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周恩來的最後十年 | 上頁 下頁
一五


  我當即向老人家「自告奮勇」地說:「天津趙教授恐怕一時來不了,況且我們也不能等待,您若是同意的話,我來給您作封閉治療,肯定有效,不會有危險,頂多可能是效果差一點(我思忖著自己不要把話說得太滿)」

  「好嘛,你就給我打一針。」董老聽了我毛遂自薦解釋後,爽快地接受了我為他作封閉療法的建議。

  自然,在一個不懂醫的人看來,醫生用一根細長的針頭,抽上一針管麻藥朝嘴裡深深的紮進去,怪害怕的。但對醫生來說並不是什麼複雜的治療方法。

  我從出診包裡取出一根約六七釐米長消過毒的細針頭,請董老張開嘴巴,在他右側下頜骨處粘膜上用淡碘酒消毒後,將注射器針頭刺入局部粘膜下直至下頜骨,再向外退出一點,用針芯試抽一下,見針管裡沒有回血,說明針尖不在血管裡,針管裡的麻藥不會到全身去。這時,我將針管內預先抽好的2cc「利多卡因」麻藥,緩慢地向幾個方向注射進局部,注射完畢就拔出針頭,站在一旁觀察情況。

  大約過了十多分鐘,董老面部痛苦的表情頓時消失。他用手捋著自己的鬍鬚不再疼痛,臉上終於露出了在這期間少有的笑容。

  1965年深秋,黨中央總書記鄧小平率領副總理李富春、薄一波和鐵道部長呂正操以及三線建設副總指揮程子華等人視察雲、貴、川三線建設進展情況,衛生部保健局派我隨行。所謂三線建設就是國家為了戰備而將重要的軍工企業與重工業安排在雲貴川三省。保健局交代我的任務主要是照顧好鄧小平。

  出發前,鄧小平夫人卓琳同志引我見了鄧小平,在為他作了簡單的體格檢查後,小平同志跟我交代說:「我這裡沒有多少事,不需要醫生,但你可用我的名義跟出去,要把富春同志照顧好就是了。」

  「好的。」我簡單地回答。

  那一次李富春夫人蔡暢大姐沒有去,李富春身邊隨員比較少,一路上我多半隨李富春一起活動。

  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他在戰爭時期的赫赫功績早被人們廣為傳頌。

  鄧小平青年時期赴法國勤工儉學時,同周恩來、李富春、蔡暢、蔡和森等人一起參加革命活動。留法期間,李富春、蔡暢把他當作「小弟弟」一般來照應,所以鄧小平同李富春、蔡暢間的革命情誼之深非同一般,他,因此對我有這樣的交代。

  有人說,鄧小平辦事舉重若輕,管大事,不經意小事,我不完全贊同。後來,我在同他的接觸中碰到過幾件不大也不小的事情,令我印象頗為深刻。

  事情是這樣的:在我隨鄧小平去雲、貴、川視察三線工作之前個把月,我按規矩,為了熟悉他的健康情況,多接觸他,讓他瞭解我,對我這個保健醫生建立信心。因此我每星期至少要到他家去一兩次。主要是卓琳同志和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接待我,但他亦常看到我。按理說,他是能認識我的。可是,有一天上午,我拎著出診包進了中南海懷仁堂西側慶雲堂胡同三號院鄧小平家,他正專注地抱著一個不滿一周歲的小孩子在院子裡散步。

  「卓琳,送文件的來了!」當他看見我拎著一隻黑色出診包便大聲喊道。鄧小平一向耳背,故他說話的嗓音比較大,咳嗽清嗓子的聲音也很響。看來,他一時未認出我,把我當成辦公廳機要局送文件的同志了。

  「喔,什麼送文件的來了,是張大夫,請進來坐。」卓琳招呼著我。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開始鄧小平就被打倒,不久他被「遣送」南昌。在時隔七年後的1973年4月,那時他剛被「解放」,沒有帶隨員,他只是同夫人卓琳一起看望因患癌症而作了手術正在玉泉山休養的周恩來。大家都高興地到門口去迎接他們。

  「你是張大夫,總理還好吧?」他跟我握手時這麼說。

  這一回,表明他是認識我的,儘管是件小事,況且時間隔了七八年之久。

  我在保健工作中接觸過多位中央高級領導人,當然時間短,知道得不多也不深。但從表面看,唯有鄧小平、董必武和陳雲等首長,家庭中三世同堂、兒孫繞膝、共享天倫。尤其是鄧小平喜歡孩子也是有目共睹的,如他帶著第三代到飛機場迎接外賓,參加植樹節等重大活動使廣大觀眾都在電視熒屏上看到了。他,與一般的老爺爺含飴弄孫沒有什麼不同。他,是偉人、是党和國家高級領導人,但他也同普通老百姓一樣有著溫馨的家庭生活。

  去三線視察那會兒,李富春是政治局委員、副總理兼國家計委主任,薄一波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副總理兼國家經委主任,鄧小平帶著主管國家工業和經濟的重要負責人視察三線建設工程,可見此行的重要意義,此舉簡直可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相媲美。當時的鄧小平剛進入花甲之年,他精力充沛、同老戰友相處在一起情緒特別高,常聽到他侃侃而談與琅琅笑聲。

  解放戰爭時期,我在部隊裡就聽到過許多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神奇故事。上級指派我跟隨鄧小平去雲、貴、川視察工作,我感到十分榮幸。

  鄧小平視察三線建設工程,猶如他當年帶著千軍萬馬馳騁疆場一樣,他任總前委書記,但他必須要有劉伯承司令員等幾位能征慣戰的將帥配合默契,方能度過重重難關,克敵制勝。

  想當年,三線建設工程規模空前,在國家工業底子薄,經濟尚不富裕,技術比較落後的情況下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大舉措。其時,咬著牙投入了大量資金、人力和物力,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去創造奇跡!當時,我看到的攀枝花(即渡口市)鋼鐵聯合重工業基地正待開發當中。鄧小平此行,帶著中央主管工業、經濟建設和鐵路運輸的主要負責人同行,無疑要去完成一次大的戰役,取得重大勝利。可惜的是他尚未等到戰局的結果如何,「文革」動亂便開始了。

  此次隨鄧小平去三線視察工作發生了一件雖說有驚無險卻亦令人心悸的「意外事故」。

  鄧小平是四川人,他一到成都自然就是到了家鄉,西南大區書記李井泉、四川省委書記廖志高和重慶市委書記任白戈等人都熱情接待並隨同總書記視察工作。

  一天上午,根據日程安排,大家去參觀水陸兩用坦克車製造廠。原先安排在嘉陵江邊觀看水陸兩用坦克車開到江裡去表演,只因天公不作美,雨下個不停,道路泥濘,不得不將坦克表演臨時改在室內進行。水陸兩用坦克成了「一用」,暫且只好當作普通坦克車表演了。大家未能看坦克車開進江裡去的精彩表演,多少感到有點煞風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