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周恩來傳 | 上頁 下頁
二九


  一九五六年初,在上年夏天開始的反對「右傾保守」的思想影響下,在保證「一五」計劃提前完成的原則下,制定了一九五六年國民經濟計劃草案。這個計劃考慮需要多,對國家物力財力的條件研究不夠,總的安排上要求過高過急,反映了急躁冒進的傾向。這年一月,周恩來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知識分子會議上指出:不要搞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要「使我們的計劃成為切實可行的、實事求是的,而不是盲目冒進的計劃」。他還說,「這一次我們在國務院召集的計劃和財政會議,主要解決這個問題」。二月七日,周恩來指示正在召開的計劃會議和財政會議:反對右傾保守,轟轟烈烈。這是社會主義的喜事,但也帶來一個缺點,不小心謹慎辦事,有冒進、急躁的現象。對社會主義的積極性要鼓勵,不要潑冷水。但各個部門搞計劃不能超過客觀可能,不能沒有根據地亂提計劃。八日,他在國務院第二十四次全體會議上告誡國務院各部門!「不要光看到熱火朝天的一面。熱火朝天很好,但應小心謹慎。」「現在有點急躁的苗頭,這需要注意。社會主義積極性不可損害,但超過現實可能和沒有根據的事,不要亂提,不要亂加快,否則就很危險。」現在,「各部專業會議提的計劃數字都很大,請大家注意實事求是」。「領導者的頭腦發熱了的,用冷水洗洗,可能會清醒些。」

  二月三日、六日,周恩來和國家計委主任李富春、財政部部長李先念研究計劃會議和財政會議上的問題。周恩來認為,既然已經存在「不小心謹慎辦事,有冒進急躁現象」,而且各專業會議訂的計劃「都很大」,那麼,計委、財政部對計劃就「要壓一壓」。二月十日,周恩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各部門各地區所提一九五六年計劃的各項指標時,就實行「壓一壓」,他抓住了嚴重脫離物資供需實際,破壞國民經濟整體平衡的指標,進行了較大的削減,其中基本建設投資由一百七十多億元壓到一百四十七億元。

  三月二十五日,國務院下達壓縮後的《一九五六年國民經濟計劃(草案)》。這個計劃(草案),由於當時種種主客觀原因,一些指標仍然偏高,沒有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建設物資的供需矛盾。經濟建設上急於求成。齊頭並進的後果,很快就突出地表現出來:不但財政上比較緊張,而且引起了鋼材、水泥、木材等各種建築材料嚴重不足的現象,從而過多地動用了國家的物資儲備,並且造成國民經濟各方面相當緊張的局面。

  周恩來看到,經過壓縮的一九五六年的計劃(草案),仍然是冒進的。他由此推論,不但年度計劃冒了,遠景計劃也冒了。已經規定的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七年和第二、第三個五年期間建設速度的遠景計劃,也是冒進了。他認為,只要摸清了實際情況,就要進一步反對冒進,「要敢於抗大流」。

  一九五五、一九五六年的情況是:一九五五年把基本建設的規模定得比較小了一些,又不適當地削減了某些非生產性的基本建設投資;一九五六年則是冒進了。根據這兩年的經驗,為了確保經濟工作的健康發展,必須堅持反對右傾保守同急躁冒進這兩個傾向,而當時主要是應當反對冒進。

  當時,周恩來曾經要秘書幫他查找馬克思說過的一段話: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

  從上述認識出發,四月十日,周恩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採取制止經濟形勢惡化的措施。他抓了「動員生產,約束基建」,「為平衡而奮鬥」。把精力放到了反對急躁冒進上。五月十一日,他在國務院會議上提出:「反保守從去年八月開始,已經反了八九個月了,不能一直反下去了!」他在這個月同李富春、李先念交換意見,要再次解決定得過高的一九五六年的國家預算,並指導起草一九五五年國家決算和一九五六年國家預算報告稿。報告稿中明確提出:「在當前的生產領導工作中,必須全面地執行多、快、好、省和安全的方針,克服片面地強調多和快的缺點。」「在反對保守主義的時候,必須同時反對急躁冒進傾向,」這種傾向,「在過去幾個月中,在許多部門和地區都已經發生了」。

  當時,毛澤東提的是反對右傾保守。這口號周恩來起初也是贊成的,但是接觸到實際工作,隨著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各條戰線不斷向他反映情況,提出了建設規模和我國實際能力的矛盾。四月間,他親自作調查,發現了不平衡的現象。這時,陳雲提出建設只能與國家財力相適應,他支持陳雲的主張,李先念也同意。因而在中央明顯地發生了分歧看法。四月下旬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主張追加大額的基建投資,周恩來是不贊成的,申述了理由。五月二日,周恩來曾經到毛澤東那裡談過一次,但不久毛澤東就離開北京外出了。

  上述報告稿送到了中共中央。六月四日,劉少奇主持中央會議討論這個報告稿。到會的有周恩來、朱德、陳雲、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李維漢、胡喬木等,周恩來代表國務院介紹有關冒進情況,半年來經濟建設所引起的種種矛盾和不平衡問題,提出繼續削減開支,壓縮基本建設經費的意見。會議決定制止急躁冒進,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決定制止冒進,壓縮高指標,基本建設該下馬的要立即下馬。六月十日,劉少奇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確認了四日中央會議的決定。這期間,周恩來在他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再一次強調:右傾保守應該反對,急躁冒進現在也有了反映。這次人民代表大會上要有這兩條戰線的鬥爭,既反對保守,也反對冒進。

  為了使反冒進引起全黨全民的重視,《人民日報》六月二十日發表了《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的社論。社論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詳述了急躁冒進的主要表現,指出「急躁情緒所以成為嚴重的問題,是因為它不但是存在在下面幹部中,而且首先存在在上面各系統的領導幹部中,下面的急躁冒進有很多就是上面逼出來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