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賀龍 | 上頁 下頁
三八


  身為總指揮,卻當不了家,只能聽鄧中夏的,這樣的總指揮怎麼當?有時,還要受到不公正的對待。1931年初,紅二軍團遇到了十分貧困的湘鄂邊的長陽、五峰地區的枝拓坪。紅二軍團因為脫離根據地、連續作戰,減員很大,又得不到補充。這一帶地脊民貧,部隊供應無著,衣服單薄破爛,給養困難,紅二軍團一下子銳減到了萬把人,處境十分艱難。鄧中夏要賀龍帶領二軍去打漁陽關。漁陽關在漢陽河邊,駐有川軍兩個多團。他們憑險固守,火力又強。極度疲憊,消耗很大,幾天來一直吃不飽飯的紅軍,哪裡能打得下來?賀龍也沒有這個本事。鄧中夏卻沖著賀龍大發脾氣,指責說:「你不打漁陽關,因為二軍是你的。」

  賀龍變色道:「二軍是黨的,不是我賀龍個人的。你去問問戰士們,他們吃飯了沒有?沒有飯吃,怎麼去打仗?」

  鄧中夏是知道這一情況的。他也不敢去問忍饑挨餓的戰士,只好不再說下去了。

  停了一會,賀龍的氣消了一些,便向鄧中夏建議說:「我看,還是先去搞糧食,整頓部隊。有了吃的,部隊搞得有土氣了,再考慮打仗不遲嘛!」

  鄧中夏馬上說;「給你一個班,你親自出馬籌糧籌款。」

  這分明是在刁難賀龍。你不是說搞糧食嗎?那你去,只給你一個班,看你怎麼辦?

  那知,賀龍二話沒說,帶著一個班出發了。有人奇怪地說:「總指揮怎麼啦?這個虧也吃?」

  賀龍帶著這個班,走到一個小鎮上。有人在背後喊他:「總指揮!總指揮!」

  回頭一看,是一個商人,趕著一大群騾馬,看樣子有一、二百匹,馱著棉花、布匹、棉鞋什麼的,好象要到什麼地方擊販運。

  只見那人匆匆忙忙跑過來,向賀龍敬禮,說:「總指揮,不認得我了?我是葉光吉呀!」

  「葉光吉,是你啊!」賀龍高興地拉著他的手說。

  葉光吉是他在治州當鎮守作時的老部下,後來離開軍隊當了商人。

  葉光吉說:「總指揮,作夢也沒料到在這裡能碰到你。」

  賀龍指著那些騾馬開玩笑地說:「你葉光吉是福星嘍。我正愁缺糧少衣,借點子給我啊!」

  葉光吉竟十分慷慨,脫口就說:「好啊,這兒的東西都交給你了,總指揮,連我也交給你,當紅軍,你要不要?」

  賀龍一愣,嚴肅地說:「葉光吉,你當真?」

  「當真。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嘛!」葉光吉說:「總指揮,你要不要我當紅軍?」

  賀龍知道葉光吉有個抽鴉片的惡習,便說:「要。但有一個條件,你得戒掉吸大煙,行不行?」

  「行!」葉光吉痛快地答應了,把騾馬和貨物全部交給了賀龍,又幫助賀龍搞來了一批糧食。

  賀龍回到了枝拓坪。

  一進軍團部,有人便問:「總指揮,搞到糧食沒有?」

  賀龍一本正經地搖搖頭,說;「政委只給我一個班嘛,怎麼搞?」

  鄧中夏臉一紅,非常不高興。賀龍掃了他一眼,哈哈大笑,向窗外喊道:「葉先舍.公講講來,讓政委看看。」

  鄧中夏莫明其妙。不自覺地走出門去。啊呀,外面山坡上,站著一、二白匹馱滿貨物的騾馬。鄧中夏怔住了,不知賀龍用的什麼魔法。

  紅二軍團在枝拓坪休整的時候,國民黨軍正在洪湖地區瘋狂「圍剿」,根據地處境艱難。湘鄂西特委強烈要求紅二軍團立即回援洪湖,但是,鄧中夏不願意回去。他認為,洪湖水多河多,大部隊行動不便,他要另創根據地策應洪湖鬥爭,並決定開闢荊門、當陽、遠安地區,以進逼宜昌、沙市。他說:「這叫『圍魏救趙』。你去洪湖,那是從井救人,人固不救,救者必死。」包括賀龍在內的絕大多數人不同意這一主張,在前委會上爭論十分激烈,但鄧中夏一意孤行,毫無辦法。

  會後,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紅二軍團縮編為紅三軍。賀龍任軍長,鄧中夏任政委。紅二、六兩軍分別縮編紅七、八兩師。

  4月2日,賀龍按鄧中夏的意見率部北上,順利渡過長江,克興山、林歸,攻佔遠安、荊門,進展神速。

  國民黨當局急調兩個師又一個旅前來進攻,紅軍作戰失利,退往鄂西北。鄧中夏「圍魏救趙」計劃泡了湯。

  在鄂西北,紅三軍建立了以房縣為中心的根據地。這時的鄧中夏,也許是釘子碰得太多了,比較能從實際出發,較多地採納賀龍及其他人的正確意見,所以,兩人常能取得比較一致的認識,這對房縣根據地的順利發展有很大影響。

  9月間,賀龍得悉段德昌領導的紅九師已沿襄河北上,便決定紅三軍南下,迎接紅九師。鄧中夏也同意了。但是,在從荊門、南漳向洪湖前進途中,不知為什麼,鄧中夏又變卦了。他說:「紅九師接不到,房縣蘇區失敗了,怎麼辦?」

  賀龍說:「堅決去接紅六軍(這是洪湖群眾對紅九師的稱謂——筆者注),在劉猴集接不到,就去沙洋,再找不到,就去游江,實在找不到,再恢復蘇區也不遲。」

  這場爭論在群眾中影響不小。第二天,就有人在駐地牆上用粉筆寫了一句話:「長鬍子(鄧中夏)要上山,短鬍子(賀龍)要下湖」。概括地說出了他們倆人分歧的原委。

  在劉猴集,與紅九師會合了,大家分外高興。湘鄂西分局副書記萬濤、紅九師師長殷德昌、政委陳培蔭前來看望他們。

  段德昌悄悄問賀龍,說:「鬍子,鄧中夏是路線問題,你和誰一致?」

  賀龍說:「我和逸群一致。」

  段德昌沉痛地說:「逸群犧牲了。」

  賀龍怔怔地站在哪裡,一個鐵骨錚錚的男子漢流下了熱淚。段德昌告訴他,周逸群是今年5月,在開闢了洞庭湖十縣以後,返回洪湖的途中,遭到敵人的襲擊,壯烈犧牲的。

  此時,中共中央已撤消了鄧中夏的一切職務,並指責他犯了「立三路線」的錯誤。萬濤在紅三軍團以上幹部會上,傳達了中共中央的這個指示。鄧中夏在檢查自己來湘鄂西根據地後的工作時,坦率地承認:「洪湖蘇區的被摧殘,第二軍團削弱,都應由我負責。」

  平心而論,鄧中夏雖然執行了「左」傾冒險主義路線,」但他在洪湖根據地和紅軍的建設上,是做了許多工作的。他十分重視紅二、六兩軍的團結,正確解決了根據地部分群眾的「反水」問題,開闢了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根據地。對於賀龍他們的正確意見,也並非都不尊重、全不採納,應當公正地看待鄧中夏在湘鄂西工作時的功與過。鄧中夏離開洪湖返回上海,又受到了第三次「左」傾路線的打擊。1933年5月,落入敵人魔掌,同年9月在南京雨花臺慷慨就義。

  賀龍後來回憶與鄧中夏共事一年多的情景時說:「中夏很有學問,為人正派,不打擊別人,能照顧團結。我和中夏爭論很多,可是和他這個政治委員相處,同志關係還是好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