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一二七


  制定各級幹部的工作範圍和工作職責,使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有職、有權、有責,使整個機關在統一集中領導之下,經緯交織,協同動作。劉伯承把這種做法叫作「執事者各司其事」。他說:我們四川有一種風俗,辦婚喪嫁娶等紅白大事的時候,總要找一個聰明能幹的人當司儀,統管各項事務。每當舉行儀式,司儀照例高喊一聲。「執事者各司其事」。於是,奏樂的奏樂,擺宴的擺宴,接待的接待。因事設人,各盡其責。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要求機關工作人員努力學習與本職工作有關的各種知識,成為精通業務的專門家。劉伯承指示有關部門開辦文化夜校、理論學習班、俄語集訓班,舉辦各種講座、報告會,讓機關工作人員學文化、學政治、學科學、學管理,「鑽研業務,精通一門,向專門家方向發展,不能滿足於『萬金油』式的項項都懂一點而項項不精通的現象。」

  在建立與改進行政工作制度的實踐中,劉伯承深深體會到:院校編制的最大特點是「橫寬縱短」。因此,領導院校工作就要實行團一級的、面對面的、單刀直入基層的領導方法。

  有的同志對劉伯承說:「團一級的領導方法太低了,與最高學府的地位不相稱。」

  劉伯承幽默地回答:「團的領導方法有什麼不好?周總理出國訪問,不就是代表團的團長嘛!」

  對於院校來說,最重要的是訓練制度。訓練制度包括訓練部組織系統、各教授會的工作、訓練時間的配當、以及在施訓受訓中的紀律與秩序等。劉伯承強調「以教學為中心」,圍繞教學活動對整個訓練工作做出科學的合理的安排。既注意全面、系統,又注意重點突出、中心明確,做到有主有從、穿插配當、縱橫連貫、密切協同,使教、學、保障工作三個方面構成行動的統一,克服「單打一」和紊亂無章的現象。

  為此,劉伯承領導制訂了《訓練組織及其工作暫行規定》,以此作為軍事學院建立正規的教學制度的依據。

  《訓練組織及其工作暫行規定》嚴格規定了學院訓練系統各個部門的工作紀律和各級幹部的工作職責;規定了教員在編寫講義、想定、組織課堂教學、課題討論和作業講評等方面應注意的事項;也規定了學員在課堂、現地作業和野外演習中應該遵守的各項紀律。

  《訓練組織及其工作暫行規定》中關於學員每天學習時間:每天授課6小時,即連續上6節課,每節課50分鐘,休息10分鐘、另外,還要進行3小時的自學。共為9小時。

  關於考試問題,規定每一主要課程學完之後都要進行考試,還有學期考試、學年考試和畢業考試。考試時要成立各級考試委員會。學制兩年以上的完成科畢業考試,要成立國家考試委員會。考試方法有筆試和口試兩種,「筆試閉卷答題,口試抽籤答題。由一個主考官和兩個陸考官主持進行」。

  《訓練組織及其工作暫行規定》作為軍事學院訓練制度的一個雛形,在當時還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以後,軍事學院黨委在總結創建初期的工作時,劉伯承曾經形象地說;1951年回月15日以前,一切均無基礎,好比是「氣體時代」;自1月15日到3月底,有是有了一些,但尚不健全,未走上正軌,好比是「液體時代」;到了4月,《訓練組織及其工作暫行規定》頒佈之後,組織才漸趨健全,訓練才走上正軌,才成了型,才進入初具規模的階段,氣體變成液體又凝固成固體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隊列條令》和《紀律條令》,經軍事學院全體人員學習討論,劉伯承逐字逐句審查修改後,上報了周恩來。周恩來很快就批准這三個條令作為草案,先在全軍試行。以後,根據試行情況,又作了進一步的修改。最後,經毛主席親自審閱批准,正式頒佈全軍貫徹執行。三個條令的制訂與貫徹執行,促進了軍事學院的正規化建設。同時,也為人民解放軍的正規化建設打下了基礎。

  幹正規化,說幹就撲下身子幹,三軍總教頭也來真格的。跑野外,打演習,年近六旬、遍體彈痕的老漢照樣不含糊。

  1951年6月20日清晨,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關鎮籠罩在一種不同尋常的氣氛之中。

  鎮北面,逶迤蜿蜒的淮河,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就像一條閃閃發光的白練,鋪在綠色的地毯上。而千里淮河大堤,則像一道金色的長城,循著河道向前延伸,拱衛著滔滔河水東流入海。

  緊靠鎮子的河堤上,臨時搭起了兩座參觀台。左側參觀臺上坐的是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科的學員,以及華東軍區的300多名幹部。右側參觀臺上坐的是軍委各總部、各大軍區和各軍事院校的同志。

  將近7點鐘,劉伯承和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登上參觀台。劉伯承先向四周環顧了一下,然後伸出手腕看了一下手錶。錶針正指向7點。於是,他向一位手握紅色指揮旗的人點了點頭。

  突然,三顆信號彈騰空升起。只見一門門火炮從農田的「穀垛」裡推出來,一輛輛坦克從路旁的「土堆」裡開出來,向河對岸猛烈射擊。一會兒,伴隨著一陣轟鳴聲,三架轟炸機飛臨河灘上空,向地面投下一連串炸彈。霎時間,河灘頭、河對岸火光閃閃,濃煙滾滾……

  大炮的呼嘯聲,飛機的轟鳴聲和爆裂的槍聲告訴人們,一場酷似實戰的實兵演習正在這裡進行。

  這是劉伯承領導軍事學院實施的陸軍師江河進攻戰鬥實兵示範演習,即臨誰關演習。

  經過一段時間的軍兵種參觀見學,學員們開始進行團、師攻防戰術綜合訓練。為了增強訓練效果,使學員們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從實踐中掌握諸兵種協同作戰的指揮藝術,劉伯承用很大精力組織指導了這次演習。

  演習從4月開始準備。4月13日,成立了演習指導部,下設訓練處、參謀處、政治處和後勤供應處等機構。劉伯承以總導演的身份,主持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擬定了演習實施計劃和演習訓練計劃。

  5月7日,擔任演習任務的十個特種兵分隊分別從徐州、上海等地陸續到達演習現場,開始進行專業訓練。

  5月10日,劉伯承發佈了演習政治工作動員令,指出這次演習是在人民解放軍現有素質及軍事思想的基礎上,密切結合朝鮮戰場的實際情況,學習諸兵種的聯合作戰。他要求參加演習的所有人員牢固樹立為學員的學習服務的思想,努力工作,克服困難,發揚我軍的優良傳統,保證演習圓滿成功。

  在演習前的準備工作中,劉伯承多次到現場指導訓練,重點抓陸、空之間與各兵種之間的協同動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