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五二


  虎將陳賡的太嶽縱隊的三八六旅擔負了攻打長子的任務,為了加強攻擊力量,陳賡還將決一旅三十八團配屬該旅指揮。在戰前軍事準備會上陳賡指出:「攻堅、登城,我們部隊沒有好經驗,組織戰鬥要老老實實,千萬不可疏忽、蠻幹!」「彈藥儘量滿足你們,但不會太多,主要依靠手榴彈,要特別講究戰術,以短促的密集炮火,掩護部隊一舉登城……」。會後,三八六旅旅長劉忠、政委張祖諒召集團以上幹部,認真研究了敵我態勢,做出了具體部署:七七二團先攻佔長子北關,爾後在北門登城;沁水縣獨立團佯攻東門,鉗制敵人;二十團、三十八團首先佔領西關,而後從西門發起攻擊。

  9月13日1時許,長子攻堅戰打響了。城西的戰鬥打得比較順,二十團經過5小時的戰鬥攻下了西關。接著三十八團也進逼城下。但北面的七七二團則打得異常艱苦,他們團進攻北高廟,是一座孤陡的小山,築有堅固的城堡,它是長子守敵的重要屏障,站在小山頂能俯瞰全城,山頂的炮火可超過城牆直射到城內大街上。守敵憑藉有利地形和工事頑抗,七七二團的四次攻擊都未奏效。經過周密勘察,七七二團及時調整了部署,決定以自己擅長夜戰的優勢,利用北高廟靠城門的南面工事簡單、守備薄弱的缺陷,於夜間發起攻勢。在長子攻堅戰的第三個夜晚,這個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就享有「夜老虎團」稱號的部隊,以一個排的兵力,趁夜色正濃之際,從敵人意想不到的南面摸上了北高廟,經過短時激戰,我軍佔領了北高廟,砸爛了長子的屏障,攻佔了北關。至此,各部隊都已先後轉入了攻城準備。

  我攻城部隊組織了梯子組、跳板組、投彈組等,制做了跳板、雲梯等登城器材,並在西關、北關實行坑道作業,挖好了通往城牆的坑道,在牆根填塞了大量炸藥。經過嚴密的準備,18日19時,我軍對長子城發起總攻。隨著兩發綠色信號彈劃過天空,一聲巨響,西門城牆被炸開了一個缺口,與此同時,山炮、迫擊炮、重機槍集中火力壓制敵人,戰士們冒著炮火,沖過開闊地,爬過鐵絲網,從跳板上沖過護城壕,把梯子架上城牆,僅僅10分鐘,突擊部隊就登上了城頭。緊接著,七七二團、三十八團,士敏獨立團也相繼攻入城內,向縱深發展,與敵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二十團在擊退敵人數次反撲後,奪取了城內制高點——鐘鼓樓,從而有力地支援了各團的巷戰。戰至19日淩晨2時,戰鬥全部結束,除南高廟守敵一個保安大隊逃跑外,其餘全部被殲,計斃傷敵300多人,生俘1500多人,活捉閻軍挺進第二縱隊司令白映瞻。

  從屯留之戰始,我軍每攻一城的時候,都以其他主力集結在機動位置,準備殲滅長治出援之敵,從而實現圍城打援的意圖。但自長子之戰後,長治之敵再也沒敢出援,我軍不能實現打援意圖。因此,劉鄧便暫時放棄了原來的方案,轉而採取分兵加速奪取長治外圍各城,以孤立長治的方針。17日,冀南縱隊攻克潞城;19日,太行縱隊攻克壺關。至此,長治外圍各城:襄垣、屯留、潞城、長子、壺關全被我攻克,共殲敵7000餘人,長治之敵已完全孤立,成為無足之蟹。我各路大軍直逼長治城下。

  上黨在激戰,可重慶方面的談判卻陷入僵局。蔣介石故意把毛澤東晾在一邊,想等上党國軍的好消息來「將」毛澤東的「軍」。然而,蔣某人萬萬沒有估計到,劉伯承已經踢翻閻錫山的「醋罎子」,正在一口一口地啃著國軍咧。

  9月20日,我軍開始合圍長治,上黨戰役進入第二階段。

  長治是上黨地區的首府,城高壕深,工事堅固,守敵閻錫山的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所轄的3個師、約正萬餘人。據此,劉鄧決定首先掃清外圍據點,在攻打外圍和城關的戰鬥中,儘量求得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然後總攻長治城。外圍戰鬥進行得很順利,部隊很快掃清了各據點。

  正當部隊積極準備總攻之時,連綿不斷的秋雨卻越下越大,地形和道路對攻城部隊非常不利。連續3個晚上的攻擊都未見效。攻城部隊的幹部戰士心急如焚,而這時又傳來了兩個不利的消息,更加重了人們的焦慮心情。一個消息是「閻錫山83軍3個師約7000人於9月27日到達沁縣城,其先頭部隊4個團,於9月28日12時已進抵新店(沁州東南35裡),有繼續南下援長治被圍之敵的跡象」;另一個消息是毛主席在重慶進行的談判,由於蔣介石加緊對解放區的進攻而幾乎陷於停頓狀態。情況非常緊急。怎麼辦?如果繼續攻城,並能夠迅速解決戰鬥的話,那末明天迎擊援兵還來得及;而如果一旦攻城不下,敵人援兵又抵近城外,則整個戰局中我軍就會被動。在此刻不容緩的關頭,劉鄧首長當即改變了攻城的部署,即變攻城為圍城打援。劉鄧命令以陳再道指揮冀甫縱隊、決死隊第一旅全部及石(志本)於(一川)支隊為攻城部隊,繼續佯攻長治城,吸引八十三軍向長治增援;以李達、陳錫聯指揮太行第二支隊(缺三十團)、第四支隊及十七師為打援之右翼縱隊;以陳賡指揮三八六旅及太行第三支隊為打援之左翼縱隊,鉗擊援敵;以三十團為獨立支隊,由北尾擊南援之敵,堵住它的退路;準備在援敵進至常隆、上村鎮一帶時,堅決在野戰中消滅敵人,並同時殲滅可能由長治出城接應或突圍的敵人。各部接到命令後立即星夜北進,大家的信念是一致的:「堅決消滅閻軍」、「支援毛主席重慶談判」。

  閻軍援兵沿白晉公路長驅南下,9月30日行至囗亭鎮後,忽然離開公路,跨過漳河,沿囗亭至屯留向南挺進。於是劉鄧立即更變部署,改在囗屯公路兩側鉗擊敵援軍,而以十七師和獨立支隊尾擊援敵。10月2日,我軍主力預期遭遇敵援軍于屯國西北之王家渠、白龍坡至井道上之線,我軍當即從正面誘敵繼續前進,並展開兩翼迂回,同時尾敵前進部隊向南展開攻擊,將敵人合圍於老爺嶺、磨盤嶺地區。敵人扼守在磨盤嶺、五(山贊)山和老爺嶺等制高點,企圖利用險要地形與我軍決戰。這三座鼎足對峙的山峰,就是上黨戰役的主要戰場之一,這裡地勢險要,自古為軍事要衝。

  10月4日,我各路大軍向敵援軍發起猛攻。由於敵佔據有利地形且火力較強,經數晝夜激戰,我雖殲滅一部分敵人,但仍未能攻上老爺山。太嶽部隊二十團急中生智,於夜間從東側迂回過去,突然佔領了兩個小山梁,切斷了山上守敵和其北面主力的聯繫,佔領了北山水源。至此,我軍由強攻改為圍困。白天阻敵下山,晚上主動出擊。敵人被圍山頭,缺糧斷水,打了兩天,傷亡過半,士氣低落,軍心動搖。這時我已判明援敵是閻錫山的第七集團軍副總司令彭毓斌率領的二十三軍、八十三軍、省防軍等共8個師、附炮兵2個團,共2萬餘人,兵力與我相當。為加強我軍優勢,劉鄧首長又令從1萬圍城部隊中,調動冀南縱隊北上打援,並且命令他們白天開進,示形於敵,以增加敵人的動搖;同時為了避免敵人困獸猶鬥的行動,決心採取圍三闕一的戰法,在北面敞開一個口子,給敵人虛留生路,部署在運動中分割包圍殲滅敵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