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三六


  1934年12月間,二、六軍團為策應中央紅軍,在川黔湘邊界展開強大攻勢。12月11日,紅一軍團幾經苦戰,打開湘黔邊境的通道縣城,中央在縣城恭江書院舉行臨時會議,毛澤東反復陳說當時局勢的嚴重性,提出部隊應改變戰略方向,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西入貴州,向敵人力量薄弱的地方前進。如果不改變戰略方向,等於將三萬紅軍投入虎口。與此同時,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同志還嚴肅指出軍事顧問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的無能,提出更換前敵指揮的意見。這時,因戰事匆忙,未作正式決議。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引起了中央政治局的重視。並且,在行軍路線上,已經迫不得已向西跨入貴州境內。

  1934年12月14日,一軍團六團會同三團搶佔黎平。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會議,並作出關於在川黔邊建立新根據地的決議。這次會議對長征的戰略方向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是紅軍戰略轉變的開始。會議作出的另一重要決定是:調劉伯承回軍委,任軍委總參謀長。同時,將軍委一、二縱隊合併為軍委縱隊,由劉伯承兼任司令,陳雲任政委,葉劍英任副司令。這是長征中第一次大的人事調整,這次調整實際上取消了李德在軍事上的指揮權,重新明確了紅軍前敵指揮,對整個長征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聶榮臻曾在回憶錄中寫道:「黎平會議是一次重要的會議,經過毛澤東同志的努力說服,許多同志改變了觀點,同意了毛澤東同志的正確意見。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作出了關於在川黔邊建立新根據地的決議,預定遵義為新根據地的中心。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決議,是我們戰略轉變的開始。其中最主要的是指出,去湘西已不可能也不適宜,決定向遵義進發。這樣,一下子就把十幾萬敵軍甩在了湘西,我們爭取了主動。」

  自黎平會議以後,劉伯承由殿后變為開路先鋒,擔負著為中國紅軍殺開血路的重任。當時,黨內堅持正確路線的同志都相信,積極主張遊擊戰法的劉伯承,一定能成為實現戰略轉變的有力執行者,一定能實現毛澤東的正確主張,一定能為紅軍殺開一條血路。

  1934年12月底,劉伯承率軍委縱隊進到烏江南岸。烏江又名黔江,自古稱為天險,兩岸高聳入雲的懸崖峭壁,好似利劍,直刺青天。江面上波濤洶湧,最大水流速度每秒鐘在兩米左右。河床、河岸都是石灰石。江水清澈見底,但明暗礁石很多,不時激起層層浪花。江界渡口河面寬約一百五十到三百米。渡口南岸是一片起伏地,北岸是峭壁懸崖。峭壁間有一條羊腸小道,蜿蜒曲折,通向河邊。貴州軍閥侯之擔為了堵截紅軍北渡烏江,派旅長林秀生帶領獨立團、教導團和第三團三個團在北岸固守,並構築有堅固工事。敵人居高臨下,憑險據守,紅軍要渡烏江,困難是很大的。

  正當工兵連研究架橋問題時,劉伯承總參謀長帶著作戰局長張雲逸急匆匆趕到江邊。一見面,劉伯承就問:「你們研究得怎麼樣?拿出辦法沒有?」

  當工兵連的同志說到架橋的材料有問題時,劉伯承若有所思地說:「材料確實是個問題,但只要發動群眾,辦法還是有的。」接著,他又問道:「工兵同志們對架橋有些什麼看法和想法?」

  當大家談到可以利用山上的竹子,紮成竹排,送部隊渡河時,劉伯承很感興趣,連聲說:「好麼!好麼!這個建議挺好,值得研究。」

  工兵連當即按照劉伯承的指示進行試驗,很快試製成簡易竹排。經過兩三天的苦戰,工兵戰士奇跡般地在烏江上架起了一座浮橋。劉伯承一邊安排部隊渡江,一邊仔細察看這座竹排浮橋,並給予很高評價。他說:「工兵同志做了很多工作,不怕辛苦,不怕犧牲,在沒有器材的情況下完成了艱巨的任務,保證了部隊順利渡江,你們為部隊渡江立了大功。」

  接著,劉伯承又命令幹部團工兵連隨部隊繼續前進,一方面軍工兵連留下,接應軍委縱隊渡江,並指示大家再次檢查浮橋的安全,以保證軍委縱隊和大部隊順利渡江。就這樣,全部紅軍飛越了烏江天險。

  當1935年元旦剛剛過去的時候,劉伯承又率領軍委縱隊大踏步向遵義方向的豬場進發了。

  豬場是貴州軍閥一「江防司令」林秀生的防區。當時,林正帶領三個團的兵力在烏江北岸死守。1月4日,劉伯承接到軍委命令後,一邊快步行進,一邊部署紅二師的戰鬥行動,不出幾個小時,即以迅雷之勢於當晚攻佔豬場。次日,又連克團溪。

  1月6日淩晨2時,劉伯承收到軍委主席朱德的「萬萬火急」電報,電稱:「彭(德懷)楊(尚昆)並告劉(伯承):(萬萬火急)

  一、三軍團渡江後主要任務在遮斷遵義貴陽交通,並扼守烏江北岸,因此,三軍團應迅速以一個師循烏江北岸向老君關(即鎮南關)開進。

  二、如來得及,三軍團可以另一個師向遵義追擊,以隨同二師及幹部團主力攻佔遵義消滅黔敵,派去之師並應暫受劉伯承司令員統一指揮。朱德。」

  接電後,劉伯承馬不停蹄趕到深溪水附近。深溪水離遵義僅三十華里,黔軍王家烈部有一外圍據點前出至此。原來,先期到達深溪水的紅六團,已做好攻堅的一切準備工作,只等劉伯承到達後下令發起攻擊。劉伯承詢問完當地的情況後,沉思地說:「現在,我們的日子是比較艱難的。既要求仗打得好,又要傷亡少,還要節省子彈。這就要學用點智謀。」他指示六團,務必先掃除外圍,全殲深溪水據點之敵,而且不能放走一個敵人,否則,將影響下一步打遵義的行動。1月6日下午3點,六團一營果然以迅雷般動作,趁雨奇襲深溪水,敵軍無一漏網。

  當天夜裡,一營又根據劉伯承的佈置,對俘虜兵進行爭取工作,由俘虜兵帶路,全部裝扮成黔軍的敗兵,趁夜詐開城門,隨後,後續部隊一擁而入,與守敵展開激烈巷戰。1月7日淩晨2時,紅二師勝利佔領遵義城。

  攻佔遵義以後,劉伯承又快馬急馳趕到四團團部,命令該團立即出發,追殲北逃之敵。

  當時,耿飆和楊成武率領的四團,在泥濘路上急行軍三個多小時,剛剛踏入遵義北城,部隊十分疲勞,上下都盼著能休整一下。

  劉伯承看團首長面有難色,便親切地說:「想休息一兩天嗎?不行!現在還不行!必須趁敵人在桐梓和婁山關還沒有站穩腳跟的時候,來一個窮追猛打,擴大我軍的前進基地。你們的任務是:堅決奪取婁山關,相機向西北發展,佔領桐梓縣城,粉碎敵人的反撲,以拱衛遵義的安全。」

  四團首長明白了搶佔婁山關的重要意義,二話不說,又率領部隊急行軍一百二十多裡,並以猛虎撲食之勢,一舉攻下天險婁山關。

  劉伯承率部智取遵義成功,其意義遠遠超過奪取這座城市本身。首先,智取貴州重鎮遵義,是紅軍長征以來奪取的第一座較大的城市。這一勝利,對整個紅軍產生了強大的心理影響,振奮了軍心,提高了士氣,使廣大紅軍戰士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增強了勝利的信心。其二,智取遵義的勝利,再一次顯示了紅軍遊擊戰法的威力,宣告了「左」傾軍事路線的破產。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即遵義城為我所得,為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召開,創造了必不可少的時間和空間條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