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張學良傳 | 上頁 下頁 |
七八 |
|
在綏遠的抗日將領傅作義,早在1928年就曾得到張學良的保護,從那以後,二人關係一直很好。綏東抗戰爆發後,張學良不僅在政治上給予聲援,而且還派一個騎兵師前往援助,所以對西安事變傅作義積極支持,態度鮮明。12月24日,他還親自乘飛機來西安,後來只是因為飛機迷航,在途中耽誤了時間,而這時張學良也已送蔣回南京了,二人才沒有見面。 時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掌管晉、綏兩省的山西地方實力派閻錫山,則是另一種類型。在西安事變發生的前幾年,他是搖擺不定的,他一會兒與日本人勾搭,一會兒擁蔣反共;一會兒表面服從蔣介石,暗中卻積極支持張學良、楊虎城聯共抗日,甚至與共產黨也有一些秘密交往。著名的老共產黨員彭雪楓、薄一波等在此期間都曾在山西工作過,並與閻錫山有過一些接觸。可是西安事變發生後,他卻變了臉,連呼「驚痛」,一片責難之聲,如在複電中說:「……兄等此舉,增加抗戰力量乎?抑減少抗戰力量乎?……移內戰為對外戰乎?抑移對外戰爭為內戰乎?……兄等能保不演成國內之極端殘殺乎?……」後來,根據孔祥熙的請求,擬派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山西省清鄉督辦徐永昌去西安,以調停南京政府與西安的爭端,張學良斷然拒絕了,並對部下說:「要閻錫山來做保證人,是不必要的,我們是好漢做事好漢當,自己的事兒自己了。我們不請客,更不請閻錫山那樣的客,他對我們只是滿篇責備,毫無半點同情。他把他給我們的電報還全文抄送南京,登在那裡的報紙上,向南京政府討好,這樣的人我們不同他共事,不讓他投機取巧找便宜。」⑿ ⑿申伯純:《西安事變紀實》,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出版。 在冀察的宋哲元、山東的韓複榘和新疆的盛世才,也都有抗日要求,但由於他們各自的特殊情況,最初不敢公開表態,等看到事變將會和平解決時,才發了通電,如宋、韓12月23日在向全國發出的聯名通電中,就主張保證蔣介石的安全,事變應政治解決,避免軍事衝突。西安事變爆發後,《新疆日報》曾發了「號外」,人們都認為盛世才一定會發通電支持張、楊的。他在當時有表示贊同之意,只是由於看到蘇聯不歡迎這一事變(蘇聯《真理報》對西安事變作了歪曲事實的報道,認為是反對中央政府的叛亂,英、美、德、意、日等國都跟著指責張學良;有的是因情況不明,有的是別有用心),對張學良有所指責,他才又改變了態度。對此人在西安事變後的急轉,周春暉有如下評述: 盛世才為了測驗部屬思想趨向,於西安事變翌日,在都署西大樓召集駐省少校級以上軍官及各機關正副首長,當場出了三個題目:一、張副司令兵諫蔣介石這項措施是否正確?二、張副司令此種舉動是否響應本督辦七項救國綱領?張副司令此種舉動是否以下犯上?給與會者每人發白紙一張,要他們記出一、二、三題號,下面按個人認識,注明「對「或「不對」,然後簽上答者姓名。收卷後,盛看過即令寫「不對」的人舉手,這些人大都是軍人。盛當場講:「你們不要以為部下扣長官都是以下犯上,這是舊觀念,不對。我以後如果反革命,你們也可以這樣對待我。」 可是就在這天晚上,他……知道蘇聯方面對西安事變持否定態度,指斥張學良行動不當。回來後立即囑排字房把已排好的社論拆掉,對西安事變不作論述,並說那天測驗的事不要再提了…… 按(原作者按語):一九三六年張學良曾派代表栗又文、車向忱等來新疆。盛曾表明他抗日救國的主張,並希望西北各地當局在這個問題上合作。但西安事變的發動,他事前並未與聞,事後最初估計,至少西北各地會與南京決裂。所以先來測驗一下部屬心理,並進行說服。 但因蘇聯對事變的否定評價,而他個人又不能出爾反爾,只有不再評述,不表示態度了。在他公開反革命後,他對他的友人曾談過這件事,說他在西安事變時險些上了當,弄得八方不是人。並說政治領導者,尤其握有兵權的人,不能犯衝動,張學良就吃了好衝動的虧,在衝動下把蔣介石扣起來,在衝動下又陪蔣去南京,結果把偌大的東北軍都輸光了。)⒀ ⒀周春暉:《西安事變後盛世才的急轉》,見《西安事變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這一記載,使我們對盛世才其人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此人原本就不是革命的,他在西安事變時的反復,他的見風轉舵,是一點也不奇怪的。至於他後來的所謂「上當」、「衝動」云云,完全是站在反動立場上判斷是非的,對事物的看法往往是顛倒的,這與有的把革命說成「反動」、把抗拒說成「正氣」,以及硬把義舉說成「叛亂」、「劫持統帥」之類的言論不是如出一轍嗎? 當然,在那時,在群眾中對一些問罪的認識也不一致,也有些人是偏激的,如他們認為既然好不容易把蔣捉住了,將他押上歷史的審判台,以報仇雪恨,有何不可? 對蔣介石怎樣處理? 怎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西安事變何去何從?…… 這些問題似乎並不複雜,可究竟怎樣發落,怎樣結局,又一時難以弄清,也不是輕而易舉的…… 【力挽狂瀾】 就在西安事變爆發、人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之際,一個由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等同志組成的中共代表團(有人認為應稱紅軍代表團),正在前來西安的途中。 原來,毛澤東在西安事變爆發的當天就收到了張學良的來電,通報了西安事變的情況,並提出共同行動以防胡(宗南)敵北進的要求。隨後張、楊二將軍又聯名電邀中共中央速派人來西安,共商國事。 那時,蔣介石在西安被扣的消息不脛而走,在陝北根據地和紅軍當中也很快傳開了,人們無不欣喜若狂,認為冤有頭,債有主,這回非公審蔣介石不可。主張殺蔣以謝國人者,也為數不少。張國燾就是其中的一個。那時他還在陝北,黨中央政治局會議他參加了,他是極力反對放蔣的。但毛澤東、周恩來等同志批評了張國燾的錯誤主張,認為西安事變是一部分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因不滿南京政府對日寇的妥協退讓,接受了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結果,並認為事變有兩種前途:一是說服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一是不同蔣介石談判,或他拒絕談判,那就公審他,予以處理,這將會引起大規模的內戰,只能對日本帝國主義有利。顯然,應當取前者,不能走後面這條路。所以黨中央制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並派代表團立即奔赴西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