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徐向前 | 上頁 下頁 |
五六 |
|
張琴秋說:「我沒辦法,婚姻自由嘛!」 徐向前瞪起雙眼:「沒辦法?你那團是戰鬥隊,不是老婆預備隊。婦女團應作個規定,不准談情說愛,不准男同志去團裡亂串,不准結婚,不准……」 總指揮接連說出幾個「不准」,「不怕天不怕地」的張琴秋卻與他論起理來。她說:革命包括婦女徹底解放,女人最大的追求是婚姻自由,不准結婚可以說,不准談情說愛不妥。徐總說:軍人與老百姓、與地方工作的婦女不同,硬是沒那麼多的自由。從嚴治軍,才有戰鬥力。張琴秋提出:士兵不准結婚;幹部結婚可加年齡限制,大齡的可以,年小的不可以。徐總說:團內一律都不准結婚,凡要求結婚的,調出婦女團…… 張琴秋折服徐向前的軍事指揮,更敬佩他的品德。他沒有打罵人的軍閥習氣,不貪吃貪喝,不近女色,唯一的嗜好,是端起小煙袋鍋抽幾口老煙絲。煙絲買不到,寧願抽幹樹葉,也不准警衛員隨便去找老鄉的煙葉。軍隊中,幹部打罵下級的現象,一度成風。有位高級幹部,在電話裡被下屬誤罵了一句,那位首長氣急敗壞,騎上馬跑出幾裡路去,找到那個誤罵他的幹部,罵了幾句,打了幾個耳光,這才又騎馬返回。有的幹部追求女同志,不擇手段,發生種種丟醜的事。張琴秋常說:「各級幹部,要向總指揮學習。有人說總指揮是『怪人』,大家都像他那樣『怪』就好哩!」 徐向前怪,怪在一心放在紅軍建設上。他總是那個「怪」模樣,很少笑臉,很少說話,行軍累了,坐下來拿本書看看,休息好了,繼續走;駐下來,先看地圖,後看地形。川北許許多多的山頭,都有他的足跡。也許正是這位古怪的總指揮,才培養出了一支英勇善戰的紅軍。 徐向前有一次向筆者說:「培養部隊的過硬作風,關鍵在幹部。我常說,只有不能打仗的官,沒有不能打仗的兵。兵是幹部帶出來的,有什麼樣的幹部,就會有什麼樣的兵。假如幹部慣于打滑頭仗,他能帶出部隊的過硬作風,才是見鬼的事呢!」 〖22.西渡嘉陵江,血戰劍門關。徐向前與彭德懷笑會維古河畔。茫茫草原上,毛澤東主持典禮〗 春風吹綠了川北群山。1935年早春3月,徐向前率紅軍掃平了嘉陵江上游沿岸白軍,開始了渡江西征的準備。江水滾滾,奔流在群山峽谷之中。對岸敵軍共約53個團,還有蔣介石的嫡系第一師獨立旅。他們憑藉江防,阻止紅軍西渡。紅四方面軍為策應中央紅軍北上,奉命出兵過江。 渡江沒船,沿岸大小船隻,全部被敵人掠走。為了尋找有利的過江起渡點,徐向前帶領參謀和工兵營的幹部,沿著江岸一步步探測,走了上百里路,翻過數不盡的山頭,最後選定在蒼溪與閬中兩縣之間的塔子山下,作為渡口。這裡背後有平壩可集結部隊,方圓二十多裡處森林茂密,可作為造船場。在徐向前親自指揮下,一所造船工廠很快在叢山密林中開工了。沒有高大的煙囪,沒有機器馬達的喧囂,有的只是鐵器撞擊、砍伐鋸截樹木的聲音:造船需要大鐵釘,戰士和工人們用收集來的廢鐵,用原始的方法在地上挖坑造爐熔鐵,自己製造各式的鐵釘。船造好了,採取人抬馬拖陸地行舟,把七十多隻船,秘密運至渡口附近。 徐向前根據敵人的設防和地形,採取偷渡與強攻結合,多路突擊,重點突破。1935年3月28日夜,一舉突破嘉陵江,席捲兩岸守敵。乘勝前進,控制了嘉陵江與涪江之間的大片地區。4月2日,先頭部隊從東、西、南三面包圍了劍門關。徐向前在《歷史的回顧》中寫道: 「劍門關位於橫亙劍閣、昭化之間的劍門山,扼控川陝大道,『插翅難渡』,是鄧錫侯部江防部署的支撐點。敵二十八軍憲兵司令刁文俊率三個團,依託險要地勢及預構的集團工事防守。王樹聲在前面指揮,要求動用方面軍總部的迫擊炮營,摧毀敵陣地,我們同意。十一時許,部隊發起攻擊。我軍在迫擊炮和機槍的掩護下,前仆後繼,猛烈向敵陣地突擊,多次與敵人展開肉搏。經半天激戰,全殲守敵三個團,拿下了劍門關。 劍門關向來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地勢而著稱。三國時薑維就守過那個地方。戰後,我去劍門關一看,真是個奇怪的地形。你從北面來的話,它是個高山,一壁千仞,險惡萬分。 你從南面來的話,它是坡地。南攻容易北攻難。」 足智多謀,善於選擇突擊方向的徐向前,正是抓住了敵人這個弱點,又一舉成功,創造了方面軍戰爭史上又一奇觀。至此,戰史上稱為強渡嘉陵江的戰役告捷。紅軍在二十四天內,連克閬中、南部、昭化、釗閣、平武、北川等九座城,殲敵萬餘人。控制了東起嘉陵江、西至涪江縱橫三百里的廣大區域。 從1934年10月開始長征的中央紅軍,在國民黨軍前堵後追的險境中,歷經千難萬險,行程萬餘裡,突破烏江,兩占遵義,四渡赤水,跨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向川西行進。徐向前每天都從電訊中、敵人的行蹤上,得到些中央紅軍征戰的消息。他時時關心著中央紅軍的行動,渴望著與黨中央領導人相會。這幾年,徐向前在紅四方面軍中,有不少勝利的歡樂,也有許多難言之苦,他身為總指揮,打仗、帶兵要他決策,可是一遇到重大的決策,上頭有個張國燾主席,身邊有個陳昌浩政委。他們是黨的化身,他們一個有軍政大權,一個有軍事最後決定權。從組織上講,要服從他們,可是張國燾軍事上愛瞎出點子,陳昌浩又一味服從這位張主席。在鄂豫皖根據地,四次反「圍剿」失敗,在向四川轉移的路上,在川北反「三路圍攻」、「六路圍攻」中,徐向前一些可行的作戰方案,被他們鬧得不能全部實現。特別是在紅軍中大「肅反」,殺掉了他的許多好同志,包括他的妻子;更使他不能理解的是,方面軍全部脫離川陝根據地,既沒讓他參加議論,更無人正式告訴他一個「為什麼?」 陷入苦悶中的徐向前,希望很快會見黨中央領導人。他不打官司不告狀,要求中央把他調出紅四方面軍。他深感個人能力有限,難以領導好這支紅軍。可是,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又在哪裡呢?何時才得相會? 1935年5月上旬,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在江油縣附近一個村莊舉行會議。會議決定,為擺脫敵人南北夾擊,策應中央紅軍北上,紅軍主力向川西北發展,在川康邊地區創造根據地。 於是,徐向前率先頭部隊,向西北川、茂縣一帶進發。 紅軍進入了山區。這裡雜居著藏、漢、羌、回民族。多數村寨屬藏民族。青稞粉和酥油混合成的糌粑、發酵的酸馬奶以及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也是紅軍每頓要吃的食物。幹部們說: 「大別山裡窮,還吃得上大米;大巴山前苦,還喝得上紅苕白米粥;這裡一不見米,二不見面,又腥又膻的糌粑,實在難咽!有的戰士硬是餓著不吃糌粑。徐向前就帶頭吃這些東西。他還風趣地說:「為革命吃糌粑,誰不愛吃糌粑,誰就不想革命到底。」「革命到底」,是紅軍的一個共同口號,大家常常掛到嘴邊,也是表示決心的口號,若說誰不想革命到底,是最大的羞辱。總指揮的話傳出去,紅軍幹部和戰士都皺起眉頭吃起糌粑來,誰要不願意吃,講怪話,馬上會聽到這樣的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