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徐向前 | 上頁 下頁
九一


  會後,部隊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攻堅訓練。幹部和戰士各有訓練重點,幹部基本上是學戰術、練指揮,但也要懂得技術;戰士基本是學爆破、攻城等技術,練實際操作,但也要懂得戰術。

  軍事訓練搞得熱火朝天,政治教育也搞得生動活潑,新式整軍運動大大提高了幹部戰士的階級深情。在地方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下,解放臨汾的物資準備也越來越充分。一場大仗惡仗即將打響了。

  徐向前所部首先派出偵察員和情報小組,對城裡城外的地形和敵情進行偵察。並利用情報小組多次給敵人送去解放軍北上,準備攻打太原的「情報」,以假亂真,穩住了敵人。偵察得知,在城外,敵人依託村莊、高地,築起明碉暗堡,由縱橫交錯的交通壕,步炮掩體相聯,組成四道環形防線,每道防線上均築有高達7米左右的雙層水泥主碉,周圍有集團工事、鐵絲網、暗道、鹿砦和雷區;環城的外壕是利用舊護城河改造而成,深20米,寬30米,外壕距城牆20米,城上守敵的手榴彈可居高臨下直投到壕溝的外沿。在城內,敵人進一步加固了古城牆,高14米、厚10至30米的城牆,將市區嚴嚴實實地圍在裡面。城牆上面可並行兩輛卡車,守敵物資、人員的機動十分方便,城牆的上中下三層分別設置了火力點,可對不同距離,不同角度實施全天候火力控制。城牆的內側,則是環城內壕,集團工事、炮兵陣地。城裡城外的火力相互交叉,交通壕互相貫通,構成堅固的縱深防禦體系。守城總指揮為閻軍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晉南總指揮梁培璜,指揮2.5萬人馬。敵人為固守臨汾,長期頑抗,大肆抓兵、搶糧,聚積武器彈藥和生活保障品,並在內部進行反共宣傳,實施特務控制。在閻錫山看來,臨汾是攻不破的「銅牆鐵壁」,是閻某人的「馬德裡」。

  根據地形和敵情,徐向前組織制定了攻堅臨汾的作戰方案。其作戰部署是:太岳1個旅在趙城、洪洞一線控制同蒲路,防敵北竄,相機打援;位於汾河以西的呂梁部隊一部,牽制城西守敵;八縱位於城南,十三縱位於城東,太嶽部隊位於城北,掃清外圍,三面攻城。如晉中之敵來援,則以一部兵力圍城,防敵外逃,然後調動主力北上打援,野戰殲敵後回師再克臨汾。

  如晉中之敵遲疑,一切攻城準備已完成,即擬一舉攻克臨汾,再向晉中發展。並預定3月10日發起總攻擊。徐向前成竹在胸,於3月6日清晨將此作戰部署上報軍委。

  初春的晉南,陽光明媚,輕風宜人。連續幾天幾夜的戰前準備,使本來身體比較虛弱的徐向前,感到十分疲勞。他坐在院子裡草垛旁的躺椅上,邊曬太陽邊批閱文電。中午時分,參謀送來情報:據太嶽軍區情報處臨汾城內情報小組報告,蔣介石突然發來急電,要把他的嫡系胡宗南二十旅空運西安。6日清晨,敵人派來一隊大型運輸機,在臨汾城南的廟宮機場降落,已將旅長尹贏舟及約一營人運走,明日還要繼續空運。徐向前看完情報,臉上的疲容蕩然無存,脫口而出:「不好,敵人要跑!」他拿鉛筆在上面重重地寫上4個字:「失之過遲!」隨即吩咐參謀處長梁軍,馬上給部隊下達緊急出動命令,並向軍委報告要提前攻打臨汾。

  臨汾守敵雖然號稱2.5萬之眾,但真正能打仗的要算三十旅了,把這塊硬骨頭留下來啃,既可牽制敵人、配合西北野戰軍保衛黨中央的戰略目的,又能使部隊真正取得「攻堅」經驗,完成培養過硬的「攻堅」兵團的任務。於是,徐向前立即簽發了部隊提前出動的命令:八縱全部立即出動,以急行軍于明晨天亮前趕到臨汾城南搶佔機場;太嶽部隊全部出動,以急行軍,於明晨到達臨汾城北,與八縱以向心合圍的態勢逼近城郊;十三縱完成河西殲敵任務後,迅速移河東向臨汾城郊壓縮包圍;呂梁部隊控制汾河以西,監視敵人和擔任打援。

  指揮所的空氣驟然緊張起來。無線電臺「嘀嘀噠噠」地發報,參謀人員急忙整理文件、裝具,隨時準備前移。下午3點多鐘,徐向前要通信參謀接通八縱王新亭司令員,但因王已上路,聯絡不上。他心急如焚,立即寫一手令:「不能讓敵人跑掉!

  我們的兩條腿,一定要跑到敵人飛機前邊,不能叫敵人逃走,最好是在敵機降落以後發起攻擊,繳獲它幾架飛機。」並立即派兩名參謀坐上他的美式中吉普去追部隊。在車子開動前,徐向前再次叮囑道:「必須在部隊宿營以前把命令送到,親自交給王司令員!」中吉普卷起路面上的黃土,像騰空的巨龍一樣飛馳而去。徐向前隨即坐進一輛十輪卡車的駕駛室,向臨汾進發。

  王新亭接到徐向前手令後,在行軍途中擬定了作戰方案,一面交給兩位參謀回前指覆命,一面命令二十四旅于七日淩晨首先向南郊機場發起攻擊。指戰員們在信號彈的閃光中向機場猛烈開火,兩架運輸機被擊中,但由於沒經驗,不會封鎖跑道,其餘幾架運輸機沒等停穩,就又倉皇滑行上跑道起飛。

  機場一片混亂,敵人幾個校級軍官爬上吉普車就向市里逃命,後面幾百名國民黨官兵像放羊似地尾追其後。機場很快被我軍佔領,胡宗南的空運計劃徹底落空了。攻打臨汾的炮聲,敲響了守城敵人走向滅亡的喪鐘。敵守城總司令梁培璜,是個死硬的反動軍官,他一方面憑藉堅固的工事和強大的火力堅守待援;一方面對屬下實施法西斯式的管控。他在高級軍官的會上宣佈「八殺」的命令:奉令進攻遲延不進者——殺;奉令赴援遲延不進者——殺;未奉令放棄守城者——殺;鄰陣被攻有力不援者——殺;鄰陣被陷不堅持本陣地者——殺;主官傷亡次級不挺身而代行職務者——殺;濫行射擊虛報彈藥,陣前無敵屍者——殺;謊報軍情企圖卸責者——殺。守城敵人在梁培璜的軍法高壓下,只能頑抗到底。徐向前對前指人員說:臨汾是個「硬核桃」,決心不大,牙齒不硬,就甭想咬碎它。

  戰役第一階段是掃清外圍、形成三面攻城之勢。經過一周的激戰,奪取了城外的大部主要陣地。徐向前的指揮所隨即前移20華里,進駐東堡頭村。部隊從東、南、北三個方向向城垣附近實施猛烈突擊,但由於敵人依託集團工事和密集的火網,迫使我軍無法前進。在這最困難的時刻,徐向前出現在進攻部隊的前沿。他一邊用望遠鏡觀察,一邊聽取攻城部隊指揮員的彙報。他深感這場攻堅戰要比原來預想的更複雜、更難。臨汾城池呈「呂」字形,上部的小「口」朝東,沒有設關,不僅有密集的居民建築,而且有堅厚的高大城牆護衛;下部的大「口」座西,背靠汾河,其西、南、北三面設有城垣、城門,設有城關。城西緊靠汾河,大部隊無法展開;城南為開闊地帶,敵人設防嚴密,形成體系,使進攻部隊很難接近城垣;城北地勢較高,有登城陣地,敵守備薄弱,但開闊地深廣,部隊無法隱蔽接敵;只有東關是攻城部隊實施突破的有利地段。可惜,敵人設防時清楚地認識到這個問題,將戰鬥力比較強的第六十六師放在這裡扼守,是「臥牛城」的主要防禦方向。

  經再三研究,徐向前最後決定改變從東、南、北三面攻城的作戰方案,把城東與城北作為重點攻擊方向。命令以十三縱向東關突擊,力爭消滅守敵第六十六師主力,並策應城北部隊攻城;以八縱第二十三、二十四兩旅位於城北北門及以西地段,主攻興隆殿等要點,以太嶽部隊4個團位於北門以東地段,主攻日本墳等要點。戰鬥打響後,兩支部隊注意協同,在攻擊過程形成合力,破垣入城;以八縱第二十二旅及太嶽部隊兩個團,位於城南助攻,牽制和迷惑敵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