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曾憲梓傳 | 上頁 下頁


  到了下午的時候,小憲梓的肚子餓得「咕咕」直叫。本來忍一忍也是可以的,和鄰家的小朋友玩玩「過家家」之類的遊戲,也比較容易對付。而且這段時間也是這麼飽一餐、餓一頓的過來的,偏偏這時候村裡面傳來了賣「味酵飯」的吆喝聲,並有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酵飯」是客家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風味小食,它以粘米為原料,將白米浸透後,磨成濃漿,加上調味,倒入碗中蒸熟後,或放上鼓油,用竹刀一塊一塊劃碎來吃,或放涼後切成一片一片的,用熱油鍋煎成兩面赤,再點上酸甜辣醬吃。

  小憲梓看見村裡面大大小小的孩子們,紛紛拉著大人的手,爭先恐後地買來吃,他盯著一點一點消失的鄰家小孩口中的美食,想起媽媽曾經告訴過他的:「細狗,我們雖窮,但窮得要有志氣,不能偷人家的東西,小時候偷針,長大了就會去偷金。

  「就是人家給的,也不能隨便要,而且人家吃東西的時候,不應該看。」「有志氣的孩於就是不會給人家瞧不起。」

  在客家,無論窮人家富人家的孩子,特別是男孩,除了請知書識字的先生取一個十分文氣的名字外,大人們常常會給家裡的小孩子取一個小名,而且是用貓、狗、虎、牛等動物名稱來命名。據說這樣的孩幹好養活。

  曾家自然不會例外,憲概、憲梓倆兄弟被母親用最容易成活、最勤勞聽話的狗來命名,並分別冠以「大狗,小狗」的美稱。

  充滿渴望的小憲梓想到媽媽的話,覺得很為難。

  小孩子哪有不看人家吃東西的,特別是當他自己沒有吃的,並且也沒有吃過的時候。如果是平時的日子,小憲梓碰見人家的小朋友吃東西,就會想起媽媽的話,就不會再看。

  但是這次似乎不大一樣,他的視線很難離開那個充滿誘惑的地方,小憲梓不由得給了自己一次機會,他靈機一動,只要我不給人家看見,人家就不會說我沒志氣,瞧不起我。於是,小憲梓躲在土牆的外面,一邊看著其他小朋友吃,一邊直咽口水。

  這時候,同村一位叔母路過小憲梓身邊,正好看見了饞涎欲滴的小憲梓,好心的叔母知道憲梓的媽媽挑鹽去了江西還沒有回來,她非常心疼這個苦孩子,就去買了一個「味酵飯」,一邊塞給小憲梓一邊說:「細狗,你吃吧,我請你吃一個。」

  小憲梓想著媽媽的話,實際上他非常想吃,但他還是以最快的速度將一雙小手藏在身後,並漲紅著小臉說:「叔母自己吃吧,我不餓,不要。」

  叔母知道平日裡憲梓的媽媽對小憲梓的管教,就很認真地告訴憲梓道:「細狗,叔母是自家人,叔母給的東西可以吃。」最後小憲梓還是吃了這個「味酵飯」,並且這種甜絲絲、香噴噴的感覺從此永遠地留在他兒時的記憶裡。

  童年,對於一個貧苦的農家小孩子來說,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挑戰。

  小憲梓在母親終日擔著的籮筐裡、在家鄉的田壟上、在泥巴和青草混合的土地上一天複一天,一年復一年地長大了。

  才五、六歲的孩子,已經能夠做上各種雜糧煮成的稀飯,給他在田裡、地裡辛苦勞作的母親放工回來吃了。

  最讓小憲梓記憶深刻,也令他十分難受的,就是在冬天的晚上,一家入裹著被睡覺的時候。其實那很難說是棉被,它只不過是由一層層補了又補的破布堆積而成。

  因為太沉重,每次睡覺的時候,小憲梓老是將自己上半個身於沖出來,也老是被擔心他受涼的母親給塞進去。

  這種艱苦的日子,對於正在成長的小憲梓來說,起到非比尋常的鍛煉作用。使得他對於接下來的漫漫人生當中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都能勇於面對,也能善於面對。刻苦耐勞的母親是小憲梓成長的最佳榜樣。

  今天的曾憲梓認為自己不怕困難,遇事沉著冷靜、又好鑽研的性格,很像他的媽媽。因為對於父親,他實在是不瞭解。只是常常聽母親說父親是一個很勤勞、很老實的客家人。

  曾憲梓的母親雖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但她無論什麼樣的農家活,而且不論是男人幹的,還是女人于的,她全都會幹,並且幹得十分漂亮。

  在鄉下,每季收割完之後,便有一種被客家人稱之為「搭杆棚」的農活。

  幹這種農活,首先必須打下四個木頭柱子,上邊架起木頭,中間空出一條心,再在上面一層一層地堆滿專門為牛儲存糧食的稻草,有經驗的人可以將草垛堆得非常高,就像一個架在空中的漂亮的稻草房子而且下面的柱子可以用於拴牛,也可以為下面的牛遮擋風雨,在冬天的時候,還能順手拿稻草喂牛。

  這樣的活,一般的客家男人都很少去幹,女人更是不敢幹。但膽大心細、心靈手巧的母親卻敢幹,而且幹得非常好。

  她很會掌握力度,使草垛保持平衡。幹這種活很危險,必須重疊得很好,稍不小心,就會倒塌並摔壞人。

  村裡的人常常稱讚能幹的母親,也喜歡笑著逗小憲梓:「細狗,你看你媽媽多本事,你長大了是不是也這麼本事呢?」

  小憲梓看了看正笑眯眯地望著自己的母親,很牛氣地對村裡的人說:「我媽媽會教我,我也會跟我媽媽學,我長大了也會很本事。」

  懂事聽話的兒子永遠是母親心靈的安慰,即使母親獨力承受的苦痛,有時是平常之人所無法想像的。曾經有這麼一幕情景,深深地印烙在小憲梓的記憶深處。

  那是一個天寒地凍的冬日,母親由於經常赤腳下田,雙腳生了凍瘡,並裂開一個個露出紅肉的裂口,再赤腳下田的時候,痛得鑽心。

  如果用膠布貼上傷口,下田的時候一沾水就會悼,而且母親也捨不得花錢買膠布。母親想到第二大還得下田,如果不處理一下,裂口會越來越大,於是母親決定用鐵針和棉線來縫合它。

  母親將雙腳泡進熱水裡,等裂口上的皮膚泡軟之後,再咬著牙一針一線地將裂口縫起來。每逢一針,鮮血直流。蹲在旁邊的小憲梓,也心痛得眼淚直流,他實在不忍心看到他所敬愛的好媽媽受這樣的痛苦,他流著熱淚央求他的媽媽:「不要縫了,媽媽。大痛了。媽媽,求求你,不要再縫了。」

  母親忍著痛安慰兒子說:「傻孩子,不縫好怎麼辦呢?裂口會更大更痛的。沒事的,忍一忍就過去了。」

  小憲梓似懂非懂地覺得,窮苦人家的日子實在是過得大痛苦大艱難了。

  他不由得想起曾經看見過有錢人家的女的,不僅有鞋穿,而且鞋子上還繡著小花,他也希望媽媽有這麼一雙鞋子,於是他告訴媽媽他的願望:「媽媽,我長大了要掙好多好多的錢,要給媽媽買新衣服、新鞋子,而且鞋子上還要繡有小花的。」

  母親看著小憲梓一副認認真真、傻裡傻氣的樣子,又覺得開心又覺得好笑,她甚至忘記了腳上萬箭穿心般的疼痛,以至於不住笑了起來……農忙的時候,是憲概、憲梓兄弟倆一年中生活得最好的日子。

  雖然是用母親辛勤勞動換來的,但是香噴噴的美食的滋味兒實在是難以抗拒。畢竟,他們還是泡在苦水中的兩個孩子。

  在這樣一個季節裡,母親成了村裡村外的大忙人。好多人家不會犁田。耙田,而能幹的母親卻犁田、耙田樣樣出色,於是很多人家都來請母親去幹這些犁田、耙田的農活。

  這樣的活很累,既要付出體力,又要付出巧力,但是憲概、憲梓兩兄弟非常喜歡。因為客家人常說:「駛牛皇帝,做事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