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
三 |
|
劉伯承的祖父劉正富雖然身強力壯,勤勞肯幹,卻無法交納租佃土地的押金。佃不到土地耕種,也就難以生活下去,只好扶老攜幼,翻越鐵峰山,向偏僻荒野的山林進發。他們來到浦裡河畔的趙家場,搭起一個小小的窩棚,作為全家擋風避雨的處所。 劉正富比別的流亡者稍微優越的是有三個已成年的兒子,這是窮人家寶貴的「本錢」。還有一擔紅爐、風箱和簡單的打鐵工具,這也是一般人所少有,又為一般人所歡迎的。他們來到開縣時正是秋後,鄉民們的倉裡多少進了些稻穀和雜糧之類的東西,但地裡的活計卻不多了。好在劉正富是個手藝高超的鐵匠,他架起紅爐,點燃煤火,小兒子拉風箱,大兒子幫錘,叮叮噹當打起鐵來。 小鐵錘的叮噹聲,震醒了寂寞的山村,村裡頓時顯得熱鬧起來。劉鐵匠的手藝吸引了周圍的鄉民。他替人修理犁、耙、鋤等農具,還有農家用的鐵鍋、鏟子、剪刀、火鉗等。就連有錢人家的銅器活也樂意送到這裡,甚至老爺、太太們的銀首飾,也拿來燒制、鍍新……因為劉鐵匠太能幹了。而且,收取的「力錢」又是那樣微薄。有錢的,隨便擱上幾枚銅板。沒錢的,一升豆,半升米,聽由尊便。實在拿不出,你空著手,照樣可以換到老劉家的一副笑臉。 劉鐵匠的名聲比鐵錘聲更要響亮。他為人正直、敦厚、聰明能幹,又樂於助人。靠自修能識文斷字,《三國演義》讀得下來,講得出去。擺起「龍門陣」來,窩棚內外人擠得無插腳之處。相傳開縣一帶在清末民初曾興起一股「桃園結義」的民風,尋根溯源竟是劉鐵匠起的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他還有一支紫亮的吸呐,吹起來悠揚、動聽,整個山谷都在迴響。鄉鄰間的婚喪嫁娶少不得拉他去幫忙吹奏一番。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屏氣鼓肋為眾人奏樂,若干年後卻使子孫遭到了厄運。』在日常閒談中,劉伯承總說自己是「吹鼓手的後代」,從來也不講家譜上那些皇族之後的記載。 劉鐵匠有一身好手藝,幹莊稼活也稱得上是個好把式。有一年,他領著兒子們到山坡上墾了幾片荒地,又從張家大地主手中租來幾畝田,全家人早出晚歸,精耕細作,眼巴巴盼望遇上好年成,能吃上幾頓飽飯。 劉鐵匠立住了腳跟,正式在趙家場對面的張家南定居下來。小窩棚換成了幾間較齊整的茅屋。劉氏家族也列入了浦裡鄉的正冊。此間,劉鐵匠的6個兒子——文培、文德、文瑞、文祥、文吉、文炳先後長大成人。劉鐵匠精明強幹,兒子們年青力壯,再加上楊氏(楊世梁之女)的賢慧和善於理家,這一家子人了興旺,日子愈見昌盛。劉正富先後開設起粉房、榨房、積攢起了一筆錢。按照一置田是發家之本」的信條,劉家也買進了60多畝田地,在當地也稱得上是殷實的小康之家了。 儘管劉伯承的幼年,是在小康人家的福蔭下度過,但先輩們苦苦掙扎,艱難創業的經歷,也深深地滲入了他的心靈。 【3.元帥不是天才,摸、爬、滾、打都幹過,刀、槍、棍、棒都使過。 至於初出茅廬的第一仗,他自我評價三個字:「挺窩囊」! 】 歷史能造就人,也經常作弄人。 劉伯承在少年時曾過了幾年小康的日子,又就讀於漢西書院和癸府中學。可是,好景不長。父輩們分家以後,各自顧各自。沒幾年父親劉文炳被肺病拖到陰間。劉伯承被迫輟學,下煤洞挑煤,為人打工。有詩說是「少年不識愁滋味」,他卻是酸甜苦辣在心頭。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以推翻清王朝為目標的革命風潮席捲神州大地。11月22日,四川革命党人張培爵、夏之時率領起義軍勝利地佔領重慶,並成立了重慶蜀軍政府,通電全國宣佈獨立。11月27日,立憲党人在成都成立了大漢四川軍政府。 革命的風暴波及大江南北,越過綿亙起伏的山巒和蜿蜒曲折的清裡河,傳到偏僻的山鄉。革命勝利的消息,使劉伯承回想起任賢書先生極力倡導武功的教誨,他第一次強烈地感到:武力是一種神聖的力量!只有它才能以雷霆萬鈞之力對抗舊的勢力、摧毀皇權統治。此時,風華正茂又幾經磨礪的劉伯承,視野寬廣了,心胸也頓覺開闊。他決心參加反對清政府的學生軍,以自己的武力投入打倒封建統治、拯救中華民族的偉大鬥爭中。 母親劉周氏聽說兒子要當兵,雖然在情感上有所不忍,家庭負擔又極重,但她還是支持兒子的行動。同時,母親也琢磨著:劉伯承在娘肚子裡沒有定下前程,十年寒窗同樣沒有前程,兒子的前程在「馬背上」也未可知。應該讓他去闖一闖,頭破血流也無妨! 消息傳開,鄉間一陣譁然。有朋友勸他去經商,不要玩刀弄槍。然而他慷慨激昂地說:「古人講,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男子漢大丈夫,理應仗劍拯民於水火,豈能只顧自己一身的富貴,纏戀於家中老小呢?」 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他毅然剃掉了辮子,扔進浦裡河中,以示與封建的清王朝作最後決裂。正如朱德元帥後來所評價的那樣,「青年時代的劉伯承懷著富國強兵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主改革思想,投入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劉伯承滿懷激情,翻山越嶺趕到萬縣,參加了反對清政府的學生軍。這一期間,清政府派大將端方帶領大批鄂軍,以入川查辦為名,氣勢洶洶殺往四川,準備鎮壓起義軍。萬縣學生軍在革命党人張頤的策劃下四處活動,襲擊和騷擾入川的清兵。劉伯承與許多熱血青年一道,為最後推翻清王朝的統治,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912年元旦,孫中山先生宣佈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朝政府,在人民革命的浪潮中被徹底推翻,綿延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終告結束。劉伯承和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一樣,歡呼:「共和萬歲!」歡呼中華民族的偉大勝利。 1912年春,劉伯承又考入重慶將校學堂。 1980年筆者到重慶採訪,找到了劉伯承當年的同窗邱翥雙老先生。邱老雖已耄耋之年,卻依然記憶清晰,他侃侃而談道: 將校學堂設在重慶市對面嘉陵江以北,過去曾經是清政府培訓綠營把總以上現役軍官的場所。由於該校是中華民國成立以後革命黨人在川中辦的第一所軍校,所以很受蜀軍政府的重視和各界人士的關注。學校剛開辦時,由湖南武人孫吳擔任總辦,後由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四川江津人龔遷棟接任。教育長陳德葵是四川武備學堂畢業生。這些人當時都有較強的革命傾向。 跨進校門,就可以看到迎門豎立的一塊醒目牌告: 東望幽燕,尚淪異域, 北會甘陝,警報頻來, 得欲整我師旅,愛在將校得人, 籌辦將校學堂,以為異日北伐之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