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八六


  今天,「紅軍閨女」回來了,「紅軍姑爺」回來了,千軍萬馬回來了。他們不僅僅是為了了卻那份溫柔的故鄉情,也不僅僅是為了圓那溫馨的尋根夢,他們要演出一場令國人驚歎的大活劇!要在大別山重建革命根據地!

  每天夜晚,劉伯承在如豆的木梓油燈下,用放大鏡刻苦閱讀、精心體會毛主席在《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中的指示:「到國民黨區域作戰爭取勝利的關鍵,第一是在善於捕捉戰機,勇敢堅決,多打勝仗;第二是在堅決執行爭取群眾的政策,使廣大群眾獲得利益,站在我軍方面。只要這兩點做到了,我們就勝利了。」同時,著手草擬創造鞏固的大別山根據地的計劃和部署。

  8月30日,劉鄧向部隊發出指示,號召全體指戰員「全心全意、義無反顧地創建大別山根據地。」

  好一個「義無反顧」!

  好一個「全心全意」!

  具體講來又體現在以下六條:

  「其一,我軍已勝利地完成渡過淮河、進入大別山的任務。敵人的追截計劃完全失敗。今後任務是:全心全意地、義無反顧地創建鞏固的大別山根據地,並與友鄰兵團配合,全部控制可能點。

  「其二,實現此歷史任務,要經過一個艱難困苦過程。沒有半年以上時間,如不大量殲滅敵人,充分發動群眾,要想站住腳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應切戒驕躁,兢兢業業,上下一心,達成每一個具體任務。

  「其三,向全軍說明,我們完全有勝利把握。首先是有陳賡兵團在伏牛山、豫西、豫南廣大地區和華東大軍在隴海路南北互為配合。其次是我們當面敵人只有23個旅,兵力分散,戰鬥意志薄弱,此次尾我南下失敗。戰略上愈顯被動。再次是大別山還有長期革命傳統。有遊擊戰爭基礎。我們有許多本地幹部。特別是黨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領導,全軍上下一致的決心和信心,勝利是有把握的。雖有困難,也是能夠克服的。

  「其四,應向全區群眾說明,我們是鄂豫皖子弟兵的大回家,他們的子弟兵在華北空前勝利了,壯大10倍。說明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條件。說明我軍決不再走。我們的口號是:與鄂豫皖人民共存亡,使鄂豫皖人民獲得解放。』

  「其五,在軍事上,我們在最初一個月內,不求打大仗,而是佔領一切可能佔領的城鎮,肅清土頑,爭取打些小勝仗(一兩個團,一次一次的殲滅戰)。同時,特別注意引導大家熟悉地形,習慣生活,學習山地戰,為大殲滅戰準備條件。但是必須瞭解,如果我們不在半年內殲滅10個旅以上的敵人,就無法使群眾相信我們不會再走,而敢於起來鬥爭,我們也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因此,任何時候,全軍都必須有高度的戰鬥意志和戰鬥的準備。

  「其六,充分發動群眾及其遊擊戰爭,同我們一塊鬥爭,是實現我們戰略任務的決定條件。而我軍嚴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嚴格軍風紀,是樹立良好影響使群眾敢於接近的先決條件二各部必須專門檢查實現,萬勿忽視。」

  六條指示,今天讀起來可能不如小說有趣,但卻是當時改變中國軍事力量對比的制勝方略。誠如劉伯承所說:「實現此歷史任務,要經過一個艱難困苦的過程。沒有半年以上時間,如不大量殲滅敵人、充分發動群眾,要想站住腳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應切戒驕躁,兢兢業業,上下一心,達成每一個具體任務。」「在半年內,還有困難須要我們上下一心去克服。」「只要我們有思想準備,幾個回合後,一定能站住腳,能建設成鞏固的根據地。」

  從1947年9月至1948年3月,經過7個月的艱苦鬥爭。劉鄧大軍粉碎了敵人的追擊,實施了戰略展開,粉碎了敵人的重點圍攻,殲滅了大量的敵人,終於在大別山站住了腳,重建了這個革命根據地。其間,經歷了四個回合的艱難鬥爭。

  氣壯山河的第一個回合:國軍疲於追擊似餓虎,共軍戰略展開如鯤鵬。劉伯承形象地說:「開動殲滅敵人,發動群眾這兩個車輪。」渡淮以後,劉鄧所屬部隊以三縱展開於安徽西部;以六縱的2個旅展開於湖北的東南部,乘虛迅速搶佔中心地區數十縣;以一縱4個旅及中原獨立旅,二縱的3個旅及六縱的1個旅共9個旅的兵力,在大別山北部掩護戰略展開,同時每縱隊分遣一個團作地方部隊,就地展開。蔣介石哪裡想得到,共軍的展開之勢如鯤鵬,氣壯山河,勢不可擋,頓感大局不妙。蔣介石為阻撓共軍在大別山立足生根,慌忙以23個旅的兵力跟過淮河,尾隨直追,企圖乘共軍立足未穩,爭奪大別山這一戰略要地。

  劉鄧大軍以大別山北部的部隊並抽調在皖西的三縱主力,同國軍打了三仗:9月上旬在河風集地區,打擊了戰鬥力較弱而又孤立的滇軍回個師;中旬在中鋪地區又殲1個團;下旬又在光山附近打擊了東援之敵1個師。經過這三仗,把大別山國軍的全部機動部隊調來或抑留在大別山北部,掩護了主力在大別山南部鄂東和皖西迅速展開。這一回合,把國軍的追擊遏止住了,我軍主力實行了戰略展開。擔負掩護的部隊勝利地完成了任務,被掩護的部隊完成了展開的任務。這一回合,把國軍阻止在大別山北部,劉鄧大軍展開達到長江邊。這一回合的較量,先後解放縣城23座,殲滅了敵正規軍6000餘人,反動地方武裝800餘人,並且建立十幾個縣的民主政權。

  神出鬼沒的第二個回合:是敵軍東奔西跑,施展合擊與追擊,我軍機動靈活,突圍與殲滅追敵相結合。劉鄧大軍主力在大別山北部掩護展開並打擊國民黨軍,國民黨軍企圖對這一地區來一個合圍。9月27日,已經查明,國軍七師、四十師的兩個半旅,由麻城向沙窩北進;四十八師、五十八師集結商城;八十五師及五十二師主力集結潢川、羅山線、國民黨軍以約7個師的兵力,對大別山北部劉鄧主力進行合擊。這時鄂東、皖西敵人只有少數正規軍防守。劉鄧大軍決定分東、西兩路向南突圍。突圍不是單純的、消極的突圍,而是有目標的、積極的突圍。主力向南機動,機動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敵人,造敵弱點,把它殲滅之。劉伯承的部署是:以一、二縱隊主力及中原獨立旅俟敵七師、四十師進至麻城、沙窩之間時,南出黃安、麻城地區;三縱應俟七師進至麻城、沙窩之間時,出皖西地區,尋機殲滅小股之敵,路線自行選定;六縱對七師、四十師不要正面作戰,主要打敵輜重,爾後應相機殲滅麻城之敵。

  當各縱隊按部署行動時,東路突圍的三縱又接到劉鄧首長指示:「趁敵西調,皖西空虛,迅急回師,放手殲敵。」三縱得到命令後,立即由商城、固始出發,冒雨兼程東返,尋機作戰。結果帶走了敵戰鬥力較強的桂系第七師、第四十八師,並在六安東南的張家店殲滅了敵人八十八師師部及所屬的六十二旅全部,俘旅長湯家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