲學家老于所說的:「天之道,舍有餘,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割不足以奉有餘。」

  奮鬥一生、悟出真諦的曾憲梓明辨天人之道的天壤之別,他的選擇正好遵循了這條「舍有餘,補不足」的回歸自然的大道。

  逾十億身家的曾憲梓雖然做慈善事宜、公益事宜的時候相當大手筆,但他的日子卻過得十分的淡泊。

  今日的他,已經虔心向佛,並開始吃素。對他來說,能夠在忙裡偷閒的日子裡到靜溢的海邊漫步、諦聽海浪的低吟便是他最大的人生享受了。

  人生的歷程,起落崎嶇。要想在這個「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的世界裡、發展自己的事業決非一日之功壘就長城。

  在曾憲梓成功的背後,就是他為人處事時所顯現的獨特的精神與魄力。

  曾憲梓對事業有超乎常人的投入感,那種在強烈信心驅使下所爆發出的渴求成功的願望;那種在從小到大的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永不鬆懈。永不氣餒的鬥志;那種勇於創新、不斷創新的進取精神,就是今天的曾憲梓得以取得成功的全部因素。

  歲月如流。人生悠悠。

  九十年代的香港與當年曾憲梓創業時的香港已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當年的曾憲梓由零起步,成敗都沒有損失。然而在今日這個突飛猛進的世界裡,要守住並發展金利來市值四十億的江山,確實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曾憲梓由此更加感覺到任重而道遠。

  一直以來,凡事秉承「用心、專心、誠心」的曾憲梓似乎擁有一雙點石成金的妙手,做任何事情要麼不做,要做一定會做到最投入、做到最好。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長期的過度勞累,使曾憲梓常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以至於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慨歎:「現在好遺憾,當我面對很多的事情,有勇氣、有計劃、有信心去面對時,我卻沒有充沛的精力。我沒有好的身體。這是我最不原諒自己的地方,我常常替自己可惜。」

  金利來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奇跡。

  曾憲梓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傳奇。

  一九九四年歲末年初的日子裡,就在身心疲憊的曾憲梓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的時候,命運之神神奇地眷顧了他。

  一個具備超前意識和養生手段且十數年來將練氣功和佛學、道學、易經、中醫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尋「中國龍文化」之玄根的神秘使者,奇跡般地使曾憲梓的身體狀況回復正常,甚至重新煥發出生命強盛的活力與生機。

  一九九五年二月十日,在神秘使者的親臨指導並陪同下,為排除體內濁物。消除病毒而禁食七天的曾憲梓仍然以炯炯有神的目光、精力充沛的身體登上了前往北京參加「預委會」的飛機。

  就在那一瞬間,心態平和的曾憲梓突然穎悟出東方民族邁向成功之路的玄機——天人合一,以行天下之大道。

  他不禁想起神秘使者給他講述的「達摩過江」那幅畫——畫中再現的是佛祖釋迎牟尼的弟子也就是禪宗第一世祖達摩禪師過江時的情景:

  達摩過江,江上波濤洶湧;達摩踩著江上飄忽不定的蘆葦,表情平和、神態自若地過江。

  此時此刻,達摩面部的表情一如閒庭信步般的安逸,與腳下洶湧的波濤、翻轉的漩渦呈現出鮮明的對照。

  這幅動人的畫面並非只是為了證明達摩功力的深厚,而是蘊涵著這樣一個玄機:人生猶如達摩過江,是一個人人必須經歷的由此岸到達彼岸的過程,而無論知或不知,都經歷在生死之間、沉浮之間、禍福之間,這時候,每走一步,都必須小心謹慎:每走一步,都必須以最為平和的,積極的心態去但然面對……個中神情安逸的曾憲梓淡淡一笑,漸漸禪定下來,進入另一種超然的境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