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一〇五


  (一)論蘇軍對築城地帶的突破;

  (二)加強團的作業;

  (三)渡黃河指導;

  (四)渡長江戰術注意事項。

  這樣的次序排印,先印好本文,後印序言。所差者只是我要寫的序言,這我在四天后抽空寫。」

  7月14日,劉伯承又發一函給戴定霖:

  「望你將軍事雜誌(載斯大林格勒鉗形攻勢圖者)和論蘇軍合圍鉗形攻勢兩書給我一看,因求其準確的校對,以免讀者誤解,必須如此。」

  7月27日,劉伯承再發一函:

  「要圖即照你所定四號(字)定作標題那樣去印。

  序言明天後即可寫。

  你打算印多少份?除本野(戰軍)外還可給樣本於軍委、軍(政)大(學)、一、三、四野夠了,多則浪費了。」

  1949年8月初,劉伯承在百忙中補寫了「編譯前言」,他在文中記述道:

  「這兩本小冊子經由參謀戴定霖同志校字、繪圖並由他轉載《蘇軍在斯大林格勒舉行的合圍鉗形攻勢要圖》與收集本野戰軍渡河與渡江的兩個戰術指示(《敵前渡河戰術指導》、《關於渡江戰術注意事項指示》)與一個指揮工作指示(《關於中原野戰軍四個月指揮工作的指示》附於篇末,以便利讀者在陣中研究。」

  劉伯承在《論蘇軍對築城地帶的突破》一書中指出:在戰爭中,進攻手段與防禦手段是互相推動著的。防禦者對於進攻者的每一戰鬥動作和方法都要提出自己對抗的動作和方法,因而迫使進攻者不能不另外去選擇新的戰鬥方法而運用新的動作。

  兩次世界大戰的經驗證明,現代防禦的發展是從支撐點和抵抗樞紐部的「重點防禦」走向連續塹壕體系的「綿亙正面的防禦」。為保障綿亙正面起見,作戰軍在作戰地的縱深內,首先就利用其天然地區和廣大居民地準備了防禦地帶。例如德國軍隊還在德業普爾防禦之時,他就在那後方的伯列仁、西布格、南布格諸河岸,德業斯特爾、維斯列、業馬裡,甚至在德國東境也都構築了防禦陣地。

  一般說來,在作戰地構築防禦工事,無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或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都是梯次配置數列防禦地帶,這些防禦地帶前後的距離是15到50公里,並且還在各個居民地構築防禦工事。

  劉伯承認為,軍隊在梯次防禦地帶的部署,應根據其兵力的大小與戰役情況如何而決定之。依在蘇德戰線上戰爭的進程來說,大體可以看到防禦的趨勢,防禦者自然以主力配置于基本防禦地帶,而以兵力的一部分配置於第二防禦地帶,在較重要的方向則集中有快速軍隊。防禦戰役就是在基本防禦地帶上頑強進行之,而有時也在第二防禦地帶上進行的。在頑強防禦之後,即以戰役預備隊的反突擊恢復其綿亙正面的陣地。

  劉伯承在編譯稿中指出,現代防禦手段之所以能發展到如此地步,主要是由於軍隊眾多、火器進步、陸軍快速力的增強和空軍的壯大等。這些因素即確定了防禦的戰鬥與戰役進行的手段。軍隊的眾多就可以使進攻者在其所能到達的任何方向施行進攻,因而也使防禦者不能不構成綿亙的防禦正面。火器的進步不僅能大量運用火力的進攻,而且在防禦時也能構成連續的火控地帶,也就是使防禦者能以少數的兵力完成防禦任務。陸軍快速力的增強與由此而產生的跟蹤追擊的能力。遂使退卻的軍隊和調到的預備隊不能不適時構築抵抗陣地。至於火力,除有炮兵的猛射遠射的威力外,還有空軍的壯大迫使防禦者不能把軍隊集結配置,甚至不能把小部隊集結配置,於是,塹壕體系就成為步兵最便利的陣地。

  編譯稿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防禦手段發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尤其是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火器的數量和質量不斷地提高,軍隊力求摩托化、飛機大批使用與炸藥普遍爆破,這些因素的發展,防禦戰鬥的組織和實施不得不發展許多新的手段。為免遭火炮和迫擊炮等的殲滅射擊起見,德軍就把步兵撤到第二道塹壕甚或撤到第二列陣地組織抵抗。這樣一來,防禦前沿實際上已轉到縱深或轉到預先構築的陣地去了。

  從現代武器裝備的發展,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就是:現代火器的威力足以使防禦者不能扼守前沿,如果前沿業已被進攻者觀察之時,因此,在將來戰爭中必然會發明足以掩蔽前沿使其不被進攻者觀察和射擊的各種手段。進攻者推動火器的進步,主要是運用來施行大量的火力突擊與增強自行炮兵與坦克所裝備的火力。而防禦者則加強防坦克的炮兵的質量和數量以抗擊之,其戰士也裝備有各種防坦克的火器和自動槍而強化其單個的火力。這種單個火力的強化,尤其是防坦克火器的強化,在將來的戰爭中成為不可不估計的因素。

  劉伯承在敘述現代防禦手段發展的狀況時強調了如下幾點:

  「其一、多數地帶,多數陣地和多數塹壕;

  「其二、人工障礙物尤其是爆破之威力與數量的增大;

  「其三、單個火器特別是防坦克火器之威力與數量的增大;

  「其四、遠射火力的強化及其數量的增多;。

  「其五、防禦者運用快速軍隊(坦克與自行炮兵)在防禦地帶內的機動;

  「其六、運用快速軍隊迅速構成防禦地區。」

  劉伯承的這部編譯作品的重點是對築城地帶突破的研究。他在書中對比分析了第一、二兩次世界大戰突破築城地帶的戰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許多戰役對堅固陣地的突破很少成功,或者完全不成功,其主要原因在於防守一方能及時調來預備隊恢復其抵抗的態勢。然而蘇軍在衛國戰爭中對築城地帶的突破,卻創造了許多成功的戰例。成功的關鍵在於採取什麼樣的突破樣式。「任何戰役的成功,首先確定於進攻者在主要突擊方向集中有優勢的兵力。如果在突破地段能使防禦者不易調兵恢復其抵抗的態勢,那就成為很好的突破樣式。突破的本身僅只是進攻戰役開始的步驟。因此,突破的樣式必然是能夠保障突破後的進展。在特續的戰鬥和戰役的條件之下,軍隊兵器與資材的供給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對採取何種突破樣式的問題,劉伯承根據蘇聯軍事學者的觀點心綜合得出了下述結論:

  「其一、從兩個方向施行向心的鉗形突擊,應成為突破防禦地帶最有利的樣式。

  「其二、突破應使用強大兵團,基本上是集團軍,在十至十五公里的正面上施行之;

  「其三、但是在輔助的進攻方向也可以較小的兵力在較窄的正面上施行突破。有時即使在主要的進攻方向,然而受到地形複雜的限制(例如山地,森林和湖沼等地域),也不能不使用若干較小的部隊在幾個較窄的地段上施行突破。在這樣的場合,就必須使各個突破口趕快會合起來而成為一個寬大正面的總的突破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