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曾憲梓傳 | 上頁 下頁
八三


  為濃烈的鄉情所感染的曾憲梓和黃麗群也聲情並茂的即興表演他們拿手的夫妻對唱「夫妻雙雙把家還」,將整個喜慶活動推向高潮……幾天之後,當曾憲梓攙扶著母親到祖屋後面的先尊墓前酬拜先德並準備和母親一起離開家鄉返歸香港的時候,曾憲梓敬愛的母親藍優妹,因病在故鄉梅州市碎然去世。

  這是回鄉參加自己一年一度幾十項捐贈落成典禮活動的曾憲梓萬萬沒有想到的,幾天來,精神爽朗的母親到那裡笑到哪裡,甚至元宵節曾憲梓為梅州父老贊助的煙火晚會,母親也開心地從頭到尾地看完……曾憲梓一下子從駕歌燕舞的喜慶之中跌落進失去母親的巨大悲痛裡。他想起母親含辛茹苦、艱苦備嘗的一生、想起給自己人生的種種教誨,心裡更是說不出的難過。

  一直以來,母親是非常關心家鄉建設和樂於助人的。對於曾憲梓的每一項愛國愛鄉的義舉,母親從來都是既讚賞又支持。

  在曾憲梓的內心深處,有一個為母親感到的最大的遺憾——精明能幹的母親沒能認識字,如果母親有文化,將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

  不過,母親雖然不識字,但卻也有一個自己記事的小本子,裡面是她自己發明創造的各種符號,圈圈點點,記下了所有親戚朋友的名字,別人看不懂沒有關係,她自己就經常給世界各地的親戚朋友打電話。

  到今天,善良慈愛的母親離開曾憲梓已經快一年了,而曾憲梓對母親的思念仍在魂牽夢索之中……

  【第二十部分 注目未來】

  用感官所捕捉的世界是有限的
  用心靈所感知的世界是無限的
  用雙腳和心靈所踏出的都是未來的路

  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曾憲梓與他一手創造的金利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曾憲梓說:「我一生如果有成功的話,那最大的成功就是創造了金利來這個高質素的世界名牌。雖說創名牌不容易,保名牌更不容易,但我有信心,只要產品上標有『金利來』這三個字的,那它一定是一流的貨品。」

  「金利來是中國人創造的,它為中國人所用也是理所當然的。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要把更多中國人生產的高質素產品,打到國際市場上去。」

  對金利來而言,這個牌子如此受歡迎除了牌子自身絕對的品質保證外,與曾憲梓忠貞報國、精減為商也有很大的關係。

  甚至可以說,金利來離不開曾憲梓、曾憲梓也離不開金利來,金利來這三個字值三個億、曾憲梓這三個字也值三個億。

  香港立法局議員、金利來集團公司董事黃宜弘博士曾經高度讚揚曾憲梓:「為人有遠見,做事有膽識,對自己要求高,對社會有強烈的責任感,具有體育家不怕失敗,頑強拼搏的精神。」

  作為一個運動員,與其他人最大的分別就是不怕輸。

  他們走向事業峰巔的歷程就是在嘗盡輸的味道之後,再靠頑強的意志力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一次一次地拼。一點一滴的贏,直到實現圓滿的成功。

  從童年時期就與運動結下不解之緣的曾憲梓,無論是在運動方面、還是在為人處事方面就已經充分體現了他——不怕失敗、排除萬難,努力爭取勝利的體育精神。

  當年在最艱難的情況下,獨立創業的曾憲梓常常給人看不起,但他從來沒有因此而灰心,反而化壓力為動力,不斷進娶不斷創新、直到成功。

  在今天,曾憲梓仍然保持這種只爭朝夕的心態,永遠給自己一個壓力、一種永不言輸的緊迫感:「我比你們誰都低一等,但我比我自己永遠高一等。」

  擁有今日驕人成績的曾憲梓是憑著一股楔而不舍地韌勁逐步達到成功的。他說:「從學做生意的那一天開始,雖然曲曲折折、經歷不少磨難,但我對自己每一步的成功還是很滿意的。」

  「不過滿意之後,不是停滯不前,而是在這每一個成功的鼓舞下,規定自己繼續努力、繼續奮鬥,我可以說沒有絕對明確的一成不變的目標,我的目標實際上是無止境發展的。這就意味著我必須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曾憲梓的奮鬥不止並不僅僅是體力上的奮鬥不止,更包括他充滿智慧的頭腦對於人生中所面對的各種命題:如目前的政務、商務以及一些社會工作等等,作永不休止的思考。

  而且,或者是慣於思索的緣故,對於怎樣有效率地善用大腦,曾憲梓甚有心得:「腦子在晚上半夜時最好用。我創業至今的很多好計劃、解決困難的許多新奇招法全部都是夜半三更的產物。」

  「這時候躺在床上考慮事情,感覺就像世界在你面前,你的思路既清醒又開闊,白天再難解決的問題,在這種觸類旁通的境界裡,便可以一一迎刃而解。」

  在今天,香港人最喜歡談論而且也是最善於談論的就是信心問題,不少目光遠大者在其他的人以信心為理由將大塊資產轉移到國外且不願意對香港社會作出更多的承諾的時候,仍舊保持絕對的相信,利用自己的資產、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用實際行動為急需繼續繁榮穩定的香港,投下信心的一票。

  這種情形,就像曾憲梓所一針見血地指明的:「港人的信心問題,既不在英國,也不在中方,重要的取決於香港人本身。」

  「假如你本身對香港缺乏信心,任何風吹草動,你都會草木皆兵的。反之,你很但然,並落足眼光,把住這難得的機會,幹他一場,便又是一番景象。」

  對於曾憲梓的字字真言,香港《紫荊雜誌》有過這樣一段精采的描述:「事實上,這是他的經驗之談。」

  「一九八二年,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艱巨的談判。市面上『未世心態』畢呈,不少商家紛紛向海外轉移資產。可是這個領帶業鉅子,在眾人愕愕的目光中,毅然將原擬投資美國的百萬美元,轉投到粵東山區梅州市。不到兩年,中國大地上最先進的領帶生產企業,在鞭炮聲中開業了。」

  「……今日,『金利來』、『銀利來,產品,已走進神州的千家萬戶。十一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向他敞開歡迎的大門。」

  「當一些同行們對曾憲梓的『捷足先登』作出複雜的反映時,他們可曾想過,即使在做一些商業性決定時,也需要一點政治眼光和魄力呢?」

  作為全世界華人企業家中的佼佼者,作為從經濟舞臺成功步入政治舞臺核心人物,曾憲梓深感責任重大的同時,更經常為國家經濟的振興出謀劃策、為香港前途勞心又勞力、四處奔走。

  曾憲梓不斷呼籲「愛國愛港者應團結」。他說:「香港離不開內地的支援,內地離不開香港的配合,如果大陸局勢動盪,香港焉能獨善其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